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谈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过程和课堂实践中的行为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  相似文献   

2.
浅谈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这给中学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要求。新课改下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争取全面有机地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的一步步推进,让我们不由得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总是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17):36-37
提出课堂改革之后,课后反思便成了教师和学生每堂课后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了。教师在授完一节课后对本节课的行为和过程以书面的形式简要记录于教案上,是一般教师的课后反思方式;而学生在做完题之后以书面形式或对自己的首次思维做一完善思考整理的过程就是一般学生反思的基本方式。因而反思能大大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在欠发达地区数学教学由于学生教育水平的限制,教学反思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就我校《新课程理念下欠发达地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课题研究组教师在"如何将先进教学理念融入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欠发达地区高中数学教学中"这一课题研究下关于"数学教学反思"的相关结论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教学反思是一线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根本保证;教学反思是一线教师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分别从教材反思与教法反思等角度,结合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理念,阐释了新课程课堂教学与旧式教学课堂的冲突与矛盾,针对现有的教学需求提出了自己教学的新观点,并对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教法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的一步步推进,让我们不由得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总是顷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的职业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也就是说.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过程。“教然后知困”,“困”才会寻求突破.突破才能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7.
教学反思是以教师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作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反思能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实践的研究,不断反思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总结学生学习规律、教师经验得失,以发展自我业务水平,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就指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因为反思后的教学实践能使课堂准确定位,能及时发现自己一节课的成功之举、失误之处,能迅速查漏补缺,扬长避短,达到精益求精,能通过总结,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的顺利实施给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在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的今天,一些教师并没有反思自己的教学,仍然“穿新鞋,走老路”,满堂灌现象严重,没有关注学生的学。笔者认为.要善于反思我们的教学,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尽量使数学课堂更加优化。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学反思也正逐步为教师接受,为新课程改革增添了活力。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首先必须要做一个反思型教师。教师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思考,才能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才能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对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庄香香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0):101-10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改善聋校语文课堂中与新课程实验不协调的现象,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确实做到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生成课堂教学的新起点,把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真正落实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殷燕 《平原大学学报》2008,25(3):103-106
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刻变革使“教师角色定位及其转换”成为新一轮的研究热点。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给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扮演带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专家、学者、学生分别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各自认可的定位。然而,工作在大学英语教学一线的教师自己却存在着不少的困惑。分析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教师角色定位及其转换中所出现的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发现现实与预期还有一定差距,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话教学是体现新课标"以生为本"理念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角色是影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因素,新课改要求教师角色从传统角色向现代多元化角色转变,但目前中小学教师的角色认同与新课标理念并不一致。对话教学的师生主体间性特征,要求教师重塑课堂角色,教师应成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与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启迪者与帮助者、教学过程的推进者与协调者、学生学习活动的指路人与主持人。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改革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来,我国课堂教学改革主要经历了以抓“双基”发展智力为目标的知识课堂教学研究,教育整体改革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关注生命价值和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三个阶段。研究取向上从塑造“知识人”转向培养“现实生活人”,研究对象从“认知领域”扩展到“生活和生命全域”,研究方式从“实体思维”转向“关系思维”。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改善课堂教学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呼唤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聚焦制约中国课堂教学改革的特殊场域,研究复杂的具体问题,实现课堂教学改革,需从教学认识方式的变革、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教师教学习性改造等入手。  相似文献   

15.
“CDIO”模式下单片机课程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IO"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体现了基于项目学习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和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改革为例,具体阐述了应用"CDIO"模式下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浙江大学于2010年推进了"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改革。根据该方案,专设教学为主岗。分析改革前后6年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变化,结果显示:本科课堂教学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改革后,教师本科课堂教学优秀率达47.32%,较全校教师优秀率超出0.138 1,与改革前相比超出幅度提升13.29%,表明改革对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正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将多媒体和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变了多年来传统课堂上外语教学中教师作用的定位。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促进者,交际活动的参加者,学生学习外语的帮助者。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自主性,需从观念、能力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角色的深层次转换。新模式下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  相似文献   

18.
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作为语言教学本身,是20世纪思想家福柯所提出的“话语权”理论的一个典型的语境。在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存在“极度的话语权”,而学生的话语权则普遍缺乏,这种现状体现了目前教学中师生权力的不平等。要回归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话语权”,广大教师就应为课堂教学“话语权”寻找一个平衡点,即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课堂激励机制,针对不同群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的、和谐的、宽容的、注重人文关怀的课堂环境。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主义的传统教学注重条块分割的固定模式,教学容易导致僵化和教条,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和创新精神.后现代“生态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活动看作是教师、学生以及所处环境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微观生态系统,具有鲜活的生命特点.在“生态课堂”上,师生之间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促进教学的平衡和协调性,激发教学系统活力,实现教学相长.进入新世纪,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也面临着向后现代知识课堂转变的挑战.探索课堂生态模式正是应对这些新挑战的尝试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课改在我省全面展开,引发了教师在课改的课堂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扮演什么角色的思考。明确教师在课堂的角色和地位,将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给课改教学中教师担任的角色作一个定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