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程郁  崔静静 《科研管理》2016,37(3):101-109
本文认为孵化器的政策绩效需要从政策对创新孵化服务的激励效益和孵化服务对在孵化企业的扶持效益两个方面来评价,提出多层传导的孵化器政策绩效评估框架,并采用2008-2012年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调研数据,通过三阶段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考察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的传导效应。结果显示,孵化器所能享受到的税收优惠力度存在地区差异,税收优惠政策有效激励了孵化器所提供的场地及技术人员等基础服务,但对投融资服务和社会网络服务的激励效应不显著。而后者是影响在孵企业创新绩效的更重要因素,因此未来政策导向需要从基础服务转向对孵化器投融资服务、社会网络服务和创业辅导的激励。  相似文献   

2.
从政策组合视角探讨政府财税政策对孵化器绩效产生的影响,以及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孵化器受影响的差异,为促进政府完善有关财税政策设计、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基于广东省78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数据构建Logit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倾向得分进行样本匹配,计算不同的财税政策及其组合对孵化器孵化绩效的平均处理效应。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绩效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两种政策组合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对不同生命周期孵化器孵化绩效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两种政策组合对成长期与成熟期孵化器的孵化绩效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仅受到政府补贴只对成长期孵化器的孵化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仅受到税收优惠的影响则均不显著。因此,提出政府在优化单项财税政策的同时灵活使用不同政策组合,并根据孵化器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进行调整,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孵化器的孵化绩效。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政府税收和补贴政策对调控孵化器与在孵企业合作行为的微观作用机理,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税收征收强度与政府补贴及分配比例对于孵化器服务行为与在孵化企业努力创业行为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税收与补贴政策影响孵化器与在孵化企业的合作行为;在税收全额返还情况下,在孵企业与孵化器间存在最优税收返还分配比例;政府税收外的额外补贴有利于促进合作向着孵化器服务到位与在孵化企业努力创业的方向演化;孵化器收益与在孵企业的行业前景与成正比。  相似文献   

4.
研究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战略地位、政策支持、发展规模、运营模式、服务内容及孵化效益等方面综合梳理分析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构建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流程框架和服务体系模型,提出优化内外部资源配置、建立项目入驻筛选机制、构建创业孵化服务体系、提高项目投融资覆盖率以及加强政府政策引导支持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坚持把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作为发展实体经济、服务科技人才创业的重要抓手,在完善孵化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绩效考核等方面积极推进.以2019年年报纳入统计序列科技企业孵化器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孵化器总体情况、运营情况的分析,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黎 《科技管理研究》2023,(22):127-134
在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孵化器必须变革孵化模式,优化提升为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等硬科技企业、培育“高精尖”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集中地,推动孵化育成体系由规模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广州市孵化培育出如微信等一大批优秀科技企业,孵化成效全国排名前列,因此,利用广州市2019—2021年的微观企业面板数据,基于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育成能力关键要素,实证分析孵化器高质量孵化成效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拥有专业服务人才、孵化基金引导投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组织创新创业活动是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高质量孵化成效的重要因素;创业导师数量、平均每家在孵企业拥有的孵化器签约中介机构数量均对科技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孵化成效无显著影响。为此,广州市要在孵化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培训等方面分层次、分类别给予支持,引导孵化器利用自有资金或联合社会资本共同投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壮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数量规模。  相似文献   

7.
客观了解孵化服务业的真实状况,有助于该领域的机制改革和政策制定并有效推动其市场化发展。论文对上海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了问卷调查,重点比较分析民营孵化器与国有孵化器在基础服务、辅导服务、专业服务、融资服务等四大类服务的覆盖率以及在孵企业对孵化器营造之创业环境的满意率。采用总体比例之差z检验的统计方法对两类孵化器之间差异的显著性进行了假设检验,全方位深入分析了服务模式的异同性及背后原因。检验结果显示,两类孵化器在基础服务和融资服务上存在显著差异,国有孵化器占据先天优势,强于提供优惠政策服务并引入更多风投;民营孵化器生存压力较大,采用错位竞争与差异化策略,在办公环境、创业氛围、租金优惠、引入天使投资等方面表现更佳。两类孵化器存在若干共性问题,硬件服务有余而软性服务不足,基础服务有余而专业服务不足,物理环境营造有余而资金支持不足。  相似文献   

8.
沈峰  陈磊 《科技风》2013,(12):234
科技企业孵化器需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孵化器本身就得不断地提高对孵化企业孵化服务的能力,在孵化器与在孵企业之间构建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孵化服务需要孵化全程化、资源网络化、服务资本化,通过不断地提升孵化服务能力,科技企业孵化器才能赢得更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依托硬件资源供给,提供优质的孵化服务是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的主要内容。在对孵化服务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指出科技企业孵化器应以增强孵化功能为导向积极拓展和完善孵化服务。本文研究了孵化服务的开发机制并从物业管理、商务运营等方面分析了孵化服务开发路径,归纳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0.
孵化补贴是政府支持孵化器发展,提升孵化服务水平常用的政策工具。孵化补贴是否有助于孵化服务水平提高,是客观判断政府孵化补贴效果的重要标准。文章基于2016—2017年的广东省孵化器数据,运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实证检验了孵化补贴对孵化服务水平影响。研究发现,孵化补贴强度与行政管理服务、创业指导服务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边际激励效应从递增向递减转变,孵化器对孵化网络服务投入随着孵化补贴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出正相关,而投融资服务与孵化补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郑威  陆远权 《科研管理》2022,43(3):9-16
   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财政科技政策则是实现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利用2009—2016年中国行业层面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科技政策对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科技政策促进了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效率的提升,但是该影响效应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财政科技政策对科技研发效率的提升作用强于经济转化效率,财政科技政策对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效率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提升科技研发效率来实现;在财政科技政策的不同门槛值区间,财政科技政策对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效率的促进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倒“U”型规律;不同类型财政科技政策对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效率的影响存在行业差异。未来兼顾行业协调性并基于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两阶段差异,精准发挥财政科技政策的引导与激励作用,助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对于提升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构建分析科技企业孵化器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对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竞争力各影响因素与孵化器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全国RD人员数量、RD占GDP比重、创业风险投资强度、互联网普及率、在孵企业从业人员、人均GDP、生产力促进中心数量、科技拨款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与竞争力正相关,国内申请专利授权数量、孵化器使用面积、在孵企业数量、社会融资规模存量、高新技术企业出口创汇、企业所得税与竞争力负相关。结合研究结果,提出提升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探究税收优惠对创新效率的作用机理,并分析行业环境因素对创新激励政策的调节效应。因此选用中国制造业2005-2015年行业面板数据构建SFA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处于0.5~0.8范围内,整体发展不均衡、不协同。税收优惠在一定门槛范围内提升了企业创新效率,而在创新价值创造过程税收优惠则表现出门槛异质效益。同时,国有产权性质抑制科技研发阶段税收政策的实施效应而促进价值实现阶段;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出口鼓励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更将显著激励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14.
A summary of the findings of a study of innovation among firms in the food sector (suppliers of equipment and packaging, and food processors) is presented. The methodology to incorporate national innovation policy concerns is discussed, including the analysis and impact of firm preferences for federal innovation incentives. Generally, it was found that government influence tends to discourage innovation in this sector, although there are notable exceptions.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ncluded the following: (1) the most desirable actions are those that make more investment capital at a lower interest rate available to the sector. This would aid food processors in adopting equipment and packaging that would make them more productive and stimulate suppliers to innovate in these product categories. (By one source, suppliers account for more than half the significant innovations in this sector); (2) large food processor and large supplier firm size is a justifiable condition for innovation in the food sector; (3) national innovation policy would be more effective if informed by an increased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technology strategy formulation process at the firm level; (4) although tax incentives for innovation are preferred by the secto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do not unambiguously inform innovation tax policy; (5) desirable regulatory reforms, especially in the areas that are extreme cost burdens to smaller firms, include the speed-up of the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and clarification and increased consistency of regulations (e.g., labeling); (6)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o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is a desirable goal to be maintained by government; and (7) any government actions that foster supplier-food processor collaboration for innovating purposes would be desirable.  相似文献   

15.
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对选取的12家初创企业孵化器运营效率进行评价,发现初创企业孵化器存在生态系统资源互补性差、开放共享性差、服务团队专业能力弱等问题,严重影响其效率的提升。从优化生态系统战略布局、优化生态系统能力结构、打造开放兼容的生态服务系统和建立专业品牌名声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上海、杭州和南京45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长三角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效率,采用聚类分析法挖掘不同类型孵化器的效率差异及改进方法。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整体运行效率较高但区域差别显著;上海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最多,但运行效率最低,主要是由于规模低效引起的;杭州运行效率最高、南京次之,而杭州和南京非有效孵化器主要是由于技术无效导致的;不同类别的非有效孵化器投入产出调整的方式不同;对有效孵化器进行超效率分析可以判别其资源利用的优势程度。  相似文献   

17.
何科方  钟书华 《科研管理》2012,33(1):112-119
进入新经济时代,大批从孵化器毕业的成长性企业缺少专业化的"加速"服务,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近年来,在中国科技政策的引导下,部分地区借鉴企业加速器发展的国际经验,投资兴建企业加速器。通过顶层设计、制度创新与"自下而上"的推动形成合力,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加速器大国。企业加速器的建立,使创新服务链更加完整,形成"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三位一体的新格局,为高新区"二次创业"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8.
冯泽  陈凯华  戴小勇 《科研管理》2019,40(10):73-86
现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活动影响的文献缺乏从整个创新链的全角度揭示税收优惠政策是否真正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探索。基于中关村科技型企业数据,本文选取税收优惠政策中典型的政策工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作为研究对象,有别于已有主要从“投入”视角关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引导作用的研究,从“投入-产出-收益”的创新链全视角,将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阶段与技术转化阶段,以揭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否真的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基于PSM-DID方法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投入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与强度;在产出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仅促进了研发产出规模的提升,而对于产出强度则无显著影响;在收益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收益规模与强度同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的发现肯定了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引导作用,以及其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思路为揭示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的效果提供了新视角,研究发现为从创新链与企业创新能力的角度思考和改善政府研发税收优惠政策的管理和实施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