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47年秋,成都市外东高攀桥侧一座僻静的古刹“桂溪寺”内成立了一所私立初级中学——桂溪中学,这是一所由国立四川大学进步学生社团——中国教师社成立的中学。在四川大学馆藏历史档案和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档案中,保存了国立四川大学中共地下党成员组织领导的学生社团建校的经过。在那风雨如晦的时代,它践行着国立四川大学中许多党员和进步青年教师的革命信念和治学理想。川大“中国教师社”和学校的筹备1945年初,国立四川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学生黄大洲,  相似文献   

2.
吴景荣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英语教育家,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抗日战争期间先后执教于西北师范学院、四川教育学院、白沙女子师范学校等高等院校。新中国成立后,吴景荣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外交英语人。  相似文献   

3.
徐颖 《兰台世界》2012,(4):60-61
北大图书馆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国立大学图书馆,其前身是建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于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丰富,众多名人都曾在这里工作。1918年,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在老师杨昌济安排下结识了著  相似文献   

4.
1983年西北五省区报纸工作协作会议,自8月31日至9月10日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这次会议是在胡耀邦、赵紫阳等中央领导同志相继考察西北并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召开的。中央提出的开发和建设大西北的战略设想和战略布局,使与会同志得到了极大的鼓舞。会议开幕时,王恩茂同志在讲话中,要求大家调查研究大西北,了解大西北,宣传大西北,为开发和建设大西北作出贡献。会议期间,与会同志围绕“搞好报纸改革,为宣传开发和建设大西北而努力”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省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中有一批中国美院前身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档案,信手翻开一卷,旧封面上钤着“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训导处”的章,案卷名是“三十五年度新生入学训练科目之一:感想写作”。  相似文献   

6.
胡剑 《四川档案》2015,(2):62-64
国立中学是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开办的中等学校,始建于1938年,终结于1946年。当年的国立中学,是抗战时期中国教育史上一段颇具影响的传奇,曾经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人才。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两弹元勋"邓稼先、诗人贺敬之,以及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教授等,都是抗战时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钱亚新(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在图书馆学教育方面的贡献钱先生非常热心培养图书馆学人才。早在1930年,他就在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任教,讲授《索引和索引学》等课程。1941年,到湖南兰田国立师范学院讲授《图书馆学概论》。1946年,被聘为苏州国立社教学院图博系教授后,与汪长炳先生一  相似文献   

8.
听听汇报吃吃饭就能写出新闻吗事情过去快10年了。我想,如果今天遇到张东升,我仍会有点不好意思。张东升当时是《中国广告报》西北记者站的人,我是《中国青年报》的编辑。1987年6月4日我们在北京头一次见面,他正在组织一个记者团,或叫什么笔会,去西北走几个企业,厂家出钱,吃住行全包。我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玩玩当然不是什么坏事,便说:“好说,扛包提箱的事只管叫我。”6月6日晨,北京十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到了西安,在西安勘探仪器总厂呆了一天。厂方自是极热情,好吃好住,各位书记厂长—一汇报,很认真的。大西北的,中央来个…  相似文献   

9.
(一) 科技兴农是国家持续、稳定发展农业的一项战略决策,是全社会、全国科技界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全国各行各业都应在这个主战场作出应有贡献。高等农业院校具有人才荟萃、农业学科齐全,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和丰富的农业文献特色馆藏等特点。既是培养农业专门人才的学府,又是我国农业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军。据1990年统计:全国八所重点农业大学,包括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北京、南京、华南、沈阳、华中、西北和西南农业大学等,自1986年以来,分别在湖南湘西的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10,(6):86-86
张紫葛(1919年-2006年10月1日),饱受争议的传奇式人物和传记文学作家. 湖北松滋人.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39年初到重庆,入<大公报>工作,曾任宋美龄机要秘书.其后任教于重庆国立教育学院、新疆大学、重庆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等院校,兼任<大公报>记者及专栏作家,一度主持当时新疆联合省政府主办的<新疆日报>.  相似文献   

11.
西北大学是近代中国西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它从创建起就十分重视图书文献工作。抗战时期,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和国立西北大学在城固9年。图书馆亦在图书委员会和何日章、李永增、周克英三任馆长的主持下,广泛搜购图书文献,加强图书管理利用;并和陕西省立西京图书馆建立藏书共享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西北大学在国难时期的教学工作,为国难时期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也为抗战胜利后迁回西安积累了丰富的图书资料和服务经验。  相似文献   

12.
西北大学是一所全国知名的高校,也是西北地区创办较早的高校之一。史载该校民国中曾经过三个阶段,即张凤岁羽创办时期、刘镇华再建时期和抗战中数校合组时期,其名称,第一阶段叫“西北大学”;第三阶段初名“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旋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最后又叫“国立西北大学”;而第二阶段,即俗所谓“刘记西北大学”,据说也叫“国立西北大学”。如:  相似文献   

13.
职业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已有了十年的历史。回顾这十年,职业高校图书馆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辛勤工作,已建立起一整套能较好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具有自身馆藏特色的藏书体系,并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实践和理论知识的图书情报人员。此外,图书馆的现代化技  相似文献   

14.
刘国钧关于国立西北图书馆的设想集中体现在《国立西北图书馆组织条例》中,主要内容包括搜集图书资料,促进学术发展;搜集西北文献,弘扬西北文化;辅导西北各省图书文化事业。他的设想契合西北地区实际,具有文化复兴的意味。《国立西北图书馆组织条例》开创了我国国立图书馆立法的先河,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桂质柏(1900—1979年),中国第一个图书馆学博士,是1922年文华大学图书科首届毕业生,曾经担任东北大学、国立南京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武汉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和中国科学院武汉图书馆的馆长(主任)。此文主要根据四川大学馆藏档案等文献资料,对桂质柏20世纪30年代在国立四川大学五年的图书馆管理实践和教育经历进行厘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鲁若曾 《新闻与写作》2006,(10):F0003-F0003
鲁若曾,1937年生于北京,1960年7月毕业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受教于卫天霖,张秋海,白雪石,吴冠中,俞致贞,赵域褚先生。现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7.
绵延不绝的荒山,茫茫无际的大漠,构成了大西北一幅特有的雄浑悲壮的画卷。多少年来,一代代一群群默默无闻的人们,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抛洒在了大西北这荒凉偏远的角落、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一个个普通而又平凡的岗位上,艰苦奋斗、默默奉献的时代精神永远永远地在闪闪发光。全面而系统地描绘出这样一群大西北人,藉以弘扬一种伟大的时代精神,对于我们这些工作在大西北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召唤。经几年时间的酝酿,在1993年6月新华社西北五省区分社协作会议上,以《大西北,火红的事业》为题,正式确定了实施此项采访计划。原定此题由新疆、青海两分社共同承担,后因青海分社其它采访报道任务较重,暂无法派记者参加此项采访,这个任务便落在了刚入新疆分社一年的我们这两位年轻记者的肩上。  相似文献   

18.
刘国钧抓住历史机遇,不畏艰辛,带领全体筹备人员和全馆工作人员,创建国立西北图书馆,很好地完成了历史使命.文中将创设国立图书馆置入时代背景中加以考察,分析当时开发西北教育先行之必然,阐述国立西北图书馆的创设过程.由此分析刘国钧主要建馆思想是:紧扣西北特色,创新图书馆学理论;推广图书教育,实践现代图书馆功能;实现国立西北图...  相似文献   

19.
<正>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或"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抗日救国团体,"一二·九"运动时在北京成立,组织遍及全国各地,是全民抗战中一支非常活跃的积极力量。国立四中的民先队是伴随国立陕西中学诞生而成立的。1938年5月,在国立陕西中学开学之时,就有一批中共党员进入该校任教和读书,并秘密建立起中共地下党支部,由学生党员赵琪担任支部书记。不久,从各地转来的"民先"成员40余人在安康香溪洞的龙王庙集  相似文献   

20.
彭坚 《山西档案》2006,(4):32-34
民族化宫坐落在北京西长安街繁华地段,是新中国北京名的十大建筑之一。它由民族博物馆性质的展览馆、图书馆、大剧院、综合馆等组成,东西长182m,南北宽109m,主楼13层,高67m,地下一层,埋深-6.2m,总建筑面积3.2万m^2。民族化宫博物馆馆藏5万件各民族物,其中包括一批弥足珍贵的精品;宫内图书馆珍藏20多万册珍贵献,60多万册图书。民族化宫建成于1959年,2000年1月通过了全面加固改造工程的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