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道德文明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青少年是社会的重要主体,他们的社会公德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准。加强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正常的社会秩序。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公德认知、增强公德情感、坚定公德信念,促使他们将社会公德意识转化为社会公德行为。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公众交往公德意识教育、公共场所公德意识教育和人类环境公德意识教育。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及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实现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分析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原因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提出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对加强高校学生的公德意识培养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措施,即坚持正面引导,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养成;加强羞耻感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的内化;重视实践锻炼,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外化;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大学生社会公德养成的氛围。  相似文献   

4.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强直接关系社会公德进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因而学校在社会公德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校加强对青少年的公德教育,首先应从学生在校园中的一言一行抓起,强化其公德意识。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分析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对增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实现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目前大学生存在社会公德意识淡化的现象,严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应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开展荣辱观教育、社会公德的法制化建设、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优化网络管理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出现了较明显的“滑坡“现象,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迫在眉睫.高等院校应从强化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公德情感和公德意志、加强大学生公德行为的培养以及为大学生公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环境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在提升社会公德的基础上,推进道德教育的改革和大学生整体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社会公德行为中存在一些弱化现象:轻视社会公德,公德意识不强;能认知社会公德,但存在知行不一的倾向:自我评价较高,但内化不够;能参与公益活动,但具有选择性;等等。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应优化社会公德教育环境,提高公德建设的实效性,重视公德教育方法的创新,注重社会公德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高校普遍积极宣传、贯彻,取得了显著绩效。总体看来,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状况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约1460名在校农科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调查,指出了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漠的现象:文明意识淡化、自我意识过强、爱护公物意识浅薄及纪律意识淡薄。分析了其原因:家庭教育的错位、学校教育的缺失及社会的影响。提出了其对策:营造环境,制定制度,创建家庭、学校及社会“三位一体”的逆向式教育体系,加强实践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吴彬 《教书育人》2014,(12):15-15
现阶段,部分学校受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忽视了对学生的公共意识方面的教育,导致一些中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出现滑坡。联系我们平时对学生的教育,针对实际教育中出现的一些不理想的学生社会公德,很有必要对学生的公共意识教育加强重视和培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现状入手,分析了社会公德意识淡漠与行为失范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着有违社会公德的现象,这与大学生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所应具备的社会公德意识不相符。高校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包括加强大学生家庭伦理知识的教育;改进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的德育修养,发挥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宣传公德模范,树立道德榜样。  相似文献   

13.
青年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的原因主要有: 青年学生自身心理特点的消极影响; 道德教育自身的缺陷; 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负面影响; 公共生活的迅速发展与青年人道德观念滞后的矛盾; 社会公德建设的措施不够健全和得力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德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只有不断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样,在大学校园内,只有不断加强师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才能促使学校的文明建设不断发展。而鉴于目前高校学生的特定角色位置和文明程度状况,对大学生加强社会公德教育,从基础文明抓起,显得尤为重要。 一、社会公德的内涵及作用 社会公德是“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是为一个社会中全体成员所公认,并为绝大多数人所共  相似文献   

15.
社会公德教育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德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理应受到高度重视,学校尤其应加强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然而,不少学校却把德育工作当作软任务,忽视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致使一些学生公德意识淡薄,不遵守公共秩序,随意破坏公共设施,毁坏花草树木,污染环境卫生,满口污言秽语,这不能不让人感到痛心疾首。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抓好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即教学生学会做人。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树立高尚的社会公德意识,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才能产生积极进取、奋发…  相似文献   

16.
潘英  赵来斌 《家教世界》2013,(8):206-206
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公共行为规范。当代大学生肩负推动社会发展之使命,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面对的问题令人担忧,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相应的对策,以加强当代大学生学生社会公德心培养。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德作为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对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有着重要的实际作用。近年来,由于受不规范的市场经济行为负面影响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和冲击,出现的社会公德意识下滑现象已经和正在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重视。在一个社会中,公民的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向来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内容。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青年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是高校“四有”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工程,应该也必须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无庸讳言,近年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整体推进,迫切要求高校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培养公德意识。这不仅是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加强高校的社会公德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将起着保证学生政治方向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公德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和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与践行以及接受相关教育的情况,以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体系,通过梳理过去几十年来国内外与大学生社会公德相关的研究成果,发现学者们主要就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现状、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现象的原因及教育的对策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公德有一定的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实际行为达到了如此高的水平。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与实际行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因此,我们在构建适应新型社会环境的社会公德教育体系时,应重点放在如何促使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自觉践行上。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校园迷茫现象主要表现为政治意识弱化与理想信仰的迷茫,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社会公德与校纪校规意识淡漠并且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情感,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心理健康的问题,或对自己所学习内容产生迷茫。克服大学生校园迷茫现象基本途径和方法是:积极发挥社会教育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养,积极有效地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