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科技风》2014,(15)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供血不足,农户贷款难、农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与此同时,一些闲散资金"闲"在农民手中,无处投资。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以来,中央设立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对四川省"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实施状况进行了分析,重点从科技要素流动、产业竞争力、科研能力和资金带动等方面揭示了取得的成效,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美国合作农业推广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美国实行的是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合作农业推广体制.合作推广是在<赠地法>、<汉奇法案>、<史密斯和利弗尔法>三个法案通过的基础上,以州立大学为依托,农业教育、科研、推广有机结合的推广模式.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把大学带给人民而实现帮助人民自助的目的".这种"三位一体"的推广体制,有利于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和推广人才.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这其中必然也得益于其农业推广体制.通过研究美国合作农业推广体制,获得有益的启示,将会对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经济增长是"一高三低"的特性--高增长率、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和低利率,当然这个低利率和政府也有一定的关系.当然现在美国的联邦储蓄委员会利率也一直在提高,但是总的来说它是大家比较接受的一个认可的经营的模式.日本和欧洲在刚开始的时候,对美国的新经济抨击的非常厉害,认为这个模式不可取,不一定能成功.但是现在大家已经没有怀疑了,而是积极的来探讨它、研究它,怎么迎头赶上.对中国来讲是一个机会,很多人也在探讨这个问题,就是对中国有没有机会,中国适合不适合在这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选取农业信息化领先的美国、农业资源禀赋相似的日本,深入探究两国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发展阶段和模式选择,并对扶持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进行系统剖析.借鉴美国规模化精准农业发展模式和日本集约化智慧农业发展模式,从技术集成、发展环境、参与主体、创新能力、人才支撑五个方面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促进农业"新基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丹  赵新力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6):110-115
创新创业为美国赠地大学"三位一体"的传统发展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为中国高等院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创新创业课程开设、社会实践机会提供、创新创业竞赛举办、校园创业社团成立、产业对接强化、校内孵化器与加速器创办、创业投资基金设置7个方面剖析美国赠地大学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并从中获得促进中国高等院校特别是农业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的几点启示:重视推进高等院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校园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形成校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生态网络格局;推进创新创业资源配置市场化;注重素质教育、培养"三农"情怀.  相似文献   

7.
彭亮 《华夏星火》2011,(2):46-47
在各地订单农业发展过程中,因资金、生产收购环节出现问题所造成的触礁并非孤证。《农经》记者调查发现,订单农业已经集中出现了两大触礁杀下,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或可借鉴美国模式。  相似文献   

8.
刘华楠 《软科学》1998,(2):46-47
农业利用外资问题刍论华中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刘华楠引进、利用外资是当代世界各国筹措资金,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我国农业投资不足,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措施。从1979年开始,我国农业领域引进外资逐步增加。90年代以来,农业利用外资逐年稳步上升。据...  相似文献   

9.
都市区设施农业用地空间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凤荣  张小京  周建 《资源科学》2015,37(4):637-644
利用目视解译的方法从SPOT-5遥感影像上提取了顺义区2003年和2012年的设施农业用地,并对设施农业用地的数量、转化方向和不同用途管制区内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2年顺义区设施农业用地净增354.89hm2,流入的设施农业用地以耕地为主,流出的设施农业用地以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和林地为主,且2012年仍有44.45%的设施农业用地位于《顺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范围内。从退出的设施农业用地占各土地用途管制分区的比例看,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是退出设施农业用地的主要分布区域,且退出的主要去向是建设用地;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也是新增设施农业用地的主要分布区域。研究认为,无论是原有的设施农业用地被建设占用,还是在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新增设施农业用地,都导致对设施农业的政府补贴投资和农民个人投资的"过程性"浪费,还会增加未来的政府征地成本;为此,农业管理部门在制定设施农业发展规划时,应充分参考城市建设和土地管理部门的规划,不在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新建设施农业;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应尽可能地保护设施农业用地。本研究可为类似北京的都市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制定设施农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管理政策提供有益参考,对促进都市区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美国低碳农业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学角度看,美国发展低碳农业,其实质是要解决美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这一负外部性内部化的问题。从经济学思想渊源看,这一负外部性内部化有二条路径:一是根据科斯定理,通过碳交易市场来解决;二是根据庇古的理论,需政府介入,用行政手段来解决。借鉴美国经验,结合中国国情,给出几点建议:探索我国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农业碳交易市场;建立与农业碳交易市场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及监管体系;政府要加大对中国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农村资金的外流致使城乡差距逐渐拉大,"谁来当农民"成为我国"三农"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资金流失的原因主要有:(1)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2)国家政策倾向;(3)农业生产规模不经济构成。基于此,本文以回流困境为出发点,构建行政机制和价格机制,以减少农村资金流出并引导资金回流:一方面,政府需要通过立法手段确保农业部门实现平均利润;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农产品价格立"宪"手段引导农村资金回流。  相似文献   

12.
二、美国:食品——纤维体系美国的农业产业化程度非常高。农业产业化产前、产后各部门之间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产业体系。美国的农业产业化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以家庭农场为基本细胞。美国农业生产历来以家庭农场为主,目前,私人业主或家庭农场占86%,合伙农场占10%,公司农场占3%,其他占1%。由于许多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也是以家庭为依托的,所以约99%的美国农场实际上都是家庭农场;二是随着农场规模的扩大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在农业和各个领域内相继出现了大批为农业服务的各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农业这个具有"弱质性"特点的产业所面对来自市场和大自然的风险,借鉴美国与日本的成功经验,立足于我国农业和农村特点,探讨了国家与地方两个统筹、多渠道经营原保险与再保险和政府大力扶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14.
《华夏星火》2008,(10):80-80
从1955年进入台湾"农复会"到1990年从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农委会主任卸任,王友钊这位美国爱荷华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在台湾农业部门整整呆了35年,难怪关于农业的种种话题他如数家珍,讲起大陆的"三农政策",这位农业专家就开始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15.
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在"再平衡"战略的背景下,美国在亚太地区逐渐形成了"雁阵安全模式"。这一模式不同于冷战时期的"轴毂安全模式",也不同于冷战后的"扇形安全模式"。"雁阵安全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美国为领头雁,指引雁阵所针对方向;紧随其后的第二梯队是美日同盟、美韩同盟;第三梯队是美国与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泰国等盟国的关系;第四梯队是美国与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印度等国的关系;总体上形成"一雁领头、群雁跟随"的"雁阵"模式。这一安全模式形成的动因主要来自全球趋势的变化、亚太地区自身的特点、美国在中东政策的调整、美国国内的情况以及中国崛起的影响。正在形成的"雁阵安全模式"对美国自身、中国以及亚太地区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硅谷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至圣何塞近50公里的一条狭长地带。就是这么一个昔日很寻常的地方,今天却发展成为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继而也成为世界名闻遐迩的电子工业集中地。在地处中国北京的中关村南大街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历来被人们美誉为"农业硅谷"。说它是"农业硅谷",这是因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聚集了一大批涉农科研领域的科技精英,他们用汗水和智慧打造出令世人为之瞩目的"农业硅谷"。许多从院里退下来的专业技术人员,没有放马南山,安享晚年。他们要为"三农"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如果说能为"三农"助推一把力,他们也就感到人生没有遗憾了。为此,我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老科协。  相似文献   

17.
都市农业的概念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它是大都市城区、郊区和大都市经济圈以内,以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现代农业.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  相似文献   

18.
郭木生 《今日科苑》2011,(11):60-62
<正>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将传统的"数量型"粗放农业转向现代的"生态型"高效农业,这是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的一项战略措施,是农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时代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农业立法对农业保护最大的国家,美国农业立法最大限度的保护美国的私有农业。从美国的立法上看,美国的国家干预政策和对美国农业的保护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浪潮,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日益显示出国家战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美国鼓励大学创新和产学合作的成功,新经济带来的勃勃生机,欧洲联盟由"经济技术一体化"向"共同建设知识化欧洲"的迈进,日本"技术立国"转变为"科技创新立国"战略,韩国建设"头脑强国"战略,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无不说明在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引导和进行战略部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