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余婷 《新闻实践》2010,(7):26-28
2010年1月20日,苹果发布了新款电子产品——平板电脑iPad。《华尔街日报》紧随其后开发了iPad付费应用程序;两周后,已有3200多名iPad用户成为《华尔街日报》iPad程序的注册用户。这些用户可以通过使用iPad阅读《华尔街日报》的iPad版,该报执行主编罗伯特·汤姆森表示:“《华尔街日报》开发的iPad应用程序能给用户带来阅读报纸的纸般感受。”  相似文献   

2.
动态     
《青年记者》2010,(9):91-91
《时代》杂志、《华尔街日报》与iPad合作 4月3日,《时代》首次推出iPad版,它在视觉效果上与纸质杂志如出一辙。另外,《华尔街日报》也宣布,将与苹果iPad平板电脑合作,提供《华尔街日报》网络版订阅服务,月注册费为17.99美元。  相似文献   

3.
在长达数月的裁员和关闭传言后,新闻集团正式宣布于2012年12月15日关闭iPad报纸应用程序《The Daily》,这份曾被默多克高调推出的“未采报纸”似乎也没有了“未来”。  相似文献   

4.
2010年4月12日出版的《新闻周刊》(Newsweek)封面标题是个设问句:“iPad有什么了不起的?(What’s so great about the iPad?)”,下面有一行回答:“一切(Everything)”。也就在这张封面的背后,刊登的是亚马逊推出的电子阅读器Kindle的广告。  相似文献   

5.
梁旭丽 《今传媒》2012,(8):77-78
iPad平板电脑的出现和风靡使陷入困境中的传统媒体找到了一个新的展示平台,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趁势在iPad上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份全新概念的电子报纸《日报》(The Daily),期望iPad能扮演传统报业的救星角色,"颠覆传统游戏规则",将报纸内容、iPad形态和付费阅读及新型商业模式融合于一体,完成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但缺乏精准定位、面临其它众多应用软件的竞争以及盈利模式实践难度大这些尚存的问题还有待解决,从而成功实现纸媒的"iPad转型"。  相似文献   

6.
张燕 《新闻前哨》2013,(10):75-76
讲述类栏目最初出现在央视的《焦点访谈》,其内容宽泛,问题尖锐,吸引了不少关注。后来,这种形式被报纸借鉴。诞生了情感讲述专栏。以湖北地区为例,《武汉晚报》的“百姓讲述”、《楚天都市报》的“讲述”、《楚天金报》的“百味人生”、《武汉晨报》的“倾诉热线”……这些专栏一办就是好多年.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7.
据《传媒周刊》报道,英国广播公司(BBC)杂志集团旗下《美食》(GoodFood)杂志被定为第一份提供iPad版订阅服务的BBC杂志,并为不在“苹果商店”进行订阅的客户提供更为合理的交易。  相似文献   

8.
据《传媒周刊》报道,英国广播公司(BBC)杂志集团旗下《美食》(GoodFood)杂志被定为第一份提供iPad版订阅服务的BBC杂志,并为不在“苹果商店”进行订阅的客户提供更为合理的交易。  相似文献   

9.
清人笔记随录(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序 笔记的特点,内容为“杂”,形式为“散”。故历代著录多入杂家与小说家。《隋志》入《风俗通义》于杂家,入《世说新语》于小说家。《宋志》入宋祁《笔录》(《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四著录《笔记》三卷,即此书)于杂家,入释文莹《湘山野  相似文献   

10.
对汤显祖的三封尺牍《与吴亦勉》、《寄叶增城》、《与岳石梁》内容进行考释,指出“吴亦勉”是“吴兹勉”之误,“叶增城”是“叶曾城”之误,他们分别是临川人吴之甲、桐城人叶灿,这两处错误从明刻本《玉(?)堂集》中存在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改正;并根据岳和声的日记来解读《与岳石梁》一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近年,不少媒体均开辟了让公民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时评栏目或时评版面,如《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南方周末》的“方舟时评”、《燕赵晚报》的“今日时评”、《大河报》的“今日视点”等。由于这些专栏和专版刊发的内容多系国策民情、国计民生,秉承良知与公正,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越来越被广大读者所关注。事实证明,依托媒体优势,努力搭建公民发言和交流的平台,是新闻媒体正确引导舆论的需要,也是树立责任媒体“社会公器”形象的需要,这充分说明时评是引导舆论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2.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自成书流传后历代均有学者进行研究。有清一代则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本文综合评价了清人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对《史记》史学价值的肯定”、“对《史记》文学价值之再发掘”、“《史记》编纂学研究的成就”、“《史记》考证方面的成就”及“《史记》版本研究的成就”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已经过去,回望一年来网络上流行的事件,有些内容平淡无聊,有些内容却是回味无穷令人深思。岁末年终,《天府早报》联合《新快报》、《新闻晨报》、猫扑网等媒体共同盘点“2009中国网络大事件”。其中,“贾君鹏”因为红得突然、迅速,甚至“莫名其妙”而位列第三。从名单上看,这是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明代文学史上有所谓“四大奇书”之说。“四大奇书”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四书。在这“四大奇书”中,引起争议最多和研究最为困难的当数被世人视为“淫书”、“禁书”的《金瓶梅》。《金瓶梅》一书,从最早见诸文字记载,至今已有四百年历史,因所谓“淫书”、“禁书”的原因,也因为国人观念问题,导致一直以来对它的研究进展缓慢。其实《金瓶梅》自诞生后,人们对它的思想内容评价并非完全一致,有的甚至有截然相反的认识,褒扬者认为该书乃“稗官之上乘,炉锤之妙手”、“纯是一部史官文字”,贬抑者则谓之“诲淫之书”、“坏人心术”、“丧心败德”。  相似文献   

15.
“事势”一词,出现在西汉公文巨擘贾谊著作《新书·数宁》的开篇,意指国家大事和当前形势。在《汉书·艺文志》著录的58篇《新书》(亡佚《问孝》、《礼容语上》)中,“事势”则作为一类文类而存在。《新书》的卷一至卷四(《过秦上》至《铸钱》)中,除《权重》未标类属外,在题下均标有“事势”字样,意指该文属“事势”类,共计31篇。根据《新书》内容,大体上可推断出,“事势”类多涉及对当时形势的看法.即是对时政发表见解、专论时弊的疏奏组论,故《权重》也应划为“事势”类。  相似文献   

16.
《居易录谈》《居易续谈》最早见于《学海类编》“集余游览”类,为《学海类编》编者删削王士禛《居易录》《香祖笔记》内容后改易别名而成。《居易录》《香祖笔记》卷帙浩繁,《居易录谈》《居易续谈》对王士禛笔记作品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也存在内容残缺不全、名称易致混淆、文字校勘不精等问题,对王士禛及清代笔记进行研究,应以《居易录》《香祖笔记》为依据。  相似文献   

17.
6月22日消息,苹果公司今天表示,在iPad美国上市80天内,iPad销量已经达到300万台。苹果在声明中称:iPad是一款革命性、魔术性产品,它允许用户与应用程序、内容、互联网相连,连接的方式更为紧密、更有趣。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教育厅近日要求各地加强对传统文化等专题教育内容的管理,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认真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雅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近日,继集成了9本时尚刊物"时尚"应用程序iPad版上线之后,时尚传媒集团正式发布"时尚"应用程序iPhone版。据来自时尚传媒集团全媒体事业部的消息称,"时尚"应用程序iPhone版会收录时尚传媒集团旗下的4本交互杂志刊物,分别是《时尚COSMOPOLITAN》  相似文献   

20.
苹果公司的iPad能否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借力?传统媒体对iPad已做出怎样的应用?展现形式、内容及经营模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本文试做如下分析.iPad上新闻类App的总体情况在iPad的App Store(应用程序商店)的"新闻"分类中,截至2010年12月14日共有1373个应用程序,其排序可按"名称""最受欢迎""发布日期"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