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付维洁 《科教文汇》2010,(24):162-162,168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向来以注重实践应用,满足社会需求为办学特色。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建立对学生质量的"双评价"机制,既是高职教育的题中之意,也是学生和企业的共同诉求。本文拟从建立"双评价"机制的缘起、内容、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电力安全生产,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相信和依靠广大员工,充分调动企业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积极性,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创造全员关心安全的氛围。"文化"(culture)一词,在我国最早源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西方,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lture)含有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之意。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的整体。综上所述: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也指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所谓安全,通常是指使人的身心不要受到危害、感到有保障、太平等的事物存在的状态及其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3.
明海英 《科教文汇》2012,(19):132-133
在中国,历史绵长的"天"字贯穿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始终,尤其贯穿了以天人关系为基本范畴的中国传统哲学。在将它翻成英文后它的文化内涵会不会受到损失?会不会有扭曲?本文将从"天"的涵义及其英译关注文化交往中的差异以利于翻译。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不同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个数字赋予不同的情感和意义,产生不同的联想。仅从数字"七"来看,这种差异性就表现在:中国文化中,数字"七"有吉凶两方面的涵义,也更多的与女性联系在一起;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更代表了神圣和吉祥,甚至进一步延伸到法律和道德领域。形成这种差异性有单双数崇拜文化、谐音联想和宗教神话三个方面的原因。本文从中西方对数字"七"不同的理解上,探讨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以求在这个侧面更深入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世界,在知识经济和高校改革的推动下,图书馆是已经向"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机构转化,图书馆做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领域,做为人类文化系统的一个分支,既有与其它文化事业的共性,也有它本身特有的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图书馆事业的发达是与整个国家的发达联系在一起的,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科学事业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程林盛 《百科知识》2011,(17):61-62
"产翁"在欧美称为couvade(库瓦德),是法文"父亲坐褥育儿"之意。大意是男子通过效仿妇女生育,以强化与婴儿的联系,确定孩子为父亲所生,从而获得像母亲一样的亲情权。  相似文献   

7.
周姝 《知识窗》2007,(10):26-26
"格格"是满语的译音,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贵胄之家女儿的称谓,即妇人之爵名.  相似文献   

8.
“三喻文化”与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喻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文化传递主体之一的幼儿教师,正确认识和理解教学中的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对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丁晓华 《内江科技》2009,30(12):29-29,82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色彩,然而色彩词的运用在中英文中又各有其"颜外之意"。要用中英文准确地表达、交流,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教授学生语言规则,又要让学生了解中西方的交际规则,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中英文表达方式的异同,提高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多样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解决就业问题是当今三个重大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存在着内在一致性,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即实现经济的"有机增长"的前提下,可以较好地解决文化多样性和就业问题。文化的交流能够增加文化的"社会内的多样性",社会内的文化多样性增加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多样性的选择机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多样化的选择必然要求实现相互依赖的经济的"有机增长",经济"有机增长"能够充分运用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采用适宜技术,实现最大可能的就业,并促进文化的"社会间的多样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杨 《科教文汇》2014,(30):12-13
为了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实现文化引领的价值,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和高校国防教育在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互相作用。本文通过浅释"中国梦"来引导国防教育的发展和孝文化的传承,对国防教育的内涵和孝文化溯源都做了阐述,而对国防教育与孝文化互相耦合的作用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国防教育和孝文化都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渠道;二是国防教育和孝文化都是增强大学生生理、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三是国防教育和孝文化都是为高校大学生实现"中国梦"务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广场,对于大庆人来说既是过去的记忆,又是眼前的风景.因为,这里曾经是荒野甸上的芦苇荡,如今却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城市绿地";这里曾留下油田会战英雄的汗水足迹,如今却成了石油后代的"和谐家园".大庆的广场有文化的沉淀,"铁人","创业"、"石油"、"乘风"等这些最能代表大庆油田文化元素的名词,凝聚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激励、鼓舞着一代代石油人.广场文化日益成为大庆油田文化领域中最活跃的娱乐与休闲方式.它在启迪民心民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繁荣大庆油田文化事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孙丽君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9):206-206,257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力,它所体现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仁""义""信""孝"是维系我们民族的纽带。简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论证了它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并给出了二者结合的措施和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4.
"独尊儒术",这项思想文化政策是汉武帝时期制定的,它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它的推行过程实际上是汉武帝以儒学为武器打击黄老,从而向窦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夺权的过程。"独尊儒术"是一项重要的思想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创新活动表明,文化对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一个自变量,文化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创新的绩效。但文化又受制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又不是一个独立的变量,它需要通过与之相关的环境条件的改变加以营造,需要通过创新活动来提升和互动。创新文化建设是当前很多领域都不可回避的一个新课题,有人说它是"国家竞争力的最重要组成,是自主创新中不可或缺的系统工程",也有人说它是一切发明创造的资本和温床。但如何准确认识创新文化?它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究竟何在?创新文化建设应该秉承哪些宏观思路?近几年来不少专家、学者、乃至官员都曾有过一些自己的独特见解,本文是宁波大学商学院陈依元教授的一篇专著,立意务实,分析简明透彻,特荐来一读,以期与读者共同分享"创新+文化"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蒯群 《科教文汇》2011,(25):19-19,24
将"利、名、情"人类三种欲求放入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进行辨析,得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利"乃中国人最大的欲望需求的结论,并据此结论与当代实际,从理论上给出了通过欲望转移可以实现社会公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徐恩平 《科教文汇》2010,(11):161-161,193
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又被誉为中国的"雅文化",它在整个中国戏剧音乐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昆曲在武川大地上衍生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新剧种——武义昆曲。它是昆曲在流传嬗变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要流派。  相似文献   

18.
对普通人来说,最常听到的科学史上的故事莫过于阿基米德与浴缸,牛顿与苹果,瓦特与水壶盖之类的幸运事件,似乎很多伟大发现都伴随着科学家们高扬的"运气指数"。  相似文献   

19.
陈平 《科教文汇》2011,(2):59-61
对维语外来词借入方法的定义和分类一般都从翻译角度出发。比如"音译词、音译加注"等,其中的"译"就是"翻译"之意。本文不从翻译角度谈,试从维语外来词的定义入手对维语外来词的借入方法进行界定,并进一步详细探讨维语外来词的借入方法及形成的类别。  相似文献   

20.
吉林石油集团所属的乾大综合服务公司自2004年整合组建以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始终把握企业文化的本质要求这一条主线,精雕细刻地提炼和形成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收益颇丰。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解读和探析。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是企业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以企业文化的本质要求为指导,提炼和形成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是推行企业文化管理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在提炼和形成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时,一是要用系统的哲学思想为指导,结合企业的实际,切实解决好"为什么"和"怎么做"的这两个根本问题。二是在确认企业价值观时,要坚持现实性和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确保企业的价值观的实在性、可信性,这样企业的价值观才能有扎实的员工基础,成为激励员工的精神支柱。三是提炼的企业精神应能充分激发员工的团队荣誉感和自身的尊严感,这是形成员工群体健康人格和强烈进取心的基本前提。四是在提炼和形成企业文化理念时,务必要注重反映出"人本性"和"人文性"这两个特点,这是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旨的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