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化感作用、化感物质的概念,化感物质对杂草、病虫害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较系统的探讨了化感物质对杂草、病虫害的抑制作用,并展望了化感作用在新农药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新兴学科化感作用的概念、化感作用研究的内容、化感作用与农业生态的关系以及我国当前在农业领域化感作用的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利用化感物质防除杂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化感作用的作用机理,国内外植物化感抑草的研究现状,进而指出了植物化感作用在抑制杂草方面的优越性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宜宾油樟对三种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宜宾油樟茎、叶水浸提液对玉米、水稻、小麦三种主要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油樟的化感作用和供体植物器官、受体植物种类以及浸提液浓度有密切关系。化感效应总趋势为叶>茎,或玉米>水稻>小麦。在实验设计的浸提液浓度范围内,0.075 g.m l-1的茎、叶浸提液对三种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最强。油樟茎、叶对玉米种子萌发表现为化感促进作用,对水稻、小麦种子萌发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对种子萌发速率的化感效应敏感指数大大地大于最终发芽率的敏感指数,暗示油樟的化感作用主要是缩短玉米或延迟水稻、小麦种子萌发时间。建议在油樟林附近宜种植玉米,不宜种植水稻、小麦。  相似文献   

5.
用生物测定法研究刺桐茎、叶浸提液对早熟禾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刺桐的化感作用和供体植物的器官以及浸提液浓度密切相关.刺桐的化感作用总趋势为叶〉茎.随浸提液浓度的加大,刺桐的化感作用增强.在实验设计的浸提液浓度范围内,0.100g/ml的茎、叶浸提液对早熟禾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最强.刺桐化感作用的研究为园林植物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萜类化合物对植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植物化感作用(Allelopathy)的概念是Molisch在1937年首先提出[1],并定义为,所有类型植物(含微生物)之间生物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同时指出这种相互作用包括有害和有益两个方面·70年代中期,Rice根据H.Molisch的定义和植物化感作用近40年的研究成果,将植物化感作用定义为:植物(含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酚酸类化感物质阿魏酸对甘肃道地中草药纹党幼苗NR、PAL、SOD、POD和CAT活性的化感作用.将反应指数(RI)分别评价不同测定指标对纹党幼苗酶活性化感作用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阿魏酸对受体党参幼苗中保护性酶活性都存在着不同的化感效应,其敏感程度也不同,生物测定结果大多达到显著差异水平,高浓度水平的化感效应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低浓度水平的化感效应均表现为促进作用.说明阿魏酸确实对甘肃道地中草药党参存在化感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化感物质与中草药在促进型生化化感物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酚酸类化感物质阿魏酸对甘肃道地中草药纹党幼苗NR、PAL、SOD、POD和CAT活性的化感作用.将反应指数(RI)分别评价不同测定指标对纹党幼苗酶活性化感作用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阿魏酸对受体党参幼苗中保护性酶活性都存在着不同的化感效应,其敏感程度也不同,生物测定结果大多达到显著差异水平,高浓度水平的化感效应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低浓度水平的化感效应均表现为促进作用.说明阿魏酸确实对甘肃道地中草药党参存在化感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化感物质与中草药在促进型生化化感物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小麦种子为研究材料,用不同浓度盐溶液(0.05mol·L^(-1),0.1mol·L^(-1),0.15mol·L^(-1),0.2mol·L^(-1))与火炬树根和叶浸提液的混合液处理小麦种子,观察分析各个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火炬树根、叶在不同盐分胁迫下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火炬树根、叶浸提液均对小麦种子的萌发产生抑制的化感作用,并且叶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强于根浸提液的化感作用。火炬树根浸提液化感作用的强弱与盐溶液浓度有关,在低盐浓度(0.05mol·L^(-1),0.1mol·L^(-1))下,根浸提液化感作用减弱,高盐浓度下化感作用增强。叶浸提液的化感作用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加呈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Lemont(弱化感)和Dular(强化感)水稻杂交产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ent inbred lines,RILs)及其亲本为供体植物,并以稻田主要杂草稗草为受体植物,采用迟播共培法对群体及亲本化感作用进行测定及评价,应用主基因+多基因分离分析法研究水稻化感作用的遗传体系。结果表明,水稻亲本化感抑草作用差异较大,对受体稗草的根长抑制率呈连续变异,体现出数量性状特征;水稻Lemont(弱化感)×Dular(强化感)组合的Rlhs群体化感作用遗传体系由两对连锁的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间的作用方式呈互补作用。进一步估计受体根长抑制率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稗草根长抑制率的群体均值m=29.3908245,主基因加性效应与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I^*=7.0619195,主基因遗传率为49.363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