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经常听到老师抱怨,这道题目做过、讲过、订正过,可还是有很多同学做错,真没办法。一次,两次,三次,每次都这样,一届、两届、三届,每届学生都这样。笔者回想订正作业的过程,总是先将错误较多的题目讲解一遍,然后发下练习让学生订正,最后再次批改,看上去都订正对了,可当询问“错在哪里”?或者让学生讲讲解题思路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支支吾吾,答不出什么。学生只是记住了我讲解的过程,根本就不明白为什么,所以再次遇到的时候还是会出错,看来优化订正作业环节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留学”     
今天,因为作业还没订正好,我被留下来了。老师带着可以回家的同学排队出去了,我留在教室里订正作业。望着空荡荡的教室,我开始后悔,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目也要错呢?为什么要错那么多呢?错了就错了,为什么不及时订正呢……唉,别想那么多了,还是赶紧订正吧!我埋头思考着。  相似文献   

3.
笔者曾对我校50位五年级学生的作业进行调研,从中遴选出学生的错题,标明学生的姓名,并记下错的原因.过了一段时间"原题再现"时,竟然有55%的学生仍出现错误,当然错误的原因又增加不少新的因素.为此,我们就如何使订正作业更有效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一、在反思中明晰错因 对某一概念或具体某种类型的题型,学生出现错误反复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学生第一次解决问题已有的方法要比再次订正获得的经验要牢固得多,常处于强势地位.因此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出现此题或此类题目时,这种处于强势的错误解题经验便会首先呈现出来,以干扰、阻止学生进行新的解题方法的构建.二是学生订正作业时常是找、抄一个正确的答案来敷衍了事,实际上对具体的题目还是不会解答,或者只是知其错,而不知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拿到考试试卷后会发现自己许多会做的题目都做错或失分了,所以得不到应有的分数,而当教师在进行评讲时却又感觉自己什么都会,不去认真思考,进行订正,以致于下次考到类似的题目时还犯同样的错误.如何进行高效的试卷讲评?在此我谈谈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5.
<正>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发现学生平时听课效果很好,但考试时成绩较差,老师批改完作业或试卷后,让学生订正,学生又会完全正确解答出来,问为什么,原因是没仔细分析题目,没想到这点。老师常常把这种情况归结为"粗心""不仔细",认为下次就好,但他下次仍然错。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为什么?根本原因是学生不会完整地分析题目,即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题目习惯,缺乏与物理文本交流的习惯,缺乏阅读分析能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够,不提高,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6.
作业订正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订正方法上多给学生一些指导,通过给错题"着点色""造个型""添点料"解决学生作业订正过程中"讲—做—错—再讲—再做—再错"的问题,提高作业订正的质量,让作业订正从做表面文章走向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的作业做错了.教师讲评后订正了.可下次再做同类题时还会出错,有的甚至是反复订正反复错。如何才能提高订正的有效性?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只有让学生的反思深入到错题订正的每个细节.让订正发自学生的心灵.错题订正才会有效。  相似文献   

8.
学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又难免出错,特别是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已成为老师和学生最苦恼的事情之一.教学中传统的做法是: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老师会直接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然后作个简要分析,这样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训练容量;课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老师批改后交由学生自己订正,由于课后各门课作业较多,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要么被动应付,一抄了之,要么干脆不订正,以至于单元考试时学生再次犯同样的错误,理所当然的受到老师的责备,部分学生甚至产生了恐惧心理,于是屡做屡错.这种处理方式忽视了学生解题时的…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试题一讲就懂,考试一做就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究其原因,学生只是听懂了某一道题的答案,而对解题思路并没有理解,即对物理的原理并没有理解透彻.这样就会出现前面的情况,除非遇到基本相同的题目,否则即便对于同类题目,只要命题者对试题有较明显的改编,学生可能就会出错.本文...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布置适当的作业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教师批改作业后会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评讲,然后再让学生订正错误。可是有些学生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时,仍会犯错。分析原因,他们没有真正听懂教师的评讲,又不好意思向教师请教,所以没有真正掌握知识点。教师应换种方式让学生订正作业。1.写出解题过程在学生订正填空题时,教师不要满足于学生知道了答案,而要让他们写出计算的过程。这样才会展现学生解题的思路。如果他们思路错了,教师就能知道错在哪一环节上,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辅导。例如:修一条长34千米的公…  相似文献   

11.
经常可以听到老师之间这样的谈话:"经常讲的题目还要做错。""答案都写在黑板上了,作业交上来还是有人做错,真是没有办法了!""一次作业要跑好几次,到头来还是错的。""真是一点都不会变通,题目就把客厅换成了卫生间,数字变了一下就不会做了。”……  相似文献   

12.
自备订正本     
捧读了贵刊 2 0 0 0年第 2期中《贴起来的订正纸》一文 ,笔者也同作者一样 ,认为与现行普通使用的订正方法相比 ,“贴订正纸”不失为一种效果较好的订正方法 ,但是由于它操作起来较繁琐 ,而且不利于作业本的整洁 ,因此笔者认为如果能“自备订正本”效果会更好。让学生自己准备一本订正本 ,当学生在作业中出错 ,就让他们在自己的订正本上订正 ,并简要写出为什么会错 ,当时是怎么想的。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便于老师批改订正作业。只要把订正本收上去 ,订正的作业就一目了然 ,免得要到作业本中去东翻西找 ,可以节省教师批改作业的时…  相似文献   

13.
<正>许多数学教师可能都会遭遇这样的困扰:订正作业时有的学生答案是对的,但当你追问"为什么错了"时,大多数学生都会支支吾吾一脸迷茫:有的学生同样一道题重复订正两三遍都可能还是错的。教师们经常抱怨:"错过的题为什么还是一错再错?"学生们也很困惑:"我怎么又错了?"为了使学生做到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订正,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尝试。1.让教师的"指导性订正"与学生的"个性化订正"融合共生。订正数学作业如果写个答案就算完成未免太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找出错误之处用彩笔圈出并写明错因,减少盲目性;再进一步指导学生根据概念、计算、空间图  相似文献   

14.
问题的产生: “这道题讲了N遍还是错?简直服了他们了!”;“这道题就改了几个数据怎么就不会做了呢?真不知道现在的学生怎么了!”……办公室里经常能听到老师们这样抱怨。和大家一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我想:有效的数学教学离不开有效的作业订正,作业的订正情况直接反映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我不禁反思:学生的数学作业到底该如何订正才能真正有效?  相似文献   

15.
这一点大家都明白,可是,大家还是希望姜老师能松一点。比如,做错了语文作业,只要订正过来就可以了。做错了数学作业,是没这么便宜的。姜老师规定要订正三遍,题目也是要抄三遍的。"这样才能让你们长记性,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姜老师这样说。侯天打开本子,心里暗暗叫苦。错了两道半题目的人正是他。更让侯天叫苦连天的,是姜老师用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师常常去想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高一教授过的知识点刚到高二就被某些学生忘记的一无所有;做过很多遍或强调多次的题目,到了考试的时候稍微有些改变,部分同学还会出现答不上来的情况.过目不忘的本领只有天才才有.大部分人都会遗忘某  相似文献   

17.
作为老师,作为学生,作为家长对于一个学习中的现象深有体会:曾经做过的题目,老师也评讲过,可是再次出现时还是会错,甚至原来怎么错现在还是怎么错.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我们学生做过的题目还存在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所谓"知其一不知其二".经过几年的教学,我发现平时善于使用错题集对解决这个问题,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使用错题集表面上看是增加了麻烦,无疑给有错题的学生增加了负担,尤其是学习习惯差、成绩差的学生,但其目的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减少错题,以后就可以减少麻烦,还可以促使自己认真学习、认真作业、摆脱似懂非懂,一做就错的状况.另外积累的错题多数是学习的重、  相似文献   

18.
李涛 《教学与管理》2010,(10):35-36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的题目做错了,让他订正,很快他就能订正对了,根本不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出现这种情况,有些教师认为,学生本来是会的,只不过他很粗心罢了。笔者认为,学生的粗心仅是表面现象,实际是学习习惯不良,学生没有认真阅读的习惯或是不会进行数学阅读。例如,题目抄错现象,题目看不全的现象等等。在教学中,我认为阅读对数学学习中的解题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一我执教小学数学近二十年,发现在日常教学中或考试作业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怪现象。现象一:教师以为学生不该错的内容,学生却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只要经老师轻轻一点拨,学生立即恍然大悟,随即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这些错误往往是能够避免的。现象二:对于一些常见错误,经过多次讲评订正后学生仍然会"旧病复发"。现象三:学生拿到批改的作业后,稍微看一看就将它放入  相似文献   

20.
数学作业订正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无法绕开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较多的伪订正现象,导致学生对错误题目一知半解,出现严重的思维误区。教师在进行作业订正时,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强调错题的结果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它不仅会造成学生对结果与过程二者的轻重程度混淆,而且还会阻碍学生对自己错误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无法举一反三,在下次遇到这种题目的时候依旧无法自主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