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革命史课程是为电大文、理各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下面分别就这门课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新教材的特点等问题作些简要介绍。一、课程性质中国革命史课从学科特点看,是历史科学。它的基本框架是由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构成,离开了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就没有了“中国革命史”这门课了。从社会功能看,这门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它通过教学,要使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和纵横交错的历史事件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革命史课程是为电大文、理各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下面分别就这门课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新教材的特点等问题作些简要介绍。 一、课程性质 中国革命史课从学科特点看,是历史科学。它的基本框架是由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构成,离开了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就没有了“中国革命史”这门课了。从社会功能看,这门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它通过教学,要使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和纵横交错的历史事件中,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揭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中国革命斗争的基本经验。中国革命史课可以说是:“身兼两任”,既要注重历史科学的史料、史实准确、  相似文献   

3.
中国革命史课程是为电大文、理各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下面分别就这门课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新教材的特点等问题作些简要介绍。 一、课程性质 中国革命史课从学科特点看,是历史科学。它的基本框架是由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构成,离开了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就没有了“中国革命史”这门课了。从社会功能看,这门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它通过教学,要使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和纵横交错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中国革命史是大学生入校后必修的第一门政治理论课。中国革命史的教学目的,是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近现代史教育、优秀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自觉性。近年来,我们在中国革命史教学和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同在新形势下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提出:“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使学生了解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是怎样根据历史的必然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我认为这就把中国革命史课的教学指导思想、目的要求讲清楚了。建立中国革命史教学体系也应当遵循这样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革命史教学大纲》(试用本)重点突出,简明扼要,针对性强,对于深化中国革命史课的教学改革,推动学科建设,有重要的意义。但也有美中不足之处,愿提出来与同行们共同切磋。一、《大纲》没有对中国革命史的定义作出明确的界定。《大纲》导言中说:“中国革命史是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这门课程的基本任务是通过中国革命历史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思想理论教育。”我认为  相似文献   

7.
中国革命史课既属于历史学科,又是一门政治理论课,它兼有历史教育和理论教育的功能。这是中国革命史课的一个重要特性。正确把握和充分运用这一特性,可以使这门课在对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中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根据这一认识,针对近年来的现实情况,确定中国革命史课要把帮助学员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力求把历史、理论和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在教学安排、教学方法等方面也作了一些改革的探索。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是好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以下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内容应当紧紧围绕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中心,根据现实需  相似文献   

8.
中国革命史是一门既传授历史知识,又进行思想教育的学科。它既是一门历史课,又是一门政治理论课。高等院校把中国革命史作为进行马列主义思想教育的课来设置,那么它的第一位属性,应该是政治理论课。开设这门课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高等院校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总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但是,对每一门具体课程来说,又应该有自己的侧重点。作  相似文献   

9.
一每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学科性质和要达到的社会功能,中国革命史课同样有其特有的性质与社会功能。准确理解和领会中国革命史课的性质与社会功能是充分实现中国革命史课思想教育功能的首要之点。中国革命史课就其学科性质而言属于历史学科的范畴,它是一部以历史为线索的政治斗争史,属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分支。但它又不同于中国近现代史。中  相似文献   

10.
一、进一步明确课程目的性 目前的中国革命史课,在课程目的上缺乏全面性。中国革命史课是对中共党史课的改革。中共党史课的核心任务和目的,就是通过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艰苦革命历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高校学生进行必要的中共党史基础知识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如果把它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则脱离了高校学生的政策素质(中共党员人数比例小)、理论素质,与当前的社会现实和高校学生的深层次心理要求相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革命史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我们辽宁省文化艺术职工大学也为学生开设了这门课程。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感觉在我校开设此课,除能使学生了解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激发学生对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和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外,更可以引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革命史是电大必修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旨在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的历史,掌握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基本经验,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由于中国革命史具有政治理论和历史课的双重特点,因此要求学生要掌握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史实。史与论的有机结合是这门课的特点。中国革命史复习与考核的内容依据是基本教材《中国革命史》(何沁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革命史自学举要》和《甲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革命史》是根据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精神开设的一门新的学科。其目的是通过中国革命史教育,“使学生了解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是怎样根据历史的必然走上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学科的开设是完全正确的,是非常及时的,发挥了“以史为鉴,以史育人”的作用,是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但在某种程度上,  相似文献   

14.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毛泽东思想概论》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门必修的公共政治理论课。学习这门课,首先要明确它不是一门历史课,而是史论结合、史少论多的一门理论课,切不可以过去学习历史的经验和方法来学习这门课。它也不同于《中国革命史》,不是通过讲解历史,向考生传授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懂得中国是怎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而是主要进行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的教育,让考生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掌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革命史,是高等院校中一门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主义专业理论课。笔者认为,要真正发挥这门课的理论导向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帮助大学生们确定正确的认识方位和价值取向,就必须依据中国革命史课的性质、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地改革,把传授基本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和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机地统一到教学过程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共党史课和中国革命史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两门课程以其特定的历史视角向人们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指导作用。本文拟就达两门课内在教育功能的利用和发挥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党史和革命史就其本身性质而言属于历史学科的范畴,是历史学中的专史。把这两门课作为政治理论课来开设,是我国高校(包括军事院校),课程体系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有利于  相似文献   

17.
总结与交流     
<正> 学校领导、教职工同志们: 我担任的几个班的《中国革命史》教学,在去年的学生评教活动中,都排在各学科之首,尽管有很大的水份,但的确说明了:这门课的教学是受学生欢迎的。这些年来,由于受到社会主义“失败论”、“空想论”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的影响,马列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下称“两课”)的教学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是什么原因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呢?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目的教育,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要实现教学目的,取得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教师必须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非常注重导言课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革命史是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方面,中国革命史课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强化中国革命史在政治理论教育中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围绕教育重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革。 一、根据学科特点确定教育重点 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各个学科都应依据本课程的特点,确定教育重点。中国革命史这门课程既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又有深刻的革命经验和理论,体现了历史课和政治理论课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文选"(又称"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是大学历史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如何进一步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史学工作者,下面结合我个人对这门课的若干教学改革尝试谈些粗浅的看法。一、讲清课程性质、任务,明现学习目的教学改革的过程,就是师生双方对课程性质、任务和教学目的不断加深认识和完善的过程。刚入大学之门的一年级学生,对于开设中国历史文选课的目的认识不清,以为是中学阶段文言文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充而已,未必认真对待。为了消除这种误解,首先必须讲明这门课的性质:它是大学历史系一门重要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革命史课的改革应从加强社会主义时期的教学入手张勤中国革命史课的改革应从加强社会主义时期的教学入手,这是由中国革命史课的基本特点和这次“两课”(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改革的基本要求所决定的。中国革命史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同是也是一门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