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手机报等新兴媒体的兴起,大众阅读与交流方式发生新变化.纸媒在传媒领域的传统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纸媒已走进了死胡同,无法生存和发展下去了。纸媒只要坚守自己的传统优势,并积极与新兴媒体取长补短、融合发展,就一定能突出重围.赢得受众。  相似文献   

2.
刘骞 《新闻界》2007,(2):16-17,29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纸媒纷纷进军数字报业。自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在国内率先推出彩信版手机报后,手机报成为了全国纸媒试水数字化传媒的探路石,在国内传统纸媒中迅速呈现燎原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近40家手机报。  相似文献   

3.
毫无疑问,创新、发展,将成为纸媒未来的关键点。发展,自不消说;我们需要认真关注的一个话题是:纸媒创新能力的贫弱,以及纸媒“自主创新能力”的“半瘫痪”状态。自主创新,这个报纸整天呐喊的口号,却偏偏是报纸乃至传统媒体最贫瘠的土壤。纸媒自主创新路在何方?纸媒的自主创新,一言以蔽之,在创意。这种创意,是对整个媒体产品的创造性规划与设计,与制造领域的工业设计相对应,我们可将其称之为“创意设计”。纸媒需要创新,但被动式的创新没有出路。比如,很多报纸推出了手机报,但手机报的传送平台决定了这样的事实:手机报对移动运营商而言,是自…  相似文献   

4.
刘骞 《新闻界》2007,(2):16-17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纸媒纷纷进军数字报业。自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在国内率先推出彩信版手机报后,手机报成为了全国纸媒试水数字化传媒的探路石,在国内传统纸媒中迅速呈现燎原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近40家手机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逐渐改变,从而导致传统纸媒受到了电子报刊的严重影响。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对电子报刊与传统纸媒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电子报刊对传统纸媒的影响,并提出了传统纸媒的应对措施,以推动传统纸媒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3G网络的广泛应用,给手机报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但是手机报在内容方面的表现却明显滞后于无线移动网络的发展,因此改进传统纸媒的经营理念,使子媒体手机报的内容选取和生产与用户的有效需求进行对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主要的数字报纸服务有:PDF报(以方正系统为代表)、多媒体数字报(以南都数字报为代表)、手机报(如中国移动推出的早晚报)、便携阅读终端报(如iPad版)等。鉴于手机报运营相对成熟且模式与其他数字报纸不同,本文重点研究以网站数字报纸为代表的数字报纸的收费问题。报业涉网之初,就在自有网站或向门户和搜索引擎提供免费新闻阅读,增加了纸媒的传播价值,也成就了商业网站的影响力,同时报纸发行量的增长速度和广告收入也因  相似文献   

8.
在3G的诱惑下,手机报自一出现就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的手机报内容基本上都是平面媒体内容的压缩和翻版,不完全适合手机媒体表现。手机报要获得长足的发展,需要结合其自身便携、快速传播、容量有限等特点,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挖掘手机报的内容表现力,为读者打造"手机化"的信息。只有在内容提供上占据优势,手机报才能在3G时代成为主流媒体的一员。  相似文献   

9.
手机报是传统纸媒在新媒介环境下寻求新机会、实现转型的一种尝试。但自2004年中国第一份手机报诞生至今,其发展却未如预期般乐观。本文采用波特竞争力模型具体分析了我国手机报发展的困境所在。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新生的传播方式,手机报从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3G时代的到来,手机报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目前,和纸媒一样,手机报已形成了纵向的中央、省、市三级市场。地市级报纸的手机报和本区域的移动分公司合作,在本地区内发行。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纸媒带来了冲击,如今尽管一些纸媒借助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手段,推出了电子报、手机报、APP等各种途径,但并没有真正促使纸媒整个行业的境况有所好转。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的好坏已经成为了一种衡量标准,纸媒需要做的就是既要获得新的发展途径又能够保持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纸媒、广播、电视、网络,在这四大媒体之后,“第五媒体”成为手机的代名词。几年来,国内的手机报遍地开花,2007年,临沂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沂蒙晚报》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了沂蒙手机报;2008年《临沂日报》与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合作分别推出了临沂速读与灵通报。据不完全统计,这3份手机报的订阅用户已达近20万户。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新媒体不断发展和进步,并且我国的网民数量不断增加,给传统纸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新媒体的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等特点使得其用户基数不断增加,改变着用户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而且还通过信息交流提升了受众参与交流的积极性。为了促进纸媒的发展,需要与新媒体进行有效的融合,从根本上解决纸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对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展开分析和讨论,以期能够对我国传统媒体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如今,数字化时代新媒体“风生水起”,国外纸媒纷纷转型与新生代阅读习惯转变,越来越让传统纸媒感受到“与时俱进”的紧迫感,随之而来的是思谋应对的困惑感。面对“乱花迷眼”、“科技新生”,传统纸媒如何思谋布局、扬长避短抑或破茧重生,都是不得不思索与应对的问题。纸媒的生存观也成为决策者急需认真研究、明晰方向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5.
纸媒、广播、电视、网络,在这四大媒体之后,"第五媒体"成为手机的代名词.几年来,国内的手机报遍地开花,2007年,临沂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沂蒙晚报>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了沂蒙手机报;2008年<临沂日报>与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合作分别推出了临沂速读与灵通报,据不完全统计,这3份手机报的订阅用户已达近20万户.  相似文献   

16.
从名字上看,手机报就是一个典型的杂交信息品种,一般而言,手机代表着移动通讯营运商,报呢,一般都代表着传统纸媒,两者合作,手机报就产生了。其实,手机报别说不是报纸,连报都不是  相似文献   

17.
继传统纸媒和网络媒体之后,以手机报为代表的手机媒体开始成为人们了解重大突发事件的另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手机报在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中展现出新的传播特性。本文在回顾重大突发事件中手机报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手机报的传播新特性在实际应用——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正>继2004年7月1日,中国妇女报推出的第一份手机报纸——《中国妇女报·彩信版》,读者可以通过手机阅读《中国妇女报》的内容后,《重庆商报》、《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等媒体立足自身纸媒优势,将信息编辑成适合在手机上阅读的手机报。《家庭周末报》、《中国青年报》、《参考消息》、《光明日报》等五十多家报纸也即将推出手机报。如今,手机读报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时尚,同时也带来了快餐式的新闻信息传受方式。  相似文献   

19.
新兴媒体加速改变着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和习惯,年轻读者在报纸等传统媒体上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纸媒必须在新闻文本内容选择、形式表现等方面扬长避短、加快变革,以易读性、趣味性和审美性的三者合一,重建纸媒的阅读优势,以应对全媒体时代的挑战,适应未来读者的阅读和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20.
在传媒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手机媒体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传播力量逐渐被人们认识,手机报在传统纸媒与手机媒体结合过程中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