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造价值的劳动不是泛指一切劳动,而是指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不生产商品的劳动不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指抽象掉了劳动的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它不会因社会制度的改变、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劳动的具体形式的变化而改变。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即活劳动创造价值。在价值创造过程中,活劳动创造价值,是新价值的唯一源泉;物化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必要务件,是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的凝结和载体。  相似文献   

2.
论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劳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的生产劳动性质,充分肯定了它们在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中的重要作用,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工作承担着创造和发展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职能,科技劳动愈益成为价值的重要来源,经营管理是保证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必须实施人才战略,建立,完善对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论争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狭义)分为四个步骤完成,首先把一个寒带的商品分割为两个部分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然后把一个完整的劳动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第三步把以被分割两部分的劳动和商品,建立起一种定向的对应关系,即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第四步把劳动生产力并入具体劳动范畴。其理论分析的宗旨在于说明商品价值的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第四步把劳动生产力并入具体劳动范畴,其理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的源泉是生产商品的活劳动,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往往以“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作为衡量创造价值与否的依据,陷入了理论上的困境。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科学含义是指导资本相交换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没有与资本交换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则是非生产劳动。因此以生产商品的劳动和非生产商品的劳动划分并作为分析商品价值创造的理论工具,才是马克思关于价值走向的科学起点。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把制造商品时所耗费的活劳动作为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从而揭示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深刻对立的经济根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当时社会劳动特征为前提的,服务于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这一历史使命。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社会劳动的创造要素发生重要变化,以高科技为内涵的脑力劳动极大地拓展了创造价值的劳动领域,并由此形成了不同于旧时资本家而属于建设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社会阶层。现代的劳动价值论,要在坚持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上,充分认识“活劳动”新的特质,正视科技创新、智能创造的劳动价值,指导和推进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那里,商业劳动指的是,在流通领域中由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所决定,为完成商品形态或价值形式的转化而进行的劳动.商业劳动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工人的收入是对产业工人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分割.但并不能由此就认为,商业雇佣工人同资本家一样,与产业工人构成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经济关系.因为,商业劳动的职能在于实现商品的价值,即完成从商品到货币的转化.作为社会劳动分工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利于社会总劳动的节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因而是一种必要的和必需的劳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在商品价值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如: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生产资料创造价值;劳动生产率创造价值。这些观点都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只概括了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而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也应包括在内,这才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合乎逻辑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剥夺剩余价值的本质。但是随着创新型经济在人类经济活动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有必要对创新性经济的价值来源——创造性劳动进行深入研究。本文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是创造性劳动的产品,并不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是创造性劳动。本文认为创造性劳动不同于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常常在极短的时间内耗费大量的劳动力,是一种难以换算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的具有突发性与突变性特点的人类劳动,因此,应当在商品的劳动价值公式中增加创造性劳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商品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均衡价格决定,价值的本质是计量社会劳动的工具,是社会公平分配的依据。随着时代发展,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不能单纯限定在物质生产部门,凡是有利于增加社会福利的活动都创造价值,都应依据其一般劳动耗费而取得相应的利益回报。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在劳动主体,劳动方式,劳动成果等方面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量掌握先进科技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的劳动,逐渐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主体,他们的劳动创造着巨大的社会财富,政法机关要依法保护他们的人身权、财产权、平等竞争权,合法收益权和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提出“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总量是相同的。”这一命题的重要条件是“同一劳动”,它是在不考虑劳动者的劳动复杂程度提高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科学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导致单位商品价值量出现下降趋势的同时,也导致了社会劳动复杂程度整体提高的趋势,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使用价值即社会财富总量增加的同时,新创造的价值量也存在提高的趋势。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包含的价值量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决不是简单的反向同比例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 ,商品价值的源泉是生产商品的活劳动 ,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 ,长期以来 ,学术界往往以“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作为衡量创造价值与否的依据 ,陷入了理论上的困境。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科学含义是指导资本相交换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 ,没有与资本交换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则是非生产劳动。因此以生产商品的劳动和非生产商品的劳动划分并作为分析商品价值创造的理论工具 ,才是马克思关于价值走向的科学起点  相似文献   

13.
价值是物化在商品中的抽象人类劳动,体现的是一种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价格的基础,是一个历史范畴。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抽象人类劳动,并且是生产物质产品劳动。  相似文献   

14.
四、对市场价值构成的深化认识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虽然指出过企业管理者劳动和科技人员的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但他主要分析的是生产商品的物质生产劳动,并从劳动耗费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这两个要素出发,进而认为商品的市场价值是由物化劳动转移的价值和活劳动创造的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和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三部分构成,用公式表示是: W=C+V+M 然而根据我们上面的分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市场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生产有形商品的物质生产劳动,而且包括生产无形商品的服务劳动以及生产精神商品的科技劳动。而且这后两部分劳动创造的价值在市场价值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占60%~80%,我国已超过30%。因此,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公式需要结合新的实际进行深化认识。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对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公式进行深化认识呢?我们认为朱妙宽同志的研究成果具有很重要的启迪意义。笔者阐述的市场价值构成公式是在吸取朱妙宽同志的新价值构成公式(W=C+V+M+S=C_1+C_2+C_3+V_1+V_2+V_3+M_1+M_2+M_3+S_1+S_2+S_3)精华的基础上构建的。笔者构建的市场价值构成公式如下: W=C~*+V~*+M~* 式中,C~*=C_1+C_2;V~*=V_1+V_2;M~*=M_1+M_2。 本价值构成公式就是在马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可分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前者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后者是创造价值的条件.现代化的社会再生产,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过程,其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价值量均比较高.第三产业所提供的服务和服务产品,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商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从马克思关于科技劳动的基本观点出发,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型劳动的重要性;进一步阐述了重视科技劳动作用,推进科技创新对于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建设先进化以及加强素质教育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服务劳动并非都是生产劳动。对服务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应作具体分析。服务劳动创造价值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为深化对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解 ,必须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正确认识流通领域的纯粹商品买卖、第三产业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形式、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产生腐败的重要根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价值生产过程看,管理劳动是一种强脑力消耗的劳动,是一种劳动力自身价值高,其补偿也较高的劳动,管理及创新活动可以节约预付的资本,从而相对增大商品的价值总量,因此,我们认为管理劳动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9.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如果劳动量为零时产量为零,产量随劳动量的增加而先递增上升然后递减上升,且随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上升,则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随劳动量的增加先减少然后增加,并随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减少。近年来出现的关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的理论的主要错误是混淆了决定价值量的、抽象的社会必要劳动与决定使用价值量的、具体的有效劳动,以及混淆了劳动量的变化与劳动生产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科技劳动是人类社会劳动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科技劳动在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技劳动是生产性的劳动,是复杂劳动,在生产中能够创造较大的价值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