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由于电动汽车的人均保有量逐渐增大,大量的汽车无规律的充电会给电网系统带来很大的波动、严重的影响。基于V2G(Vehicle to Grid)技术的电动汽车充放电实现了能量在供电系统和电动汽车储能电池之间的双向互动,鉴于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特性,通过仿真模拟实现了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功率变换过程,从而在合适的时间合理控制V2G的接入点以达到调控电控汽车充放电时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电动汽车保有量持续高速增长,将电动汽车通过V2G技术与智能电网双向互动,参与电力系统调度成为可能。本文分析了V2G技术参与电网调峰的可行性,阐述了该技术与传统调峰措施的区别以及技术和经济优势,提出了调峰系统的组成、架构与要求,并给出了系统控制策略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最后对其未来发展条件与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V2G (Vehicle-to-Grid)是“汽车到电网”技术的英文缩写,它是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的交互形式,也是实现双方对接的智能技术,对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带动作用.就V2G在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结构低碳化发展、提高电网效率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展开了详细阐释,认为V2G是传统汽车工业和电网低碳化转型的新方向;最后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政策支撑等方面着手分析了中国发展V2G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4.
基于经济技术分析的电动汽车商业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历了百年发展历程的汽车工业,受到石油危机、能源安全、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一场低碳革命已然开始,电动汽车日益成为政府、学界、企业界、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领域。本文从引发汽车工业低碳革命多重因素分析入手,详尽阐述了电动汽车(V2G)在应对能源危机、大气污染和气候变暖时所具有的高能源效率、维修简便、低经济成本等全方位的技术经济优势,并从基础保障体系、技术研发体系、公共政策体系三方面对后石油时代电动车的商业化推广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动力电池凭借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的重要地位,将在未来电动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获得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是一个重要的存在,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动汽车大规模的应用和机油电网,电动汽车充电器对电网的影响不容小视,智能电网的发展对电动汽车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本文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双向充电器进行了简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社会倡导低碳经济和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环境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低碳经济、新能源利用的重点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是城市交通工具与传统能源之间发生的一次重大的“重组”,面对电动汽车产业未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将电动汽车项目作为战略重点进行部署,充分利用电动汽车可以成为新能源接入重要部分的优势,作为智能电网的用电环节重点发展。  相似文献   

7.
居住区智能用电应用系统是智能用电小区监控与管理需要的系统总称。宽带无线综合业务系统基于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开展各类智能用电业务。在智能用电小区,通过用电信息采集、双向互动服务、小区配用电自动化、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分布式电源运行控制、智能家居等技术综合应用,实现小区的智能化用电服务,实现电网与用户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模块应用到了汽车领域,本设计基于3G的纯电动汽车控制器,不仅可以实现对电动汽车各模块的信息处理、管控,还可以利用3G 网络将车上的各项信息打包发送到数据平台服务器,进行保存,用户随时都可以利用 WEB网页的形式进行查询。  相似文献   

9.
国内电动汽车专利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海龙  魏瑞斌 《现代情报》2013,33(3):168-172
电动汽车作为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对中国专利信息中心(CPIC)数据库中的电动汽车相关专利申请量进行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来国内车企和科研机构在电动汽车领域专利申请量增长强劲,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等技术领域达到国际水平。本文聚焦国内电动汽车产业的专利技术,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绘制相关图表展开专利计量分析,旨在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0,(8)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新能源技术逐渐深入各个领域,在对开发清洁能源多元用途的迫切需要下,我国的新能源行业也在绿色低碳的号召下取得优越性进展。水涨船高,在新能源汽车不断应用的背景下,电动汽车的使用率使加大电动汽车的电池能量密度成为了新的课题。与此相对应的,如何快速高效可靠地完成电动汽车充电加大了对大容量直流充电桩的需求,这让直流充电桩在整体电网中的总负荷功率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给电网系统调峰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娄岩  杨培培  黄鲁成  苗红 《现代情报》2017,37(8):142-153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信息与其它技术组成的技术群落及各技术群落之间相互联系、渗透不断加强,出现了各种技术的交叉融合。如果能及早发现这些技术领域间目前的融合状态及其融合趋势,将会对我国在相关技术方面的优先研发制定发展战略产生重大意义。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定量测量技术融合的框架,该框架以专利数据为依据,通过对技术融合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来确定融合的现状,其中微观分析中主要针对技术融合所形成网络的节点以及链路进行测度。最后以德温特数据库中纯电动汽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实例对其进行验证。针对实例研究,结果表明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B60L(电动车辆的电力装备或动力装置)、H02J(电能存储系统)等技术与其它技术比较容易发生融合且融合能力较强。G06F-B60W,G05F-H02M等技术对的融合在技术融合中起到了较重要的作用,且其融合强度质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储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提高常规电力系统和区域能源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安全、高效、低碳"的能源技术、占领能源技术制高点的"战略必争领域",储能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与智能微网领域具有重大的战略需求、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文章分析了分布式储能技术现状、技术创新及其发展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并结合分布式储能的技术与产业特点给出了发展储能技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建 《资源科学》2012,34(1):20-28
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体,煤电也是我国电力的主要构成。我国未来低碳发展将主要取决于低碳电力技术的选择及其推广,其中风电与碳捕集与碳封存(CCS)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但都处于发展初期,其未来不确定性较大。本文将基于风电和碳捕集的技术学习曲线,探讨这两类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实现市场竞争所需的)推广时间、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等,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在减排量与发展路径相同的前提下,风电技术成本较新建煤粉(PC)电厂碳捕集技术成本略高,后者若考虑了碳运输与碳封存成本在内,其减排成本将更高;另外,考虑了技术学习效应后,风电技术与CCS技术成本较相关研究结果都更低。到2025年风电技术发展将面临电网基础设施的瓶颈,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将很难取得突破;碳捕集技术减排潜力更大,其新增投资主要表现在燃料成本与新增资本投资部分,当前主要工作应加快发展碳捕集示范项目、强化国际学习与合作,降低其不确定性,在2025年实现CCS与风电技术的对接。  相似文献   

14.
全球低碳汽车技术合作创新网络演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紧张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低碳汽车技术创新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极大关注。本文以全球低碳汽车技术创新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0名的领先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利数据挖掘,构建1992—2011年全球低碳汽车技术合作创新网络,分析全球低碳汽车技术合作创新网络特征及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低碳汽车技术合作创新网络中行动者之间连接不紧密,信息的传播速度较慢;网络演化路径呈现网络密集度逐步提升,核心组织逐渐突显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邵留国  王子杨  蓝婷婷 《资源科学》2022,44(7):1316-1330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解决环境和能源困境至关重要,但产业震荡可能会阻碍其健康发展。本文从产业链上下游的角度研究产业震荡的原因和形成机制,并基于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构建了“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模型,通过情景模拟分析了产业震荡的形成机制和各政策因素对产业震荡的减弱效果。结果表明:①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发生3次产业震荡,分别在2022年、2026—2029年以及2030—2031年,产业发展中期发生的震荡持续时间最长且最剧烈,在产业发展成熟后,震荡将逐渐减弱;②补贴、技术创新、资本投资规模、市场准入规模等政策因素是造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生产业震荡的重要原因。补贴、技术创新、资本投资规模通过控制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和价格间接控制新能源汽车的供给,进而引发产业震荡。市场准入规模对新能源汽车的供给产生直接影响,使其发生产业震荡;③对政策因素进行调整可以缓解产业震荡,但在不同时期内各因素的缓解效果不尽相同。因此,本文认为,缓解产业震荡可以通过调整补贴、技术创新、资本投资规模和市场准入规模等方式进行综合调控。  相似文献   

16.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合在一起,直接向用户供能,剩余电能通过智能微网并入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便于实现冷、热、电等多种能源的互补利用,满足用户的多种能源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未来二三十年,将是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和能源结构调整变革的关键时期。文章着重讨论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智能微网在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变中的意义、作用和发展潜力;分析其技术发展状况和未来新技术发展的前景;探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智能微网技术与产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发展路线图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有利于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与保障措施,提出若干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专利文献数据的基础上,从总体层面和公司层面对电动汽车领域进行研究,以期从专利技术成果这一客观角度评价我国目前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发展水平.得出了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应强调自主创新、加强体制改革等结论,以期辅助指导我国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发展方向,并为电动汽车企业制定战略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低碳发展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作为碳排放主要领域之一的电力行业来说,对电网低碳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既可使电网企业对当前自身的低碳发展水平拥有直观判断,也为国家在电力行业制定相关低碳政策提供方向。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各种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程度和影响电网碳排放的相关要素作为评价依据,构建了一套综合性较强的电网低碳指标体系。同时,针对当前对于电网的低碳评价注重定量分析而缺乏定性分析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对电网低碳水平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利用部分地区电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储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是平抑新能源波动、降低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对电网造成冲击的重要手段。当前,全球能源资源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也面临能源结构调整的重大变革。践行新时代“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需要我国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为驱动,构建与能源资源相适应的中国特色能源结构新体系。实现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的互补融合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新体系的关键。因此,发展大规模储能技术不仅是电力系统低碳清洁化的必要举措,同时也是抢占国际能源技术战略制高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