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春  范慧伦 《教师》2024,(5):63-6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景化,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大概念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促进教学方式转变、实现跨学科学习、培育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高中思政课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提炼核心概念、确定合理目标、设计驱动任务、创设探究情境、实施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2.
高中思政课传统的课时设计方式与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不相适应的问题逐渐显现。为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思政课教学应充分认识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基本定位,围绕议题确定学习单元,开展单元教学设计,并从学科内容逻辑化处理、学习目标素养化设计、教学情境结构化创设、学科任务序列化设置、教学评价多元化实施等方面进行整体建构。  相似文献   

3.
道德与法治课是初中阶段的思政课,承担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教师在教学中应凸显思政课“实践性”特征,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用目标引领、情境勾连、差异任务、评价护航的思路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通过任务驱动,落实任务群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构建学生整体性思维,落实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思政课大单元教学设计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归思政学科育人本质,提高中职学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中职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的关键路径。基于此,针对中职思政课教学设计的弊端,围绕大单元主题名称、大单元教学目标、大单元教学评价、大单元学习活动四个维度开展对策探讨,以实现中职思政课的变革突破。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议题式教学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的推进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创设思辨性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创设生活性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活力;创设探究性情境,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基于多样化情境的议题式教学能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质增效,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6.
想要落实“双减”,关键在于减负提质。而如何减负提质?关键在于变革传统“一课一练”的教学,将其转为指向核心素养的美术大单元教学。文章以大单元教学为抓手,从分析单元任务、确定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提炼单元概念、落实教学活动、建立评价量规等六个方面探究了“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我们在课程教学实施中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优化案例,创设真实、具体、富有价值的情境。通过深度建构情境内容、精心设计活动任务、有效开展情境活动,实现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必备品格的锻造及关键能力的提升,即让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落地,充分彰显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特有课程智慧与独特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8.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理念是核心素养教育的必然要求。面对思政课教学诉求实然与应然的矛盾,教师应提高教学设计站位,超越知识内容本身,通过厘清教材逻辑、提炼单元大概念,分析基本学情、锚定单元学习目标,建构真实情境、设计单元教学活动,制定综合指标、实施单元教学评价,让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中经历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形成能力的完整学习过程,使核心素养具体化、可评价、可进阶,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正全面展开,课堂则是教师大展身手、应对变革浪潮的主阵地,但高中思政课教师在改进教学方式中却存在教师中心化、教材机械化、课堂抽象化和教学本位化四个共性问题。因此,思政课教学要基于学生学习视角,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情境创设、任务设置四个方面进行生本化改进。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学科加强思政教育是强化国家认同、落实全人发展的重要途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融入思政教育能够赋能地理单元教学设计育人功能的发挥,落实地理高考试题思政的教学指向,激发地理跨学科协同思政的合力。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融入思政教育应关注生活资源,挖掘思政情境;分析课标要求,确定单元目标;设计基本问题,驱动思政融入;完成评价任务,反馈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1.
班文莉 《英语教师》2023,(5):141-150
新课标倡导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以落实核心素养为根本,以实现深度学习为目标,以达成学科育人为导向。以人教版(2019年)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 1 People of achievement为例,探究指向核心素养和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路径、方法和范式,同时针对如何在英语课堂落实学科思政,实现学科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教学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2.
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打造有生命力的思政课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要求的重要举措。教师可以从教学素材选择、课堂结构建构、情境创设、活动设计和课堂小结五个维度打造“五味俱全”的生命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推动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单元是学习内容结构化的最小课程单位。单元整体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在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搭建起“确定内容与目标——创设主题与情境——构建任务与活动——设计作业与测评”的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框架,着力达成核心素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陈雪红 《亚太教育》2024,(4):122-125
在新课程背景下应用学习任务群开展大单元教学,能通过学习任务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升育人效果。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以单元要素为依据,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教师应立足单元梳理、内容取舍、单元整体、核心素养四个角度,统筹规划学习任务群设计,明确实施重点,创设趣味情境,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设置好议题、创设好情境、设计好活动,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课程育人目标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培根铸魂的重要育人使命。在教学设计阶段,要结合学段教学内容与学情特点,强化思政课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探索体验式教学路径,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可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探问思辨、拓展延伸等方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自主发展,落实核心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以素养为目标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明晰思政课育人政治化、思想化、素养化、活动化、生活化“五化”策略,认清政治化是基因、思想化是灵魂、素养化是核心、活动化是载体、生活化是根基,能够彰显思政课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功能,提高思政课教师育人水平,为学生发展引路领航,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课程目标经历了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目标”的变革。“素养型目标”是“核心素养目标”的教学化表达,显示出在尊重2011年版课标三维目标叙写基础之上,强化其落实2022年版课标要求、渗透核心素养育人价值的意图,对语文学习任务单元教学更有指导性。语文素养型目标是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三维目标为基础,以语文学科重要观念为内核的学习任务教学单元目标的统称。素养型目标的设计策略有:立足意义性确定单元重要观念,把握整体性建立目标三维模型,走向深度性彰显学科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9.
姜振焕 《考试周刊》2023,(6):134-137
文章围绕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现如今的高中历史课程提出了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共包含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特点的探讨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策略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从教学内容、活动、目标、情境与评价五个方面展开了分析与探究;在第二部分中,则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基于单元主题,明确单元目标;把握知识结构,重组单元内容;设置学习任务,展开单元活动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建议,以期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驱动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贯彻与落实,助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20.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发布推动教学的改革,强调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大单元主题教学应时而生。如何将基于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要求的大单元教学模式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笔者以“数据分析与统计”一章为例,围绕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从创设大主题、落实教学目标、规划教学内容和活动、制定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单元主题活动的规划与实践,使学生在体验感悟、理解并运用原理进行数据收集分析的过程中获得创新的结论,形成核心素养。实践表明,单元主题教学是科学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