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减少灾害发生,保障档案安全,本文通过研究美国、日本的档案灾害预警机制建设,分析了美日两国在灾害预防计划、预警管理系统、监测预报系统等方面具有的丰富经验,并尝试从法律保障、监测能力、预警意识等角度探索可行的档案灾害预警策略,以推动我国的档案灾害预警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建设旅游灾害预警信息库,有效搜集与发布旅游灾害信息,减少游客损失,成为旅游管理者的重要责任和社会义务.本文从旅游灾害预警信息库构成特征、技术架构与应用等方面研究旅游灾害预警信息库技术构成与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3.
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不可预知性和极大的破坏性,是威胁档案安全的重大因素之一。为保障档案安全,建立档案灾害预警机制十分必要。为建立切实有效的档案灾害预警机制,应明确灾害预警机制的内涵、科学定位、运行体系,注重提高灾害意识、预警能力,做好保障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的发生率,将灾害造成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气象灾害预警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以"灾后报道"代替气象灾害预警报道,对干旱、冰雹等一些持续性、突发性的气象灾害预警报道不够完善的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媒体不可以充当灾害预警的新闻源,并不意味着媒体在灾害预警方面只能被动地充当传声简。媒体在灾害预警方面的作为,应该主要体现在预防和监督上。  相似文献   

6.
动向     
《视听界》2007,(6):115-117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扰阻碍新闻采编人员合法采访活动,中国广播电视将即时插播重大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广电总局:台湾与大陆合拍电视剧视同大陆剧,白酒取名“开心辞典”,“善待媒体”彰显自信与责任。  相似文献   

7.
媒体不可以充当灾害预警的新闻源,并不意味着媒体在灾害预警方面只能被动地充当传声筒.媒体在灾害预警方面的作为,应该主要体现在预防和监督上.  相似文献   

8.
经湖北省政府审议通过的《湖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于7月1日施行。此办法规定,广播、电视媒体收到气象台站提供的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后,必须在15分钟内向社会公众播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国家应急广播"在四川雅安芦山地震中所发挥的作用为例,对突发灾难事件中应急广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应急广播发展现状、规划进行了阐述。应急广播具有灾害发生前提前预警、灾害发生中指导救援、灾害发生后抚慰心灵等重要作用,是国家应急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初.一场始料未及的冰雪灾害席卷荆楚大地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针对突发性灾害天气.湖北气象部门启用颜色预警,拉响全省历史上第一次冰雪灾害预警信号。武汉中心气象台1月15日下午发布大雪橙色预警信号,18日在连续两次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后,19日首次发布暴雪红色预警信号,从当日凌晨2时到晚8时.  相似文献   

11.
保护档案安全,足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档案防灾,是确保档案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之举。文章列举了灾害危害档案的事例,指山了灾害危害档案的后果,提出了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置的应对灾害之策。  相似文献   

12.
预警新闻: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样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灾害预警必须通过快捷的手段送达最大范围的人群。今年6月25日早晨5时,台风“风神”正面袭击深圳市区。在6月24日晚21时,深圳市气象局打破常规,连续向手机用户发布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13.
媒体脸谱     
新政中国广播电视将即时插播重大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文指出,要完善广播电视气象节目定时播发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即时插播制度,遇有特别严重气象灾害,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应立即中断  相似文献   

14.
据《中国气象报》,8月6日晚8时,上海市气象局局长汤绪和上海市宝山区区长斯福民按动电钮,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宝山八村一幢高层居民楼楼顶,一组气象灯瞬间亮了起来。宝山“社区气象灯”在夜间通过社区标志性高层建筑物上方6种颜色(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白色和紫色)灯光的变化,赋予不同的气象灾害预警含义,提醒1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市民实时了解气象灾害预警。  相似文献   

15.
经湖北省政府审议通过的《湖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于7月1日施行。此办法规定,广播、电视媒体收到气象台站提供的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后,必须在15分钟内向社会公众播发。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防止非法信息侵入广播电视播出系统,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使各级广播电视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安全播出预警信息,及时、准确进行操作。目前,总局和各省局安全播出调度指挥中心正在抓紧建立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预警发布信息系统。我们经过深入调研,现在介绍几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科技》2013,(12):12-1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家应急广播中心12月3日揭牌,国家应急广播社区网站(cneb.cnr.cn)同时上线,这标志着我国国家应急广播体系进入全面建设阶段。2015年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各类灾害预警通过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实时发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自然危害与灾害作了区分,认为:媒体在减灾方面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利用其传播网络播发预警信息的四个主要阶段,并对此作了具体阐述。同时,介绍了亚广联近两年与减灾相关的灾害预警及通讯等方面的活动安排。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和南方雪冻灾害,国内外许多媒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度报道,使受众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这两起重大灾害前后发生的许多细节,引起对人类与大自然、灾害研究与预警预报、防灾救灾应急等方面的深入思考。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传播技术的高度发达,各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日益紧密。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3,(21):28-33
灾害信息传播者是灾害信息传播过程的起点,连接着灾害事实和灾害讯息。根据身份的不同,可以将灾害信息传播者分为政府传播者、公众传播者和媒体传播者。政府传播者承担着灾害预警、灾害救援、灾损发布的责任,是灾害讯息最权威的来源。公众传播者有效弥补了专业传播者在灾害突发现场的"缺席",及时记录第一现场的影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媒体传播者承担着信息编辑和信息传递的责任,是灾害事件中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的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