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复杂生命的生长和繁殖,有一个长期困惑科学家的问题:一个受精卵是如何分化出不同的细胞,比如神经细胞、血红细胞、肌肉细胞等。受精卵分裂时,如何确定自己新产生的这个细胞是神经细胞,那个细胞是血红细胞?通风报信的信使RNA回答这些问题的线索人们早已清楚:细胞内信使RNA的  相似文献   

2.
TH17细胞分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二十年里,对TH1和TH2细胞的分类构成了人们理解CD4+T细胞免疫学功能及它们在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调节中作用的基础.近年来,新的免疫学理论认为初始T细胞可以在不同细胞因子及环境因素作用下分化为TH1、TH2、TH17和Treg细胞,几种效应细胞分别受到不同转录因子的调控,在体内产生不同的生物学功能.TH17细胞的发现更多的是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相关,它是T细胞分化过程中一种特殊的细胞亚群.初始T细胞在TGF-β和IL-6共同作用下分化为TH17细胞.同时它的分化受体内多种因素的调控.本文将从效应T细胞TH1和TH2、Treg细胞及DC细胞等对TH17细胞分化影响的角度分析TH17分化及其调控机制,这将对深入理解TH17细胞形成、分化和体内调控,并为自身免疫疾病和炎症冶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与进化等一切生命活动都以细胞为基础。多细胞生物包含多种形态与功能各异的细胞,所有这些细胞都是由单个受精卵增殖分化而来。细胞一旦产生就面临着分裂、增殖、运动、分化和死亡等各种不同的细胞命运,研究和揭示细胞生命本质及活动规律是生命科学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04,(5):24-24
日本广岛大学研究人员近日查明了在细胞分裂形成复杂形体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蛋白质的功能,这对再生医疗领域干细胞增殖、培育神经细胞等很有帮助。 生物从受精卵发育成形体,细胞要经过反复增殖和分化,进而生成具有各种各样形状和机能的器官组织。研究小组利用老鼠和鸡的受精卵分裂形成的胚胎研  相似文献   

5.
追求卓越,拒绝平庸——正是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葛青教授的真实写照。为此,她留美多年,在麻省理工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专注于免疫学科研工作,在病毒特异性siRNA的设计及其在体内外的功能筛选和验证、T细胞稳态增殖及记忆T细胞分化等的分子调控机制中做了大量研究。2009年回国后,她继续在免疫细胞发育和分化领域展开深入探索,为我  相似文献   

6.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较难治愈,长期困扰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卞菁团队在干细胞及神经再生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发了一种快速直接定向诱导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上皮细胞的方法来快速诱导NE细胞替代NSC细胞功能治疗中枢系统损伤,开发了一系列新颖快速有效的神经分化的方法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为具有较长自我增殖能力的神经上皮干细胞,并进一步分化为具有较强自我增殖能力的神经胶质前体细胞,以利于进一步细胞移植用来治疗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7.
《科协论坛》2009,(7):F0003-F0003
干细胞是机体内一类具有分化成为其他各种类型细胞的能力的一类多潜能细胞。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潜能分化两种重要的能力。根据千细胞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胚胎干细胞与成体干细胞。而根据干细胞分化潜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全能性千细胞与多能性千细胞。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在体内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将标记绿色荧光蛋白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到新生3d的小鼠侧脑室中,分别于移植后0d,9d和14d处死受体鼠,取其脑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后行冠状面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MSCs的植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植入细胞神经特异性蛋白的表达,定位双重标记的植入细胞,结果:受体小鼠脑中均可检出植入的细胞,此类细胞表达神经元细胞特异的微管相关蛋β-Ⅲ-Tubulin(Tuj1),微管相关蛋白2(MAP2),一些细胞表达神经胶质细胞特异的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论:hMSCs植入后受到脑组织特定微环境的影响,在体内可以向神经细胞分化并参与到发育的神经系统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基金》1988,2(2):58-59
此课题是国家“六五”期间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之一,开始于1983年下半年。整个项目共分4个方面14个课题。一、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其调控1.细胞增殖的调节控制, 2.植物细胞脱水分化与分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2006,(2):7-7
中国科学家通过对机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如何调控免疫应答及其机制的研究,发现了一种具有特殊免疫调控功能的新型树突状细胞亚群,证明了成熟树突状细胞能够进一步增殖和分化,从而对成熟树突状细胞是终末细胞的传统免疫学理论提出了挑战,有助于深入认识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理,Nature Immunology杂志将该成果以封面论文发表并配发了评述,还在Blood发表7篇论文。  相似文献   

11.
陈杰 《中国科学基金》1997,11(3):217-222
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是目前医学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诱导瘤细胞的分化更引人注目。我们的研究发现,神经生长因子仅能诱导具有短神经突起的N型瘤细胞分化成神经元样的细胞。这些细胞均无N-myc扩增,均具有高、低亲和性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而对神经生长因子无反应的细胞系或为S型细胞,或缺少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或有N-myc扩增。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细胞类型代表着瘤细胞的不同分化方向。神经生长因子仅能诱导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细胞分化。分化的瘤细胞中,C-myc的表达明显下降,提示神经生长因子可能通过抑制C-myc的表达而促进分化。用基因重组技术,恢复瘤细胞中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可部分恢复其对神经生长因子的反应。针对N-myc的反义基因调控,可促进其分化过程。对瘤细胞原位凋亡检测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研究表明:诱导分化过程中伴随着bcl-2表达的下降和瘤细胞凋亡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胚胎干细胞(ES)是具有形成所有成年细胞类型潜力的全能干细胞。科学家们一直试图诱导各种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特定的组织类型,来替代那些受损的体内组织,比如把产生胰岛素的细胞植入糖尿病患者体内。科学家们已经能够使猪ES细胞转变为跳动的心肌细胞,使人ES细胞生成神经细胞和间充质细胞和使小鼠ES细胞分化为内胚层细胞。这些结果为细胞和组织替代疗法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传统发育生物学认为成体干细胞只能向所属胚层几种细胞分化。但近 来,许多研究表明成体干细胞可横向分化或跨系分化,即成体干细胞具有可塑性,这已成为 当今干细胞研究热点之一。作者概述了当前成体干细胞可塑性研究进展和特点,并对成体干 细胞可塑性理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能量代谢途径可以通过影响T细胞亚群分化发挥免疫调控效应。研究人员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可以抑制Th9细胞分化并且在抗肿瘤免疫和过敏性气道炎症疾病中发挥调控作用,主要由mTOR-HIF1α代谢途径介导其调控效应。该成果揭示了SIRT1-mTOR-HIF1α信号途径结合糖酵解代谢机制在诱导Th9细胞分化中的作用,为临床干预Th9细胞相关免疫疾病的代谢调控策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告诉我们:当beta细胞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时,我们会得糖尿病;当癌细胞停止与其相邻细胞进行沟通时,它们忘记了停止分裂,因而导致肿瘤的形成;当神经细胞停止沟通时,我们会得神经退行性疾病…… 细胞对周边环境的感知和回应,以及与其他细胞之间的沟通,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因为我们人体内的细胞无时无刻都在沟通,所以当某一个沟通过程出错时,身体就会出现病症.细胞研究意义重大,故而,201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布给了研究细胞“囊泡运输”的三位科学家.  相似文献   

16.
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未分化细胞,是机体或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或分化成特定/多种细胞组织器官的潜能。干细胞在理论上突破了细胞分化的单向性,由于体外培养的成功,日益显示出对人类健康的潜在价值。最显见的医学应用潜能,是有望成为细胞组织移植甚至器官的新来源,以取代病人体内损坏的细胞组织甚至器官,达到治疗组织缺损、遗传缺陷、器官障碍等难治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虽然成人睾丸细胞仅限于在正常发育过程中产生生殖细胞,但来自几个方面的证据都表明.它们在适当条件下可成为多能细胞。现在.这些条件已被发现。从来自成人睾丸的未成熟人类精子细胞开始.Conrad等人确定了可像人胚胎干细胞一样被操纵和分化的细胞系。这些细胞可被稳定地分化成为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或肌性细胞系、成骨细胞系和与神经细胞相似的细胞系。当在皮下移植时.这些细胞会在小鼠身上形成畸胎瘤,这是它们具有多能性的进一步证据,也反映了这些细胞在再生治疗中所具有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1,(31)
本文以雨生红球藻游动细胞和不动细胞间Triton-100敏感性的差异为依据,进行一种快速监测培养过程中细胞分化指标的建立,对鱼生红球藻再BG11和BBM两种培养基中的细胞生长和分化差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发现,对于BBM培养基而言,在其中培养八天,雨生红球藻的游动细胞,始终占据非常高的比例,但是在BG11培养基中,早期阶段的不动孢子囊会释放出的游动孢子,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进一步转化为不动细胞。根本原因,就是BBM培养基中的游动细胞,会通过孢子囊或者是有丝分裂的模式,进一步使其分裂和增殖的能力得以维持,但是对于BG11培养基而言,这些繁殖形式进一步丧失,主要原因,就是磷浓度相对较低,在培养基之中,保证具备较高的磷含量,可以使雨生红球藻培养中期游动细胞的持续繁殖得到最大化地保持。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研究淋巴细胞的功能、调节、细胞生物学及其分泌产物的最大困难之一,是这些细胞的多样性。其表现为:1.有一系列分化明确的细胞群及其亚群;2.细胞分化状态的异质性(有静止的、活化的、记忆的和效应的细胞);3.在细胞表面具有各种不同的特异性受体。因此,采用常规的培养方法要研究任何一种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研究淋巴细胞功能的传统方法是用“多克隆刺激剂”活化大多数各种类型的细胞,但用来阐明抗原刺激淋巴细胞反应的特异性,就显得不可靠。只有建立长期培养的和非转化的各种  相似文献   

20.
《大众科技》2010,(3):9-10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宣布,他们绕过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这一步骤,直接将老鼠皮肤细胞转化为神经细胞。研究人员指出,这是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成功将皮肤细胞完全转化为功能性的神经细胞。该发现或将彻底革新人类干细胞治疗的未来图景,改变我们对于细胞如何选择并且如何在人体内维持其特性的理解。相关研究发表在27日出版的《自然》杂志网络版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