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是位于细胞质中还是位于细胞核中,控制性状的核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Y)染色体上,控制两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如何进行准确判断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试题。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很多遗传题需要首先对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是连锁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作出正确判断,怎样分析题目信息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呢?本文主要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一、用特殊杂交组合判断是否为伴性遗传XBXb×XBY、XbXb×XBY这2个杂交组合,由于后代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可以用来鉴别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3.
一、基础知识的掌握利于解题
  1.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其特点是细胞中DNA分子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的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减半。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是原始的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结果,产生精子和卵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一些特殊的染色体行为,如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由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这些特殊的染色体行为导致产生的配子多种多样,经过受精又产生多样的受精卵。  相似文献   

4.
汪剑涛 《中学生物学》2011,27(12):52-53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门考点,其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人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在近几年的生物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不少以复等位基因为考查背景的基因分离定律试题,大大提高了  相似文献   

5.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屡见不鲜,命题人往往围绕这几个问题来命题:有关配子的计算问题、有关基因型的计算问题、有关表现型的计算问题、子代对亲代的推断问题,考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6.
不同载体上的基因,遗传特点与规律不同.从总体上说,基因可分为质基因与核基因,核基因分布在染色体上;质基因分布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上(动物细胞位于线粒体,植物细胞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因而,探究基因的位置主要是判断基因是位于细胞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细胞质中;如果已知位于染色体上,还要判断是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X、Y染色体)上;如果已知位于性染色体上,往往又要判断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非同源区段上.常规探究方法可归纳如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一、知识网络二、难点、重点剖析1、核基因传递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染色体的行为。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的行为和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各自独立地进入到两个配子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重组而自由组合。2、染色体组。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  相似文献   

8.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相互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X、Y例外)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包括常染色体和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有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性染色体有与常染色体独特的地方。如X、Y的同源区段控制着相对性状,而非同源区段控制着特有的性状,人类中决定发育为男性的SRY基因就只存在于Y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9.
谭家学 《新高考》2009,(12):52-53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准确把握它们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相似文献   

10.
<正>1伴性遗传与两大定律的关系1.1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1.1.1伴性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若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则位于一对性染色体上(X与Y虽然形状、大小不相同,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Y的行为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一样,因此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遵循分离定律。  相似文献   

11.
谈“点拨”     
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点拨”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启示,引发思维,运用得当,能收到一言破的的效果。1难点之处点拨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学习的绊脚石,来要教师点拨。例如“基因的分局规律”一节中:FI(ho)能产生几种配予?点检:大家知道.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和d这两个基因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又知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要彼此分离。所以,FI(Dd)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D和d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形成了两种配子。通过点拨化解了难点,学生对等位基因为什么分离的认识,也就气顺脉通了。2且点之处…  相似文献   

12.
王振杰 《考试周刊》2015,(20):152-153
细胞分裂过程中主要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数量、结构和行为的变化,染色体是核基因的载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与孟德尔提出的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密切相关。因此让学生扎实、牢固掌握减数分裂是学好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前提,减数分裂中的基因重组为生物的变异提供重要的来源,同时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相似文献   

13.
Y染色体是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出现的。我们知道性染色体有X、Y染色体,开始时生物体可能只有常染色体,以后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其中的一条常染色体分化成Y染色体,另一条常染色体分化成X染色体。Y染色体在人体23对染色体中体积最小,而且基因数也最少。Y染色体主要是异染色质(即其上有较多无活性基因)。在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在配对过程中发生互换,其结果是染色体中的基因会发生各种重组,使得有性繁殖的后代具有多样性,这是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基因型为A aBb的生物究竟能产生几种配子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该题目并未明确告知A a、Bb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或者是否有连锁互换现象。所以在解答时既要考虑常染色体,又要考虑性染色体;既要考虑基因的自由组合,又要考虑基因的连锁与互换等多方面问题。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分6种情况来考虑。一、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1.无论雌雄,若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则此个体可产生数目相等的4对配子:A B、A b、aB、ab。2.若…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称为联会。联会是性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和等位基因分离的原因,联会导致了基因交换和染色体畸变。联会时,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排列位置的随机性,决定了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必然性。深刻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的意义,对于掌握遗传的本质,理解遗传学定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联会是性细胞(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和等位基因分离的原因性原细胞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其中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在细线期,同源染色体好像一对对恋人,天各一方。在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远渡重洋,从两  相似文献   

16.
<正>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有种种染色体行为:染色体的复制、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等,同时染色体上的基因会随染色体行为的变化也相伴变化,掌握这些知识最初需要通过绘制细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教学》2019,(2):79-80
<正>在高考一轮复习过程中,笔者遇到了这样一道模拟题,而感到深深地疑惑。例题番茄是二倍体植物(2n=24),其正常叶基因(D)与马铃薯叶基因(d)位于6号染色体。番茄变异后可出现一种三体,其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3条。三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配对联会,另1条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而不能配对的1条染色体随  相似文献   

18.
X、Y染色体是一对异型的同源染色体,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Y染色体联会,联会的区段是同源区段。在上海市高考题中、2005年的广东高考试题中开始涉及到X、Y同源区段的伴性遗传。本文就X、Y同源区段的伴性遗传方式及判定方法从理论上进行研究,与各位同行共商榷。  相似文献   

19.
1XY染色体上的不同区段XY染色体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能配对,因此是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X染色体稍大,Y染色体较小,它们的不同区段分布着不同的基因,每个区段基因的遗传情况各不相同,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0.
<正> 对控制性状的基因所在位置进行准确判断,是解答遗传学试题的前提。这类试题往往从实验设计的角度进行命题,是对常染色体及性染色体不同区段上基因的传递规律的考查,也是对基因分离定律及伴性遗传知识的提炼和升华。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精心总结了一套确定基因位置的"隐雌×显雄"模式,现分述如下:1确定基因位置的3种类型(1)确定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