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调动科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多出成果,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陕西师范大学先后设立了“科研综合奖”和“高层次科研成果奖”.这两种奖励实施以来,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基础研究的发展.工作实践证明,用自我激励的方式鼓励竞争,培植进取心,起到了预期的“引导”作用,增强了科技方面的竞争实力,形成了公平竞争的小气候.科研综合奖我校的科研综合奖分两方面:一是将论文、著作按人积分,奖励对象为个人.另一方面是将已转让的应用技术成果按获得转让费的多少确定等级,奖励对象为项目,间接奖励个人.科研综合奖每年评选一次,上年成果于次年3月份进行评定奖励.论文以公开发表时间为准,著作以发行见书为准,应用技术成果可延期评奖.论文、著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科学论文产出状况、受资助前后的变化,并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科学论文产出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我国一流青年生物医学科学家高质量原创性论文稀少,与诺贝尔奖级科学家获奖前的群体水平差距较大,在科学群体的层级结构中仍处于较低层级;我国目前科研管理中的“定时”和“短时”制度有悖于科学研究自由探索的需要,科研管理应尊重科学规律,还科学研究时间自由。  相似文献   

3.
国家科技计划自主创新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6年,在“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超过50%;在“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国家攻关计划资助项目较高。2000—2006年,在“自然科学奖”和“发明奖”奖励项目中,国家科技计划资助项目数量一直高于其他项目;在“科技进步奖”奖励项目中,其他项目获奖总量超过了国家科技计划资助项目。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校科技奖励工作是我国教育战线推动科学进步的一个重要环节.“能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是高校科研工作者获得国家各级科技奖励的重要衡量条件之一.本文首先对科技奖励的经济效益进行界定,接下来对2006-2010年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的经济效益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十一五”期间中国高校在科技奖励制度激励下科研成果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分布与发展规律,在肯定现有科技奖励制度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同时,剖析科技奖励经济效益申报的现状,指出现有制度的弊端,最后为“十二五”及今后高校科技奖励的申报与评审工作提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产出形式,对科技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可以从一个角度反映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程度和创新能力,揭示一个机构、地区或者国家科研工作的活跃程度及科研发展的现状和规律、科研成果、科研管理水平等。本文通过对河南省近5年发表的SCI医学科技论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定量角度分析河南省医学科研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大学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科技活动产出的重要指标,也是大学科研量化评价的主要指标.自1988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报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自1992年国家科委每年在<人民日报>公布中国大学科技论文排名以来,科技力量较强的大学对提高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越来越重视.大学科技论文排序在促进我校科技工作发展的实践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所谓科研业绩定量考核就是将科研活动各个阶段能量化的信息进行分级赋值,并通过确定合作科研不同名次分值分配比例,制定出《科研业绩分值查算表》,将每类科研业绩(如争取课题级别、经费数额、论文、著作的数量、质量、鉴定成果的水平、转让费数量、论文被公开评价引用情况、获奖级别、等级等)按名次记分到个人。给科技、人事管理部门提供一个便于相互比较和区别的清晰的判据。 科学理论成果主要完成人员排序的问题。 由于科技劳动的特点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因此,在一个单位常常会有同一专业的许多人员都在同一研究方向做过工作。但彼此是单独进行的,各人发表论文数量不同。此后,有些人已另选新的研究方向。在科技奖励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若各自单独报奖,会因材料单薄,都得不上奖。若把有关人员同一方面上的论文中合在一起可增加系统性、材料充实程度、增大了得奖的把握,有可能提高奖励级别和等级。按说这样组织对个人,对单位都有利。但是,组织此类  相似文献   

8.
获奖科技成果是对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人力、财力、物力、政策、管理等各种投入的一个综合效果反映。利用反馈原理,通过对获奖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问题,总结成绩,更好地发挥科技奖励机制的作用。本文采用案例剖析形式,通过对华中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1985~1989年期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和其他省部级科技进步项目进行统计、分析,以探索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改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某农业科研创新团队为例,通过分析团队科技人才结构、科研经费投入、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及科技奖励等相关情况,对该团队在获得优秀称号和奖励前后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对比和评估。研究表明,创优获奖后,该团队研究人员的整体结构更趋合理,团队在SCI论文发表、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的授权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显示,创建优秀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对团队科研创新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科研团队在获得更充裕、更合理的科研投入后,能够取得更高层次的科技成果产出。优秀团队的建设为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及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九五"国家三大科学技术奖励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九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科学技术奖励方面的基本情况,并通过与“八五”期间的比较,对国家三大科技奖励获奖项目的数量和水平、获奖人员情况、获奖单位类型和推荐单位的获奖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关于重庆医科大学近年来SCI论文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Web of Science 中的SCI-EXPANDED数据库统计结果,分析2001-2008年重庆医科大学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的学科分布、科研合作、科研成果的影响力等情况;结合近年来重庆医科大学针对科技论文所实施的措施,阐述了该校科研论文产出不断增长的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基金论文产出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引言 高校科学研究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对国家未来能否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985工程"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国家实施"985工程"8年来,这些高校科研状况如何呢?本文选取2006年有代表性的20所"985工程"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和工学版)作为调研对象,从基金论文的数量、基金论文获基金资助数量、基金类型分布、基金论文的学科分布等方面,分析基金资助课题的现状,并与2001年、1998年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这一个方面透视我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新趋势、新动向.  相似文献   

13.
<正> 1993年烟台市科委按照“换脑筋、创一流、树形象”的要求,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夺取了一个科技丰收年,使三个层次的科技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一是各类科技计划指标超额完成,创全省一流水平。全年实施各级科技发展计划926项,资金总额达1.89亿元,科技成果获省级奖励102项,占全省总数的18.3%,仅获奖金可达76.5万元;专利工作大步进入市场,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4.
科技论文已经成为科研成果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论文评价在高校科研管理的日常考核、项目评价、基金资助(奖项)、学科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做好科技论文评价工作显得日益重要,特别是高校由奖励论文发表,发展到重奖高水平论文.文章试图通过讨论科研论文评价的重要性,探索适合高校及科研院所操作的论文评价指标和操作程序,为高校制定合适的评价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长期实施以“三大奖”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奖励工作.2002年我院进行科技奖励制度重大改革,建立了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对杰出科学家和优秀科研集体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16.
以上海4所“985工程”和9所非“985工程”高校2000-2009年间的科技统计年报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面板模型系统分析研究高校科研综合投入(R&D人力和R&D经费)对于高校科研成果(论文和专著)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D人力投入增加对论文产出增加和专著出版的影响较大,而对于三大检索系统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较小;R&D经费投入的增加对于科技论文,特别是三大检索系统发表论文的产出影响较大,而对专著出版的影响相对较小;综合投入对于不同类型高校的科研绩效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结果对于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以及高校制订科技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根据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分别从数量和质量两个角度统计华南理工大学在2001-2010年度被SCI网络版收录的科技论文情况,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华南理工大学在2001-2010年SCI收录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均有了明显提高,学校实施的科技论文奖励政策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还对学校下一步的科技论文评价机制和相关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8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这是新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史上一件大事,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初期为推进中国科学技术进步而进行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的成立,对整合和优化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推动科技奖励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国务院设立了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这两个奖项不分等级。其他三个奖项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和奖金,分为一、二等奖两个等级;对作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的公民,对完成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可以授予特等奖。23年来,国家授予吴文俊、袁隆平等12位著名科技专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51名外国公民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奖励重大科技成果13719项,其中自然科学奖716项,技术发明奖229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9980项。这些我国自主创新、代表当今中国科学技术水平获奖项目,其时代特色鲜明,是国家科技水平、政策和舆论导向的镜像,在我国科技进步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9.
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形式,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学术水平.文献计量学是研究科学文献的产生、传播和利用的新兴学科,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统计分析一所大学、一个科研机构、甚至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产出.  相似文献   

20.
《预测》1991,(2)
经《预测》杂志编辑委员会研究决定,为表彰在预测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中作出成绩的作者,本刊从1990年开始,在《预测》杂志收到的自由来稿中评选年度“最佳《预测》论文”,次年第二期予以公布,并发给奖励证书及奖金500元。 1990年第6期本刊登载了“读者评读意见表”,参考读者意见的汇总结果,经编委会研究决定:1990年度最佳《预测》论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