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我即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个"我"。"我"是人的根本,只有人才知道"我"是谁。"我"存在于连续的时间之中,"我"的本质是活的意识,"我"是大脑的机能和属性。自我意识是"我"对自己的意识,是意识对自己的反思,对象意识是"我"对外部事物的意识,对象意识是基础意识,自我意识是在对象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无论对象意识还是自我意识其根源都来自于对外部世界的客观物质对象的反映(只不过自我意识是二级反映),因此,"我"是依赖于外部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我"作为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还依赖于人的躯体。当"我"所依附的大脑死亡了,自我就消亡了、不存在了。"我死"是永远的、无法超越的现实,"我"与"死"是矛盾的,但"我死"却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死亡,是哲学意义上的死亡。人因为意识到"我死",才使人生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政府和学者通常把爱国主义叫做"国家意识". "国家意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国家认同和国民身份认同的教育,树立"我是新加坡人"的信念.利用国家政策导向,新加坡通过学校和社会教育等途径对中小学生进行"国家意识"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习作教学中"我"的意识的缺失、读者意识的缺失、思维意识的缺失,对习作内容做梳理,发现以"我"为中心,把"我"想写的内容写给特定的读者,让他们对"我"的习作内容感兴趣尤为重要。提出培养"三个意识"的相关策略,解决"谁在写""写给谁""怎么写"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他者”到“我者”——兼议学生的有效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学生的学习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割裂的学习、功利的学习、无问题意识的学习和无内在需求的学习等问题,这使得学习内容成为学生的"他者",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将学习内容从"他者" 转变成"我者"的两种途径,即构建道德的学校学习共同体以及形成基于转化意识和转化能力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5.
作为澳洲"国宝级作家",考琳·麦卡洛最负盛名的著作非《荆棘鸟》莫属。小说诠释了男权与女性的对立,"非我"与"真我"的对立,立足于女性生态视域,力图打破种种对立与失衡。文中诸位女主人公的精神生态特质,与其"非我"境遇息息相关,而女性"真我"意识的觉醒,促使两性关系终归于平衡,二元对立湮灭,精神生态趋于和谐。  相似文献   

6.
"本我"意识是世界哲学的基本命题之一,处于"轴心时代"的诸子对此可谓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以道家的思想最具代表性。然而,对它的普遍关注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三代思想深厚积淀的烈焰借着战国乱世之口的喷薄而出。站在人文主义的高度上重新关照作品,对先秦道家"本我"意识的追求进行梳理,可以窥见道家文化思想在文学表现形式上的内在原由。  相似文献   

7.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可以分为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是人性自然生发出的意识,是深藏于人脑中没有表露出的部分,它在人的意识中比重远大于意识。弗氏将这部分意识称为"本我"或"真我",而将受潜意识驱使所表现出的人性称为"假我"。最早意识到意识与潜意识的对立关系,并进行文学创作的是苏轼。苏  相似文献   

8.
"化学伴我成长"活动是以生为本、为学生搭建的一个化学课外综合研究活动的平台,让学生体验化学与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参加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关心化学学科发展的意识。它的价值就在于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化学为大众"的情感、认识化学的影响、在探究中热爱化学,不断地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化学真正成为提高中学生自身素质的学科。  相似文献   

9.
王昌凤 《天中学刊》2013,28(2):76-78
山水诗的物质性特征主要是指以客观对象山水的物质属性为依据进行写作,起于山水又终于山水的写作特点。白渔山水诗的物质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山水之形写山水之心、从"以我观物"到"以物观我"、从经验性认同到知识性认同和从追求善美到追求真美四个方面。正是这种物质性描写使白渔的诗歌表现出浓郁的科学意识,而这种科学意识提升了读者对山水和人生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庄周梦蝶"是<庄子>中的一则寓言,具有十分深邃的内涵.它既非是齐物论中相对主义的同质异构体,亦非是单纯的"物我同一"的审美.其对"我是谁"式的存在本体的逼问,透出人生的悲剧意识,并以一种超功利的态度超越了现实,通向人的诗意存在.  相似文献   

11.
<老人与海>和<年月日>同是反映"硬汉"主题的小说.此文从不同角度切入,在分析小说产生的地域差别的同时,考察两位作家关于时间、空间及理解生命的差别,列举出两位作家在历史文化意识、家园意识、生命意识等方面的不同,并探究造成它们差异的文化渊源和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2.
规则意识的培养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质,让学生的人格结构处于协调平衡状态,保证其人格的正常发展。班主任可以运用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通过惩罚本我、激发自我、提升超我,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敬畏规则、理解规则、尊重规则。  相似文献   

13.
现象学关于原意识和反思的理论,对于理解教师之教、教师反思以及教师反思何以可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原意识是人对自己正在发生的行动的觉察,反思则是对这种觉察的觉察,并且是课题化的更具能动性和自觉性的直接觉察.在教的原意识与反思意识的关联关系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和丰富地理解教师反思以及教师之教的养成与实现.对于教师反思以及教师之教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理解:教师自身真正拥有"教的意识",拥有对教的真实的理解,获得"教之先对教的拥有",是教师反思得以实现的起点,是教师之"教"得以发生和维持的源初动力.激发和养成教师的"教的意识"正是教师教育的职责和使命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安全标志的认识,增强孩子的安全防护意识,正确辨别各种安全标志,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泗阳众兴实验小学于近期开展了"制作安全标志"活动。此次活动吸引全校学生踊跃参与,在结合"环保"原则的基础上,孩子们利用卡纸及各种辅助材料,奇思妙想地进行制作,一张张创意十足的安全作品"标志"展现在大家面前。  相似文献   

15.
论教师的有效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教师学习中存在着备课取向、考试取向、问题取向、读书取向和写作取向,表现出功利化学习、割裂式学习、无问题意识的学习、无内在需求的学习等多方面问题.本文指出,提高教师学习有效性的关键是将学习内容从教师的"他者"变成"我者".  相似文献   

16.
责任感的培养是世界各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我很重要"是生命主体在社会背景环境下,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认知、发现与肯定,体现的是一种对基于个体自我价值提升之上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本文主要从学校的文化濡染、课程优化及评价激励三个实践层面,来阐释以"我很重要"为标识的基于自我价值提升的责任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学习中,牢固树立自信心,对学好数学是至关重要的,经常想一想:"别人能,我也能",就会促使自己善于动脑、勤于动手、敢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我能"意识,对开发情商(EQ),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是谁"是人类文化的千古之谜,自古以来一直吸引人们去思考.史铁生以敏感而睿智的心灵参与了这一思考,并获得了颇具深度的独特见解.主要内容包括:"我"是一种结构,不但在生命的整体里,而且在世界所有的消息里;"我"可以分为"内我"与"外我","主我"与"客我","小我"与"大我";"大我"表现为精神或灵魂,与无限之在相连,与绝对价值相通,表现为博大的爱愿,简而言之即神性的我.  相似文献   

19.
学习新课是学生挖掘潜力的主要过程,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就要注重新课程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的文化人格中贯透着浓重的"贵我"意识,它跨越张爱玲的生活界与艺术界,在作家的成长创伤、自恋的日常心性、艺术的"造梦"方式等领域多重交融,最终生成了作家"生活与艺术"的个性化景观。进言之,这种人格力量对张爱玲的文学想象具有如下展拓:深化文本的悲剧意蕴,生成美学形象的实用主义内涵,推进其对人性的多重思考,形成文本特有的主题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