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风》2017,(3)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呼伦湖当前面临水质污染的问题,湖水中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破坏,湖水中主要的经济鱼类基本灭绝,进一步威胁呼伦湖湿地与大兴安岭构筑的东北生态屏障。本文主要分析了呼伦湖自然保护区水质污染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希望有效缓解呼伦湖水环境恶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正>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最为重要的成长时期,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进行适度有效的科普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拓宽认知世界,加深认知层次,形成终身受益的科学素质。青少年科普活动是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的简称,通常也被称为青少年科技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以及学习理论的发展,科技活动的含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过去青少年科普活动只是少数人参加的活动,覆盖面较窄;现在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促进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有效途径,它应成为所有学生都  相似文献   

3.
针对呼伦湖及其湿地面临的严重威胁和生态问题,为了遏制天然湿地丧失,拯救呼伦湖,提出建立一个生态功能和生产力巨大的呼伦湖及湿地生态系统,对呼伦湖及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建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镶嵌在祖国北疆的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呼伦湖有了新寓意。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军新型综合补给舰首舰——呼伦湖舰入列命名授旗仪式9月1日在广州举行。呼伦湖舰有"超级奶妈"之称,它的交付入列为我国海军走向"深蓝"奠定了更加坚实的装备基础,标志着海军远洋保障能力跃上新台阶,对于完善海军装备体系结构、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实现中国  相似文献   

5.
从不同时期的陵寝制度中,不仅可以窥视当朝政治生活的兴衰,更以见得文化领域的变迁。本文即以永陵为例,重点比较守陵制度从形成到完备之间的变化情况,对陵寝管理机构、守陵群体、陵寝祭祀与东巡活动等内容进行细致的梳理。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中国,文化生态格局的变迁导致了科学主义的极端发展,科学绝对主义和科学相对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持续压力.新的历史时期,民众的文化意识多维度、多层次地苏醒起来,上层建筑与民众文化实践疏离的结果,是民众意识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在淡化.文化全球化的来临,强势文化的侵入,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外部冲击.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转向,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意义,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优势,是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余丽 《科教文汇》2012,(3):200-202
民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地域生态人文环境中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心理行为特征。但是,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随着外界客观环境和时代条件而发生变迁的。本文以互助县土族为个案,采用田野观察和资料搜索的方法,以传统民俗作为社区文化研究的对象,考察了该县传统民俗文化变迁的现象。同时在人类学相关的文化变迁理论的指导下,探究了产生这种变迁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4)
在中国蒙古族的远古时代中,蒙古族的祭祀活动是采用敖包祭祀,敖包祭祀属于古老的萨满教信仰,在现在看来,敖包祭祀活动已经在慢慢的随着时间变迁,跟随变迁活动也包括祭祀仪式和敖包形制,但是在仪式和形制的变化下不变的是整体状态,敖包祭祀活动体现了蒙古族的生存方式和智慧,在现在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越来越被受到重视的环境下,人们在渐渐的探索,不断的了解在远古时期蒙古族的祭祀活动,敖包祭祀是蒙古族人的一种宗教习俗,本文章将通过对蒙古族敖包祭祀活动文化的探究来分析蒙古族敖包祭祀活动并且详细阐述敖包祭祀活动的仪式和对蒙古族敖包祭祀文化的传承活动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体系的要素构成、排列组合及类型是否科学、合理,对公共事务的治理及一定时期一国的主要任务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考察了建国三十年来中国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体系变迁,找寻其变迁的原因、动力,可以审视此段历史时期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体系的合理性程度,评判其变迁的得失,从而为中国当今及未来科学、合理地选择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体系提供历史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科技资源共享是一个历史演化的过程,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其内涵、功能、模式等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这种演变主要体现为我国制度变迁的影响。本文基于科技体制变迁及科技资源共享实践,分三个阶段分析科技资源共享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并以此为基础,探讨科技资源共享目前面临的问题与矛盾,进而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市场营销学于20世纪初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又于20世纪50年代从经济学研究范式转向管理学研究范式,理论日益丰富。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与完善时期和分化与扩展时期。市场环境的变迁迫使企业营销实践做出适应性改变,由此推动市场营销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科技资源共享是一个历史演化的过程,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其内涵、功能、模式等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这种演变主要体现为我国制度变迁的影响。基于科技体制变迁及科技资源共享实践,分三个阶段分析科技资源共享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并以此为基础,探讨科技资源共享目前面临的问题与矛盾,进而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探索与试点时期以及重建时期三个重要阶段,采用了不同的制度类型,其实质涉及到对公平与效率的选择问题。然而,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变迁尚属于诱致性变迁,并表现出强烈的路径依赖。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将面临新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处处存在着教育。尤其是对于正处于性格、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幼儿来说,其在生活中学到的东西要远比在课堂上多。区域游戏是幼儿阶段的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活动,能够自由地发挥与探索。通过区域游戏的形成能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因此,幼儿园要积极创设各种生活化区域游戏环境,将区域游戏和生活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5.
信息通信政策在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界定了信息通信产业的基本内涵.按照时间顺序将日本信息通信政策的变迁过程分为形成、发展、调整和转型四个时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探讨了不同时期日本信息通信政策的重点及特征,以期能为我国信息通信政策的完善和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人类自出现以来,就开始了探索自然和自身的活动,科学研究在这些活动中萌芽;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中的道德问题开始凸显出来,科研伦理规范随之而生。根据科学研究活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科研伦理规范分为四个发展时期,即前科研伦理规范时期、科研伦理规范孕育时期、科研伦理规范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及科研伦理规范蓬勃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7.
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基础研究面貌,不仅表现在科研人才和成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基础研究政策和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迁。本文简要概述1978年以来我国基础研究的认识变迁和政策演进,总结分析基础研究发展的成绩与现状,展望未来一个时期基础研究发展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靳翠梅 《今日科苑》2007,(16):17-17
荣辱观是人们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青少年时期是荣辱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荣辱观混乱的状况。因此,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树立正确荣辱观的教育活动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张效通  林向斌 《资源科学》2006,28(3):207-212
土地使用变迁直接冲击生态系统、当地气候变化以及经济生产环境,也对于都市发展型态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了解都市发展过程中绿地变迁之空间分布情形,此分析都市绿地空间结构变迁;本研究依循都市发展之脉络,以GIS方法建立不同时期土地使用数据库,针对土地利用情况产生绿地空间变迁的结构、型态的改变。以台湾桃园县桃园、八德、龟山等3乡镇为范围,以台湾堡图、航照图、经建图、都市计划图作分析,而空间变迁层面,解释各时期都市绿地空间变迁过程。研究成果显示,于1900年~1995年间,土地使用面积改变顺序是:林地转成农业用地、茶田用地转成农业用地,而农业用地转成建筑用地或其它使用地。就3个乡镇市各不同的土地使用类型之特性,龟山乡是以林业用地为主变迁过程以转变成农业用地最多,而桃园市和八德市主要是农业用地变迁为建筑用地。了解土地使用演变过程对于都市绿地网络之影响,期能促使都市绿地空间更趋完整。  相似文献   

20.
幼儿时期,幼儿正处于意识个性的形成与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些高级心理现象是每个人所特有的,是幼儿在今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与学会做人的心理基础。但这些高级心理现象在幼儿时期往往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所以,游戏在幼儿时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应该成为他们生活与学习的主导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