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梅明丽 《视听界》2006,(4):37-42
数字技术颠覆的不仅是一种传统的传输模式,而且是对整个电视行业传统观念和管理理念的一种革新。资本壁垒、行业壁垒、地域壁垒在数字电视的艰难推进中逐步放开,将不可避免地改变中国广电产业原有的面貌。在从模式创新到结构平衡的转换中,全国性网络运营商成为产业启动的核心,政府角色、竞争机制、用户观念必须重新定位,多种利益博弈之后,最终在市场之手作用之下,再次实现电视产业竞争格局的结构平衡。  相似文献   

2.
传媒动态     
两大固话运营商已暗签文广国内十八城试点IPTV【6月20日北京晨报】两大固话电信商进军IPTV网络电视的步骤已进入微妙的时期。记者昨日独家获悉,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已私下分别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签订协议,开始IPTV的试点工作,后者刚刚拿到国内第一张也是惟一一张IPTV网络电视牌照。上周,在北京一个会议上,上海文广集团总裁黎瑞刚向本报记者承认,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已分别就IPTV试点达成框架性协议,正在协商具体的试点城市,但他不愿透露详细信息。这是在中国广电、电信两行业分水而治的现状下,广电商和电信商在该业务上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3.
谢新洲  杜娟 《现代传播》2008,28(2):122-125
本文从我国当前手机电视监管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手机电视的融合业务与产业分立监管的矛盾,制约手机电视产业顺利发展的政策因素及广电和电信部门在手机电视监管上的博弈.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解决我国手机电视于现行监管问题的具体思路:立足我国手机电视发展的现实需要,打破行业壁垒,制定合理监管政策;适应技术发展,加强动态监管;转变监管理念,体现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4.
运营主体:谋求全业务转型,不对称进入格局成形
  按照三网融合试点要求,试点期间要初步形成适度竞争的产业格局。因此,广电和电信这两大市场主体都在朝全业务运营商转型。广电要组建全国性网络公司,以期进入通信和互联网市场。而电信实际上早已进入了广电领域,三网融合则加快了电信转型的步伐,加速形成了电信、广电不对称的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5.
如何用电视节目这根杠杆,有效地撬动庞大的电视市场,这可能是广大电视经营者都在考虑的一个事情。小投入,大产出,固然可喜,但在当今近乎于奢望。因为随着产业竞争的加剧和电视市场的完善,利润的空间更加趋向于合理。在如此理性的空间想要攫取最大化的利润,就必须做好电视节目的  相似文献   

6.
电视资本结构的状态决定了电视资本的营运方式。频道与网络是广电的两大资本,频道的专业化与二次分配的管理模式,使频道拥有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频道的自主经营主要体现在节目上,但各频道无不站在频道的范围内。按照频道的利益原则组织安排节目,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节目撞车、内容雷同、口径不一的现象,从而陷入名为竞争实为内耗的泥沼。基于此,整合节目资源是实施频道制后电视资源整合的第一任务。  相似文献   

7.
目前,广播电视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数字、网络等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传统媒体与电信等相关行业的技术壁垒已被打破,广电内部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广播、电视、互联网、电信、地面移动通信、纸质媒体等多种媒介正在不断融合发展。回顾20余年来媒介多样化的发展,可以看到,广电和通信产业都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中国互联网的视频市场价值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中国网络视频在实力分布上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一是依靠民间资本建立起来的“视频网站”;二是依托传统广电媒体创办的“网络电视台”;三是三网融合政策推动下电信部门发展的“IPTV”。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传媒如何在竞争中赢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加速广电产业实力扩张是重要途径之一。 一、扩张需要资本支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电人靠吃“皇粮”,端铁饭碗,旱涝保收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当前,广电产业的大规模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如果完全靠自我积累,潜力有限。要想大发展,需要寻找外部驱动力,由业外大资本介入。引入业外资本的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0.
岳宏远 《传媒》2008,(10):47
手机电视在广电与电信双方共同推动下,围绕奥运做出了很多文章。但奥运过后,手机电视会如何发展?广电与电信在融合进程中谁将占据主动?  相似文献   

11.
地市广电传媒一方面面临着传媒市场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媒介政策和内部机制的不完善,使其在市场地位中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做强地市媒体产业,是地市广电人面临的严峻课题。上饶广电人以创新的思想和理念大胆探索、实践,于2005年11月28日开办了江西省首家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合作、公司化运营、专业化生产、打造品牌栏目为目的的旅游栏目《北纬28》,开创了江西省电视旅游栏目的先河。经过半年多的运作《,北纬28》电视旅游栏目以其个性化的丰富的内容,故事化的叙事,人文性的取向,大气、厚重的风格,全新的视觉冲击,得到上饶及周…  相似文献   

12.
湖南卫视和芒果TV是湖南广播电视台电的两大平台,也是两大传播渠道。2016年,湖南广电通过这两个引擎布局传统电视和互联网平台,在节目内容、资源整合、制播机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动作,来保持其品牌优势、拓展市场版图。湖南广电的这一双引擎战略,将会强化其惯有的娱乐内容生产优势,实现娱乐电视品牌从传统电视市场到互联网平台的迁移,助立湖南广电站在媒介融合改革趋势的行业前沿。  相似文献   

13.
纵观传统电信业务体系,其客户无非是政府、企业和群众。广电如何进入在中国市场化20余年的电信互联网行业?那就必定要发挥其覆盖广、播控严、网络安全等优势性。针对特定用户群的需求,将这些优势在业务体系中体现出来,才能在未来与电信运营商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版权是广播电视的战略资产,是广电行业发展壮大、基业常青的基础与核心。在美国,文化产业被称为版权产业,版权对于广电媒体的基本配置作用可见一斑。与发达国家媒体相比,我国的版权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水平亟待提高。从本期开始,我刊将刊载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版权委员会及中央电视台版权管理部同仁们撰写的系列文章,这些文章以版权管理与电视事业产业发展的关系为切入点,在文化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尝试对我国电视行业版权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如电视版权技术化管理的现状、电视台音乐使用付酬、电视版权管理信息化建设、电视版权合同管理体系建设、电视节目版式的版权保护等问题进行探索,在推动我国电视行业版权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的过程中,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以供广电行业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行业监管     
《视听界》2013,(2):6-7
广电新政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变化 发表在《新闻记者》2013年第3期的《2012年广电新政下新闻节目的生产与受众变化》(作者:富玲云)一文分析,2012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的管理意见》使电视市场的内容供给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尹鸿 《今传媒》2010,18(9):11-13
一、中国电视行业的格局 由于从1980年代开始的“四级办电视”的体制,中国的广电行业是一个高度行政封闭但内部竞争激烈的领域。在广电内部,台与台竞争、网与网竞争、频道与频道竞争、台与网竞争,竞争形势严峻,从来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垄断利益;在广电外部,还遇到“狼即将到来”的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7.
尹鸿 《报刊之友》2010,(9):11-13
一、中国电视行业的格局 由于从1980年代开始的“四级办电视”的体制,中国的广电行业是一个高度行政封闭但内部竞争激烈的领域。在广电内部,台与台竞争、网与网竞争、频道与频道竞争、台与网竞争,竞争形势严峻,从来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垄断利益;在广电外部,还遇到“狼即将到来”的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8.
正较之广播、报纸等一般传播媒体而言,电视媒体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笔者基于媒体竞争的大环境下,分析当前电视媒体在体育赛事报道中的竞争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应性的提升措施。媒体竞争中的电视与体育媒体竞争力主要是指在媒体竞争市场中具备长远持续力的产品及其服务类型。电视媒体自身有着强大的竞争优势,能够获得较好的利润,且能够维持长久的生命力,综合性能较高。在媒体市场中,电视属于功能性  相似文献   

19.
王林 《视听纵横》2004,(6):42-45
中国加入WTO,标志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传媒产业的竞争也走向国际化。为了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发展,集团化经营是必然的趋势。近年来,中国广电传媒集团化的进程发展很快。在广电传媒集团化经营的背景下,面对广播电视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际超级传媒跨国集团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在中国的登陆,广播电视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传媒管理的理念和手段不断创新。为顺应集团化运作和市场  相似文献   

20.
新论点击     
报纸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1、提供个性化服务成为报纸竞争的主要策略2、更加注重视觉效果和形象化表达手段3、报纸新闻专题化趋势进一步加强4、全国性大报形成全国版与地方版配套格局5、为社会人群搭建表达与沟通的平台6、个别大城市,可能出现“早晚报”(据《新闻知识》2002.2)2002年电视多频道市场趋势首先是政府管制的一些政策性变化,就全球范围而言,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融合是一个趋势,就管制而言,美国FCC以电信和广电融合的管理模式成为典范,亚洲乃至一些欧洲国家都在考虑效仿,以统一管理而协调电视、电信和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