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鼠年腊月二十八(公历2009年1月23日)早六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新鲜早世界"专栏播报了拙稿《恭喜快乐!》。牛年春节前夕,让我着实兴奋了一阵子,过了一个吉祥快活、和谐温馨的年节。这篇稿子所以能在"黄金时间"编播,  相似文献   

2.
报纸专栏评论的现状 2002年,《人民日报》曾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的两大典型群众型评论专栏“人民论坛”和“今日谈”,发表专栏评论共197篇,其中“人民论坛”114篇,“今日谈”83篇。这仅是评论部编发的刊载在要闻版上的专栏评论文章,在经济版、社会版、法制版、军事版、国际版、体育版、文艺版等众多版面上还有不少的专业评论。  相似文献   

3.
新华日报《漫步市场》的编者向我谈了他们经营这个专栏的一些事情,很有意思,引起了我的兴趣。这个专栏从今年1月2日同读者见面以来,一周两期,到10月上旬已经刊出70期了。我把这70篇《漫步》找来通读一遍,确  相似文献   

4.
专栏与特色     
从今年元月起,我报创办了一张四开四版的增刊《周末》.《周末》第一版辟有"我和南京"专栏,每期均在显著位置刊登一篇回忆性散文.从半年多来的实践看,读者对这一专栏的反应是较好的.有的读者说:'我和南京'专栏颇具地方特色,使人读后得到感情上、精神上的满足."也有的读者来信说,开辟这一专栏"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请允许我以一个故乡人的身份,对你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祝贺."目前,这一专栏已在读者中留下较深的印象,越来越受到注目和欢迎."我和南京"专栏是随着《周末》创刊应运而生的.它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怎样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5.
最是一年春光好。春天,是万物复苏、种子萌发的季节。这个春天,我也迎来了自己的两会"初体验"。两会是新闻盛宴,亦是新闻大战。第一次上两会,我心里既激动又紧张。除了完成大量常规报道外,我还受领了一项特殊任务——每天采写一篇《两会日记》。《两会日记》是《解放军报》两会宣传的传统栏目,至今已持续了10多年。在我之前,报社多位新闻前辈曾为这个专栏采写过大量优质稿件,《两会日记》专栏也被评为全国人大  相似文献   

6.
正1989年,人民日报出版社主任(社长)姜德明兄要我编一本老作家孙犁先生的小说集,此前他对我说过:"你的几十首诗和散文,都是孙犁经手编发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上的,那时我写书话挨批,你用笔名写作还得奖。"我找出当年《天津日报》剪报,粗略一数,竟有二十五篇之多,孙犁先生要付出多少心力!  相似文献   

7.
我们常批评有些人不看书不看报。我发现,有些报刊编辑也不认真看书看报,有的甚至连本报本刊也不认真看。四川日报新闻研究所编的《新闻业务》1980年第6期的第16页中,反映了这样一件事:“一篇《三战士献血》的稿件,一式两份,同时寄来报社。由于我们内部通气不够,结果稿件由两个组分别编发了。同一稿件,一次以《三战士献血抢救垂危工人》为题,登在四川日报《读者来信》专栏中;事隔半月之后,又一次以《献血的颂歌》为题,登在四川日报第三版上。”这件事的出现,固然应该责怪作者将  相似文献   

8.
一我试着在《衡阳晚报》一版开设了一个个人言论专栏:《茶楼闲谈》。怎么也没想到,这个专栏一开张,竟然引来了那么多关注的目光。晚报甫一出街,读者争相购阅。《茶楼闲谈》里所谈之事以及文章本身,都能引起相应的议论和品评。我常常能听到读者打来电话对我文章进行评论。有读者甚至把我所有的文章一一搜集下来,并装订成册。令我没想到的是:衡阳市的领导也非常关注这个专栏,有些文章甚至成了市委常委会的议论话题。市委书记对我说:我也是你文章的忠实读者。有些文章说出了我们不便说的话。希望你把这个专栏好好办下去……二一个小小的个人言…  相似文献   

9.
《"红太阳"照耀下的纪登奎》一文是《当代民声》编发的一篇纪实性传记文学,曾被国家级、省级数家报刊全文和部分转载,创造了刊物办刊以来转载率和发行量两项之最。其火爆的原因是刊物机制改革、大胆创新,以及创名牌栏目、编精品文章的制度。  相似文献   

10.
解放军报二版的《军营之声》专栏,作为署名新闻评论园地,开办10多年来已编发稿件千余篇。由于文章出自广大官兵之手,贴近实际,贴近“中心”,贴近群众,寓事于理,小中见大,集新闻性、思想性、说理性、指导性于一体,加之现在的解放军报二版是“军事·后勤·科教”版,该专栏的文章自然也更具“军味”,因而颇受部队官兵欢迎。作为该专栏的责任编辑,我从多年来接触大量来稿及其编辑实践中感到,给该言论专栏写稿,需要在新些、深些、准些上下点功夫。先说新些一篇署名新闻言论的成功或失败,关键在选题和立论,核心是一个“新”字。“文求一点新”。我…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的新闻阅评工作始于1997年。近10年来,共编发《新闻阅评简报》800余期,刊发各类阅评稿件4000余篇,并出版了阅评精品集《点击传媒》、《守望传媒》两本书。新闻阅评在帮助新闻单位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遵循新闻规律、提高引导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多年的实践中,湖南的新  相似文献   

12.
《四川日报》:"我在现场"从2011年8月开始,《四川日报》在一版开辟"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推出"我在现场""直击一线"等子栏目,为读者奉献出一大批散发着泥土芬芳、投射出生活热力、反映民众真实心声和诉求、采集于基层的鲜活报道.这些报道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提高了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截至10月下旬,《四川日报》已刊发百余篇专栏图文报道,受到读者好评和喜爱.  相似文献   

13.
早在去年春节,辽宁电视台专题部就琢磨一个问题:一年一度的3月5日学雷锋,该在这方面的报道来个突破。碰巧那天,我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了一篇简短的报  相似文献   

14.
陈醒哲 《新闻三昧》2007,(12):20-21
2005年8月10日起,《辽河石油报》在《辽河晚讯》头版开设了"和谐矿区社区采风"专栏,截至2007年8月底,共刊登稿件139篇,全面报道了辽河油田域内矿区社区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和先进人物及事迹,引起业内外人士的广泛重视。在组织这个专栏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对于党中央关  相似文献   

15.
在最近一次评论课上,我与同学们一起面对这样一篇作品引发的问题: 南方都市报9月14日专栏中的<教师"过节"为何如"过关"?>这篇文章,是如何从社会对教师节送礼现象的声讨,过渡到教育自主权问题的思考的呢?  相似文献   

16.
有人将短文章戏称为“豆腐块”,其实,“豆腐块”和长文章一样,也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受到人们的尊重。1996年5月29日,我采写的一篇《两眼井相距3米 一眼水苦 一眼水甜》的新闻被河南日报一版《各地珍闻》专栏采用。这篇300字的稿件介绍了鹤壁市郊区庞村镇金山寺山门外两眼奇特的水井.两水井相距仅3米,一眼井水甜如甘露,另一眼却苦如黄连。稿件发表后,豫北乃至全国到这里旅游的人络绎不绝,庞村镇政府对记者一再表示感谢,并要为记者请功,被婉言谢绝。 “豆腐块”文章对推动经济发展也可发挥大作用。2000年1月1…  相似文献   

17.
夏去秋来,解放军报《绿色快报短新闻竞赛》专栏又经历了一季的成长。刚刚过去的几个月里,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关注这个专栏,并在来信来电中告诉编者,专栏里的稿子更有看头了;参加《绿色快报》专栏评奖的评委们也不约而同地表示,这期评选好稿很多,难以取舍。第三季度《绿色快报》专栏共刊稿45篇,经评委投票评选,评出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透过这一篇篇精品佳作,我们也欣喜地发现:《绿色快报》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一个精品专栏已经显露雏形。鲜明的特色是精品专栏的灵魂专栏是由一些具有某种共同点的稿件构成的自成格局的…  相似文献   

18.
分管《解放军报》军校宣传十几载,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学员最是出佳品。放大开来.也可以说:战士最是出佳品有例为证:去年下半年,为贯彻总政召开的全军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中国军校》专版开辟了“育人笔谈”专栏,编辑组及时向各院校新闻干事约了一批稿子。然而,从大苗来稿看,材料化、件化的味道较浓,编发了几篇,领导不太满意,读也不太喜欢。正在组里冥思莆想如何提高稿件质量时,我发现一篇生动活泼的自然来稿,  相似文献   

19.
《温州都市报》“昨夜最后消息”专栏,是该报前身《温州侨乡报》1996年开办的栏目。开办十余年来,该栏目一直保持着密集的频率,奉献给温州读一篇篇鲜活有趣的新闻,受到了读和新闻同仁的好评,成为该报的“拳头”栏目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季志良 《青年记者》2007,(18):99-99
在今年4月中旬绍兴市"两会"召开期间,绍兴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频率独辟蹊径,首次与网络媒体实现跨媒体合作,在"两会"报道的形式、内容和手段的创新上作了一次有益的探索。操作方式今年两会期间,新闻综合频率主打新闻节目《738早新闻》首次与绍兴本地影响最大的网站"绍兴e网"实行跨媒体合作。合作方式为:频率在e网开设《738"两会论坛"》,邀请网民参与两会;网民通过《738早新闻》子栏目《两会博客》,发表对"两会"的寄语以及各种意见和建议;《738早新闻》再把《两会博客》文字稿和录音音频上载到e网,进一步扩大《738早新闻》"两会报道"在网民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