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蒹葭》与《山鬼》分别为《诗经》与《楚辞》中咏唱爱情的出色篇章,然而,这两篇内容相似的作品却向读展示了《诗》与《骚》不同体风格的差异,以及北与南不同地域风俗的差异。立足于这两篇作品,对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歌、诗化差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祝福》和《活着》基本情节和写法有些相似,但创作时代的不同使得这两部作品的创作观念、作品风貌和阅读效果大不相同。这一差异体现了文学由政治视角向文化、艺术、哲学视角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郑振铎的《淡漠》和鲁迅的《伤逝》都是借爱情故事关注青年人生观的作品。二篇小说在艺术表现方法方面既有相似又有差异 ,表现了二位作家对小说艺术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4.
曹禺的《原野》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在人物形象、意象、人物关系诸方面的相似,为两文可比性的确立提供了依据,但两剧在主题、人物形象真实性和悲剧原因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其相似性既说明了《原野》对《大雷雨》的模仿或是后者对前者直接影响的存在,同时也为中外文化共通性提供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5.
茅盾的《虹》和巴金的《家》所写内容相似,《家》的细节描写婉曲、细致、丰富多彩,而《虹》在此方面却要逊色,这影响了《虹》的艺术价值和感召力。形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作家对描写生活的熟悉程度、感悟深浅有异,说明作家的世界观、生活体验对创作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和萨特的《苍蝇》都是广有影响的世界名剧.虽然它们的诞生相隔了三个半世纪,两位作者又分属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然而,这两部杰作在艺术上却表现出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特点.本文拟从古老题材反映现实人生、塑造人物的非凡功力、深刻的哲理和寓意、“境遇剧”理论、封闭式结构、复杂的冲突等相同或相似的方面,以及一些差异,进行了简要的比较,以期表明西方文学的一脉相承和两个伟大艺术家在表现人类心灵和艺术表现生活方面的感应和相通.  相似文献   

7.
晋文公重耳是《国语》、《左传》、《史记》三部著作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位春秋霸主.其记载大体相似但同中有异:《国语》中的晋文公从善如流但缺少霸气与沉着果断的决策能力,《左传》中的晋文公从一开始就充满英雄气概,《史记》中的晋文公形象更具立体感,司马迁充分刻画了人物成长与性格发展的过程.比较研究重耳在三书中的形象差异,我们可看清作者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8.
据《宋元方志丛刊》和《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载,现存宋元方志仅四十余种,且多是南方省份的方志,北方志书仅有四种。其中《长安志》和《雍录》是宋人撰写的记载当时长安地区的两部方志,颇具研究价值。两书有许多相似和相异之处,通过对两书的作者、内容题材、优缺点等进行比较,分析两书的价值和差异,对于更好地利用和研究宋代方志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雷雨》受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命运问题上和结构上的相似。但相似绝不等于相同,借鉴某些方面绝不等于照搬,《雷雨》在人物的个性化和内容的丰富性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俄狄浦斯王》。  相似文献   

10.
从《范巨卿鸡黍死生交》到《菊花之约》再到《守约》的变化过程,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选择和改造的过程。三者在人物身份的设置、情节内容的安排、文本结构与思想上呈现出既相同、相似又互有差异的特征。这些特征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读者的接受心理和作家的思想特质。  相似文献   

11.
石田颖宏 《海外英语》2014,(19):180-181
Amy Tan’s well-known masterpiece The Joy Luck Club has been discussed by scholars and writers for a long time and the topics mainly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s and daughters, the role of immigrants, Androcentrism and so forth.However,“The Other”of Orientalism is rarely talked about. So this paper probes "The Other" in several aspects.  相似文献   

12.
《易》是“六经之首”。孔子的学说正是从《周易》的天地人三才之道逐渐形成的。因此,可以说“六经”构成了孔子学说的完整系统,我们必须把“六经”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才能从整体上去理解和把握孔子的学说体系,才有可能描绘出一个立体的孔子形象;在“六经”之中,各经都有其偏重之处,《周易》是其哲学总纲,《礼经》《乐经》《尚书》《春秋》是礼乐刑政的原则表述,《诗经》则是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3.
"多余人"和"局外人"是文学作品中的两类文学形象,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他们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内心有不同的挣扎与彷徨,但都有世纪病患者的特征:具有荒诞感,反抗所处的环境,追求形而上的幸福。其心路历程对现代人精神价值的探求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晚清上海五彩石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时期,五彩石印技术开始传入上海,其制版方法主要有"毛石"与"光石"两种,用于印制钱票、月份牌、仿单、舆图及书画等物,当时较为著名的五彩石印书局,有富文阁、肇记、中西、藻文等十数家.民国初年,上海五彩石印业成立了自己的同业组织,对彩印价格、公平竞争等事项进行了规范.从印刷史的角度而言,五彩石印术,充当了传统木版套色印刷与现代彩色胶印之间的过渡桥梁.  相似文献   

15.
碧霞元君由来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女神的碧霞元君,最早出现于文献中是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提到的泰山女,此后文献对她的记载极多.宋代时,朝廷正式给碧霞元君以封号,明清时期她成为北方最受民众欢迎的女神.碧霞元君信仰与泰山信仰密切相关,在漫长发展过程中,碧霞元君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主掌生育的女神.  相似文献   

16.
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巨大的突变与转折,这使他的内心世界陷入极度的痛苦,为了让这种痛苦得以宣泄,他选择了文学创作,在《红楼梦》中他将其情感取向指向了对过去的回顾与缅怀,试图以此完成对于痛苦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宋玉集序》与《报友人书》综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集序》各种样勘中,相比较而言,以严可均之校勘本较佳。但虞世南所引录的此《宋玉集序》,只是原序的只言片语,全序今已失传。而时代梅鼎祚辑《皇霸纪》卷八和张燮辑《宋大夫集》卷三所录宋玉《报友人书》,乃后人以臆窜改《韩诗外传》、《新序》《襄阳耆旧记》等有关载而为之,可以断定为宋玉伪作。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的《边城》与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都以青年男女朦胧的初恋为表现对象,但在故事结局及叙述视角的采用等方面它们又有所不同。当然,这些不同不仅是由沈从文与川端康成不同的人生经历与生活态度所致,而且也是他们二人相异的文化积淀、审美追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从加强立法工作 ,严厉打击侵害企业改制的犯罪活动及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为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 ,营造和完善良好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生活质量的好坏与人类健康是休戚相关的。环境污染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畜牧业污染主要是畜牧业生产粪尿污染,畜禽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及来自畜禽场的废物,危及到人类的健康。本文从畜牧业生产中出现的环境污染与当前消费者对畜产品的观点出发,提出净化畜牧业生产环境、生产安全的畜产品来确保人类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