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集体教学是幼儿学习基础知识技能、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在幼儿园中,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环境、课堂管理策略不当等方面的原因,幼儿在集体教学中出现失范行为的频率很高,这些失范行为对教师的教学和幼儿的发展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课题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来了解集体教学中出现的幼儿失范行为和教师回应行为的现状,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结合观察到的教师回应行为和现有理论,对改进教师回应行为提出建议,探讨更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教师回应行为。  相似文献   

2.
幼儿冲突是幼儿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作为幼儿发展的重要他人,其对幼儿冲突的回应行为对幼儿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教师对幼儿冲突事件的回应行为主要有权威控制、忽视放任、积极帮助三种,其中以权威控制为主;对男孩表现出更强的控制行为;不同年龄班新教师的回应行为差异不显著,不同活动类型、不同冲突起因新教师的回应行为差异显著,积极帮助的回应行为对幼儿冲突事件产生积极影响。据此,研究者对新教师的回应行为进行了分析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中教师回应艺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基于教学活动规律和原则,对学生的答问和问答行为给予巧妙而有效的反馈和帮助,从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教师课堂教学回应艺术应遵循过程性、空间性、时机性和立体性等原则。教师课堂教学回应艺术的方式可分为以评为主的回应和以答为主的回应。课堂教学回应艺术要求教师应具备合理的预见、良好的反应、灵活的思维和优秀的表达等能力素养。  相似文献   

4.
在集体教学中,教师对幼儿的回应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回应语言简单贫乏、教师掌控意识过强、不能较好把握预设与生成、回应挫伤幼儿等。针对上述问题,老师应在活动的全过程中就如何有效回应幼儿进行深入思考与科学实践,争取做到活动前,精心设计,充分预设;活动中,认真倾听,细心捕捉;活动后,勤于反思,提升素质。  相似文献   

5.
如何基于幼儿的行为进行积极有效的回应,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困惑。文章以幼儿园新教师为目标群,以"情境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探讨了集体教学中基于幼儿行为的新教师体态语回应策略,并提出了加强教师道德修养和审美素养、在实践中提高教师体态语运用的意识和能力等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青年教师成为幼儿园新时代的主力军,幼儿科学活动中青年教师的关键提问与有效回应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师幼互动的积极、有效性。在幼儿科学活动中青年教师的提问与回应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青年教师对幼儿的提问和回应没有事前做好预计,准备不足;青年教师缺乏一些师幼互动中教师有效提问与回应的技巧。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提高青年教师有效回应的几点建议:青年教师对幼儿的有效回应需事先准备好交流点,并有有效回应应急小技巧,对幼儿的有效回应需长时间磨炼、积累。  相似文献   

7.
情绪表达是指可观察到的外部的行为反应,它与相应的情绪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儿童情绪表达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探知儿童的情绪状态,并及时给予有效的回应。研究对广州市E幼儿园4个中班共102名幼儿开展为期1个月的观察记录,了解中班幼儿的情绪表达方式,并探索有效的教师回应策略,包括无条件接纳幼儿情绪、真诚投入与分享、重新建构幼儿的情绪化语言、冷处理、对攻击性行为设置限制、为幼儿提供更多情绪表达的方式等,为幼儿园开展儿童情绪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韩晓晨 《考试周刊》2012,(59):192-193
幼儿园师幼互动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发展水平,师幼互动有多种形式,其中教学活动中的提问与回应是用得较多的一种形式。通过本课题的浅析,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所谓回应,是指幼儿在回答问题后与教师之间的一种互动,是教师对幼儿的回答或随机反应的反馈。回应是维系师幼互动的重要纽带,对触动幼儿思维灵感,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提升,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我园从2017年4月开始开展苏州市规划课题《基于童话精神下的幼儿主体审美发展的实践研究》,在实际的童话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常常忽略幼儿的回答,或是用一些笼统的语言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10.
杨雨 《教师》2021,(9):119-120
教师能否有效支持幼儿游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观察和介入概念的解读、对“教师指导”和“游戏精神”两者之间关系的平衡、对介入时机和介入方式的把握。为真正实现教师作为幼儿游戏指导者的角色,文章认为首先要对幼儿游戏进行细致且有效的观察,其次在对幼儿行为和需要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谨慎地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对幼儿进行游戏指导,提高幼儿游戏水平。  相似文献   

11.
倪慧芳 《幼儿教育》2013,(Z4):27-29
教师对幼儿情绪作何回应直接影响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首先,教师要能敏锐地觉察幼儿的情绪状况;其次,教师要悦纳幼儿的情绪,允许幼儿表达情绪;最后,教师要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回应幼儿的情绪。本文主要针对教师如何回应幼儿的消极情绪进行探讨。一、觉察幼儿的情绪幼儿的心情就好比天上的云朵,时而彩云满天,时而愁云惨淡,时而乌云密布。而教师就是气象观测人,需要准确地观测"云朵"的状  相似文献   

12.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延迟回应的时机把握,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在学生跃跃欲试时、极度困惑时、意见分歧时、自行探索时,教师都需要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讨论、探索、分析、归结,以形成学习认知。  相似文献   

13.
赵燕 《亚太教育》2022,(5):25-27
对于幼儿来说,初入陌生环境难免会让他们产生不安、焦虑之感,特别是在午睡环节,这种情绪表现会更加明显,需要教师采取正确的回应策略,帮助其缓解不良情绪,保障睡眠质量。对此,介绍幼儿午睡环节常见的情绪表现,并提出教师的有效回应策略。力求通过情感安抚、科学指导、物质刺激等方式,给予幼儿满满的安全感,养成其良好的午睡习惯,助力其...  相似文献   

14.
何蔚 《早期教育》2012,(7):70-72
自主性游戏对促进幼儿的情感体验、同伴交往、语言能力、社会性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对自主性游戏中教师回应存在的问题与策略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树立正确的自主性游戏观,选择丰富多样的游戏内容,运用科学合理的回应策略,让游戏真正为课程服务、为幼儿的发展服务,并促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学活动中的“提问”体现了幼儿的兴趣点、关注点与疑惑点,但具有发散性、随意性、无目的性等特点,需要通过适宜的“教师回应”来强化师幼互动。从科学活动教学实践中发现,幼儿知识储备有限、问题涉及面广、教师提问封闭等情况制约着“幼儿提问”的质量,教师的知识储备、学情分析、回应技巧、重视程度限制着“教师回应”的效果。基于此,文章提出认真倾听并解读“幼儿提问”、“太极式”师幼互动、衍生探究活动设置、多元正向回应等四方面的科学活动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研究者从角色定位、介入时机、目标指向、介入方式、关注倾向性等方面对某幼儿园6名教师在幼儿自主性结构游戏中的介入行为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教师在介入幼儿自主性结构游戏时存在角色定位多为控制者、介入时机把握不当、介入过度、介入效果不佳等问题.据此,研究者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回应"在百科词目中释义为回话,回答;响应,应和。教育过程中到处能呈现"回应",其对象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幼儿,那么教师如何进行积极有效地回应?纲要中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  相似文献   

18.
教师积极有效的回应对小班幼儿的情绪情感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入园的不同时期,小班幼儿的情绪情感表现不同。教师可运用"肌肤触摸,传递母爱""语言回应,传递关注""注意转移,传递吸引物""沟通亲近,传递友爱""情感宣泄,传递心声"等多种回应策略,培养幼儿健康的心态,帮助他们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9.
正回应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师幼互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教师的回应行为不仅仅是教师简单的回答或者评价幼儿,而应理解为包括口头回答在内的教师反馈幼儿的各种行为的总称。教师及时给予幼儿的有效回应会在无形中鼓舞幼儿、开启幼儿的心智、激活幼儿的思维,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回应不当"主要指教师不能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实行恰当的、有针对性的回应。笔者以体育活动为例,解析"回应不当"的  相似文献   

20.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与倾听者,不仅要具备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调控能力.其中,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解读幼儿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适时、适宜、适当地回应就是关键.教师如何回应幼儿,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以及幼儿的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捷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探究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