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学习一项技术或做一件具体的事情时 ,常常有一个“先看看人家怎么做”的过程 ,先看———其实就是研究 ,然后一点一点学着去做———其实就是模仿 ,慢慢就学会了 ,然后多加练习 ,熟能生巧 ,不知不觉就成了行家里手。其实作文也是这样 ,学写文章应该先从看文章———阅读开始做起。有经验的人常说 :“作文没什么难处 ,看多了就会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道理虽不难懂 ,做起来却不容易 ,原因是很多人不知道看什么样的文章以及怎样去看文章。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看什么”的问题。在解决“看什么”的问题之前 ,还应解决一个问…  相似文献   

2.
正很多人都问范开源的作文为什么写得这么好,老师怎么指导的一类的问题。其实我想说,一个人对文字是否敏感,这才是自己文章成败的关键。这样说一点都不极端,有生命的作品不是指导出来的,而是作者自然的"分娩"。看这两篇文章的题目是不是就特别来感:《初相遇》《就这样看着你慢慢老去》——让人会想到各种情愫。  相似文献   

3.
生:看过上次的《怎样把文章写具体》,我就经常在头脑中回味———"言之有物",希望能很好地领悟它的内涵。生:是的。文章不能空,这样的作文,才能在读者眼前再次展现出你所写的人,你所叙的事,你所描绘的景,才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师:其实,咱们还可以尝试着先把一段话写具体,不论是写景状物,或者是叙事、记活动,先考虑好几个部分,或几个方面、几个环节来写,也就是分几层意思来写。做到这一点,就不会把事情写得太笼统了,这就为"把段落写具体"打下了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虹 《学子》2004,(4):50-50
许多同学总感到作文难,写出好文章就更难。总想学一点写作技巧。其实,写作是没有什么技巧的。我国著名作家陆文大谈到其创作体会时说作文若有什么技巧,那就是“看出来,想出来,写出来”。  相似文献   

5.
大部分孩子都怕作文,他们临到作文了,不知写什么,更不知道怎样去写。其实作文就是用笔说话,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既不神秘,更不可怕。学写作文,既是运用语言的一种练习,更是  相似文献   

6.
怎样给作文训练定位呢?当然要看作文训练的任务.作文训练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学会作文.向来鲜有人谈作文训练的定位问题,就是因为作文训练的任务似乎是明白无误的.这个假象蒙住了人们的眼睛,因此之故,即使作文洲练实际上存在诸多问题,也不去怀疑它的定位问题.这说明给作文训练定位光看作文训练的任务还不够,还必须去寻找其它的东西.寻找什么呢?这需要看一看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就是考察一下文章写得差与写得好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有沉默的权利。此言一出,不少同学心中窃喜,“对呀,对呀,就拿作文来说吧,老师关于作文的评析一点都不新鲜,而同学的作文又都是那些陈词滥调,翻一翻好点的作文杂志,感觉又太遥远。不如沉默着,写一点是一点。”听着,似乎还有点道理,还和一句成语连着千丝万缕———这不就是典型的“闭门造车”吗? “哪里?哪里?”这些同学该不满意了,“不是有那么一句至理名言吗———‘沉默是金’。”原来,源头在这里。正在发愁,该用怎样的事例去提醒他们,几封别致的信笺从远方飞来,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一段精彩的对比——— 生活镜…  相似文献   

8.
食疗的泛滥     
中国有个悠久的饮食传统,叫做“食疗”,它的出发点之一就是缺什么就吃什么,吃什么就补什么———吃猴脑可以补脑,吃羊眼可以明目,吃猪肺可以清热补肺,云云。时光流转,这种食疗观念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民族心理层的潜意识,不仅在饮食这类事情上很认真地相信,就是在读书学习上也照方抓药———语文没学明白,就让他看《小学语文一点通》;作文写不好,甚至写怕了,就叫他读《再也不怕写作文》,等等。别的先不说,就说作文吧,就绝不可以让孩子靠读同龄人的《作文选》来提高写作水平。道理很简单,写作文不是写字,不是写句子,也不是照猫画虎,写作文就是写…  相似文献   

9.
我虽然写过一些文章,但要说怎样作文,就讲不出什么道理,在这儿只能谈一点体会,与青少年朋  相似文献   

10.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是家人间的通信,它流露的是人间真情,真情无价 小学作文教学,师生们都感到较为困难,对此,我做了些探索,其中把作文批语当家书去写,这样的批语学生爱看,学生看多了就会慢慢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11.
我虽然写过一些文章,但要说怎样作文,就讲不出什么道理,在这儿只能谈一点体会,与青少年朋友交流。我的写作体验,可以概括为"三多"——多读书,多练习,多写熟悉的事情。下面分别作一点说明。古人讲"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本阅读,就会获得好处。是的,书本是知识载体,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结晶,阅览它自会得益。勤于开卷,  相似文献   

12.
上学期,我写了一篇作文《我的同桌》。回家后,我把写好的作文稿交给妈妈看。妈妈看后非常生气,她说:“整篇文章都是写别人的缺点,难道他就没有一点优点吗?世上没有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关键是怎样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像你这样,只发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又不去帮助别人改正缺点,是不对的。如果别人也这样对待你,你心里会舒服吗?”  相似文献   

13.
“记事”是写好作文的基本功。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凭借“记事”去展示人的特点;写景、状物的文章离不开“记事”。同学从一入学,口头作文叙述事,笔头作文记叙事,实际就是在练作文的基本功。写好记事作文最重要的一点是记事要有目的,抒发什么感情?说明什么道理?表明什么态度?二  相似文献   

14.
丁丁寻"宝"     
孙郁 《红领巾》2005,(1):22-23
亲爱的孩子们: 你喜欢看电视吗?你喜欢玩游戏吗?回答肯定是 。你喜欢作文吗?答案是 ,甚至有的同学会觉得作文很可怕,一想起作文,不是咬笔头,就是皱眉头。其实你看电视时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你玩游戏时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心里高不高兴……把这些一一写下来,就是作文,作文一点也不难! 那么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好呢?不着急,神通广大的妙笔博士和聪明伶俐的丁丁会带你进入"快乐作文宝典",去感受妙趣连连的快乐作文之旅! 主持人:钟樱(中国教育学会成都市青羊实验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小学作文教学始终摆脱不了学生愁、教学苦、费时多、效率低的困境,主要原因就是教和学的关系摆不正,学生只是被动地根据教师的指导、要求完成写作任务,一旦交差,便万事大吉。而老师呢,却处处体现一个“细”字。———作前细指导。大的讲到题材的选取,小的讲到提纲,甚至连怎样开头、结尾都安排好。结果,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一点个性特点。———作后细批改。大的改中心思想,段落安排,小的改到标点符号、错别字。而老师辛辛苦苦批改的作文,发到学生手中,他可能看都不看一眼就塞进了书包。这样,不就成了事倍功半了吗?由扶到放…  相似文献   

16.
正一、"搜集素材"七条路有的同学一上作文课就发愁,大喊"没得写"。也有的同学一写作文就皱眉,大叫"不知道怎么写"。其实,作文就是这两个问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样写。首先是写什么。因为没的东西可写,再有写作技巧也白搭。如同在一位高级厨师面前空空如也,他又怎能做出美味佳肴来呢?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炊,便是这个道理。厨师要做菜了,就派人分别到各处去买菜、买葱、买油、买肉、买调料,还要有锅、铲子以及炉灶等。总之,要买来做菜所需要的各种原料。  相似文献   

17.
怎样给作文训练定位呢?当然要看作文训练的任务。作文训练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学会作文。向来鲜有人谈作文训练的定位问题,就是因为作文训练的任务似乎是明白无误的。这个假象蒙住了人们的眼睛,因此之故,即使作文训练实际上存在诸多问题,也不去怀疑它的定位问题。这说明给作文训练定位光看作文训练的任务还不够,还必须去寻找其它的东西。寻找什么呢?这需要看一看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就是考察一下文章写得差与写得好的原因。通常,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笔下的习作,白纸黑字最关心;我们还知道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认为那才是真正的文思之…  相似文献   

18.
<正>要让学生写好作文,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首先要让学生"会写"作文———也就是作文要先"入格",按一定的作文格式写。在"会写"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把作文写出"新"意———也就是作文的"出格"。一、引导"入格",让写作文不再难1.告诉"要领"这是一个教师"导"的过程。教师给学生讲清楚各种作文体裁的写作要领,强调作文的格式,对写人、写事、写景的作文进行"入格"训练。以写人的文章为例,  相似文献   

19.
一先放后收———在指导过程中锻炼创造思维初中学生作文内容雷同、形式雷同、语言雷同的原因之一是教师作文指导中的失误。有些教师在布置文题后,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开头,怎么结尾,甚至里面的具体的话怎么写)都讲得一清二楚。这样指导出的作文怎么能不出现大量的雷同?正确的方法是“先放后收”,“写放胆文”,就是先让学生放胆去想,大胆去说。教师在学生想了、说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去指导,避免作文出现雷同。这样做符合启发式原则,它是在学生“愤”“悱”之时给予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发散思维也就在这个时候产生。在学生“…  相似文献   

20.
第三讲楷书基本笔画的写法指导看了这个题目,有些学生也许会问:“平时记听课笔记,做习题,要求书写速度快,学行书不好吗,为什么要先学楷书?”这个问题提得有道理。不过学习要循序渐进,学习书法也是如此。古人曾有过这样一个比方:“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意思是人总先学会站立,然后才能学走路或奔跑;有了楷书作基础,才能写好行书和草书。为什么呢?因为楷书笔画,一笔是一笔,行笔速度也较缓慢,这就容易使初学的人学得象,写得准确。楷书的笔画和结构基本掌握了,书写速度自然会快起来。这时再学写行书和草书就不难了。所以说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