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正余 《编辑之友》2011,(4):105-107
2001年10月27日,经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正式颁布实施。这次新修订的《著作权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内提高了对著作权人的保护力度,对外则进一步加大了我国著作权保护与国际接轨的力度,也标志着我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做好了法律上的准备。著作权又被称为版权,其内涵和外延相当广泛,它是一系列权利的总称。依法保护著作权工作,是每一个出版人和期刊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2001年10月新修订的<著作权法>第一章第八条用了175个字进行了如下的表述: 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相似文献   

3.
图书出版合同是指著作权人将其作品的复制权与发行权许可出版社在一定范围和期限内以图书形式使用,由出版社承担印刷与发行费用,并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协议。图书出版合同明确规定了出版者与著作权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我国199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围著作权法》(以下称“原《著作权法》”)对与图书出版合同相关的问题作了具体规定。为了加强保护著作权的力度,与国际著作权保护公约有关规定接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又于2001年10月27日作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对原《著作权法》作了修正,并重新公布施行。笔者根据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结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实际工作,对与图书出版合同相关的儿个法律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4.
著作权集体管理与网络传播的利益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著作权集体管理是指著作权人 (包括邻接权人 )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 ,由其代为管理和行使权利 ,包括监视作品的使用、与未来作品使用者洽谈使用条件、发放作品使用许可证以及在适当条件收取使用费并在著作权人之间进行分配等 ,权利人享受由此带来的利益等。[1]2 0 0 1年 10月经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第一章第八条明确规定了“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2 ] 。《著作权法》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明确规定 ,弥补了长期以来我国《知识…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著作权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技期刊著作权问题初探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陈进元1.科技期刊著作权人的双重身分作品的著作权应属于著作权人。《中华人民国和国著作权法》,(下简称《著作权法》)第九条规定,著作权人包括作者(即自然人)和其他依照《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  相似文献   

6.
周园 《中国编辑》2007,(5):66-68
著作权,是作者依法对自己任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领域创作的作品所享有的权利。这种权利是通过国家法律予以强制保护的专有权利。根据《著作权法》,著作权人对自已的作品享何著作权,期刊编辑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应尊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作者著作权。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期刊编辑著作权意识淡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论著作权私权公权化趋势下图书馆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公权向著作权私权领域渗透,出现著作权私权的公权化趋势,这是建构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机制、保障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实现著作权法的公共利益价值所需.顺应此趋势,作为公益性代表机构的图书馆确有维护著作权私权利益、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维护著作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基本情况 上世纪90年代末,法院开始受理涉及网络的著作权案件,至今已近10年。10年前,此类案件数量很少,类型单一,争议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对数字化的作品是否保护、著作权法可否适用于网络环境等基础问题上。随着2001年10月《著作权法》的修订,以及2006年5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公布施行,尤其是近几年来,涉及网络的著作权纠纷案件迅速增长且全面开花,已成为法院著作权纠纷案件审判、甚至可以说是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论著作权法对网络中作品的版权保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给著作权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如何既能在网络环境中较好地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又能建立网络本身的开放性和交互性;如何既适应国际上有关的立法趋势,又不脱离我国实际,已成为著作权法修改的热点问题.为适应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也为了与WTO规则相接轨,我国于2001年10月27号公布实施了修订后的著作权法,其中增加了许多关于对网络中的作品的版权保护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著作权的私权性、专有性决定著作权法制是以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为核心;图书馆是社会公众(读者)的著作权利益代表机构,为了维护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和公共利益,与著作权人产生权益对峙、冲撞。由于图书馆具有平衡著作权人和公众利益的特性,又使得著作权利益的冲撞得以化解。  相似文献   

11.
著作权人享有著作权法规定的诸多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但在实践中,媒体转载作品时由于缺乏著作权意识等原因,经常陷入侵权误区。为从根本上避免和解决媒体转载中的诸多侵权问题,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寻求对策:一是着力提高媒体和公众的著作权意识;二是加强对法定许可转载的管理;三是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和内部管理等制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与国际社会在诸多领域的日趋接轨,我国的著作权保护制度已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我国著作权法于1991年6月1日施行,于2001年10月27日完成第一次修正,从而为期刊编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长期以来许多期刊编辑著作权意识淡薄,没有认真学习领会《著作权法》,致使编辑工作中的侵权现象时有发生。目前,增强期刊编辑的著作权意识,加强《著作权法》的学习,使编辑在工作中知法、懂法、守法,避免著作权纠纷,已成为期刊编辑值得重视的问题。笔者拟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就期刊编辑的各个工作环节如何贯彻《著作权法》,构筑起法律的“防火墙”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章第二十三条规定:“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合同或者取得许可,本法规定可以不经许可的除外。”显然,作为出版者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不与其订立合同又无书面许可,轻者可以说是不当,重者可以说是违法。当然,这里可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法律意识淡薄,尤其是对熟人,觉得信得过,嫌订立合同麻烦,省略了这道法定手续;一种是明知故犯,出版者有意识不与著作权人订立合同,以便从中渔利,侵犯著作权人的利益,使著作权人明知吃亏,也因无凭据,只好作罢。不论是哪种情况,都对著作权人不利。所以,著作权人应增强合同意识,认识到:《图书出版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履行的法定程序,是保护自己著作权不受侵犯的法宝,一旦著作权受到侵犯,可以以合同为依据向法院投诉,求得法律保护。 出版者也应该加强合同意识,不能图省事,更不能钻著作者不熟悉著作权的空子,不订合同,从中渔利。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2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29号国务院令,颁布《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5年3 月 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继2001年修订著作权法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后,第一次颁布实施有关著作权的行政法规。条例的公布施行,对于贯彻实施著作权法,规范著作权集体管理活动,保障著作权人行使权利,便利使用者使用作品,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和各集体管理组织都要认真学习贯彻《条例》,切实保障《条例》的有效实施。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条例》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集体管理制度是有…  相似文献   

15.
仅有法律授予而无法律保护的权利不能称得上是完整的权利。为了完善著作权人的权利,世界各国都在法律中规定了哪些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包括对被侵权的著作权人采取何种救济措施的著作权救济制度。从《伯尔尼公约》的缔结到《知识产权协议》的达成,标志着世界范围内著作权救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侵犯著作权犯罪是一种现代新型经济犯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包括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日益增强,保护手段不断提升,尤其在近一两年内相继完成了对《著作权法》的修改,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山东省档案条例》的有关条款,阐述了档案利用、档案公布和档案编研中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特别是对档案编研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保护原著作权人的权利、出版中的著作权保护等问题作了论述,意在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是指依据《著作权法》规定,可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而使用著作权作品。它是对著作权的一种限制.在著作权法中表现为一种授权性规范。在档案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档案法》和《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准确理解掌握著作权的合理使用的范围和界限.促进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8.
利益平衡是现代著作权立法的基本精神,也是著作权制度设计和著作权法修改的指南.我国《著作权法》第一条开宗明义,明确规定"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一规定明确了著作权法要保护作者的著作权,保护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传播者权),鼓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公众的合理使用权利),在具体内容中专门规定了"著作权人及其权利"(其中以列举方式规定了著作权人享有17项人身权和财产权),"权利的限制"(其中以列举方式规定了12种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属合理使用),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包括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著作权法这样的制度设计就是为了解决相互交织的著作权人利益、传播者利益与使用者利益之间的冲突,维持这些冲突利益的大体平衡.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另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转载未注明被转载作品的作者和最初登载的报刊的出处的,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另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转载未注明被转载作品的作者和最初登载的报刊的出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