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刘圣明 《教书育人》2005,(11):35-35
威信即声威与信誉,众所共仰的声望。《辞海》有威信条目:“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具威信。”威信威信,贵在有“信”,有“信”才有“威”,这里的“信”指:信用、信任、信服和信赖。  相似文献   

2.
如何做一个有威信的老师?这是一个我们为人师者要不断思考、实践,并不断反思和改进的问题。威信是威与信的结合,威的含义是尊严,信指信服。所谓威信是指教师具有的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简言之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可是我们知道威信和威严是不同的,威严往往是靠冷漠、训斥、惩罚树立起来的,如果一个老师只有威严,学生就会成为两面派:有老师的时候会规规矩矩,没有老师的时候就会翻天覆地。而威信呢,则是一种潜移默化却深入人心的喜欢、敬爱或崇拜。作为一名学生信服的老师,我认为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威信即声威与信誉,众所共仰的声望。《辞海》有威信条目:“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具威信。”威信威信,贵在有“信”,有“信”才有“威”,这里的“信”指:信用、信任、信服和信赖。信用信是人言,要取信于人,必言而有信。作为一个教师,班主任,要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必须注意说与做的统一,说到的一定力争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轻易许诺。一旦作出决定,就要一以贯之、狠抓落实,兑现承诺。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学生。古往今来,诚信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为人处世的准则,道德的基石,备受世人推崇。曾子杀猪取信于子;季布一诺值千金;商鞅…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 ,也是学生的良师益友。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是班主任品德修养、管理能力和学识水平的综合体现。古人云 :“有威则可畏 ,有信则乐 ,凡欲服人者 ,必兼备威信。”班主任在学生中威信的获得不在于社会、学校给了他多少权力 ,也不在于他的行政职务的高低 ,关键在于其自身品德修养在学生心目中所产生的效应 ,即学生对老师具有的品德、智慧、学识及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折服。必须明确一点 ,威信并不是通过高压来让学生害怕、屈服赢得 ,而是让学生敬重进而信服。威信中的“威”是慑人的力量 ,但离开了“信…  相似文献   

5.
日前,苏北某中学有位班主任,对学生教育管理 不能发扬民主,不讲教育艺术,长期采用高压手段和处罚措施,使班级绝大多数学生对其失去信赖,联名上书校长室要求撤换班主任。这种体现在老师身上重“威”轻“信”现象绝非个别。 威信,顾名思义,威,是权威;信,是信服。现代教育管理学认为,一个教师在学生中有没有威信;不是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威信指班主任在学生中享有的威望、声誉,受学生的尊敬、信任和爱戴.对学生所具有的一种影响力。有威信的班主任具有一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感召力量.有威信的班主任是学生心悦诚服、乐于接近的良师益友。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威信本身的意义.在于不要求任何的证明.在于它是一种不可怀疑的长者资望及其力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才桑 《西藏教育》2013,(9):53-54
班主任威信是指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与信誉,是班主任以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影响学生所博得的信赖和尊敬.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在学习上起到教育教化的作用,还要在生活、做人乃至整个人生道路上起到引导作用。班主任所具有的威信是班主任品德修养、管理能力和教育水平的综合体现。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从者,必兼备威信。”有威信的班主任,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没有威信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8.
班级是学校中起重要作用的组成部分.是最基层的单位.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班主任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从者,必兼备威信。”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一个班主任有威信的话.说出的话。学生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反之。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使得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面临许多新的课题,促使我们进一步寻求新的更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班主任肩负着教育和管理学生的重任,既是全班学生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班主任在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威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学生对我们的管教往往置若罔闻,甚至会产生不满和对立,工作就会事倍而功半。古人说得好:“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但威信的获得,在我看来主要不是在于社会、学校给予你多大的权力,而是取决于我们教师自身的品质、修养在学生心目中所产生的效应;威信并不是通过高压手段让学生害怕、屈服而赢得,而是让学生敬重进而信服;威信中的“威”是慑人的力量,但离开了“信”所包含的信任、信服、信誉等含义,再强大的慑人力量也起不了实际的教育作用。可以说,具有较高威信的班主任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无形的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10.
威信包含“威”和“信”两种意义。作为校长的“威”是国家赋予的权力所具有的对下属的震慑力,而“信”则是指校长自身的业务能力、工作方法、品行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威”的基础。一个校长若没有业务能力、工作蛮干、品行低劣,是谈不上搞好一所学校的。无“信”则无“威”。要使自身成为一个有权威的校长,首先应该不断地在业务能力、管理技巧等方面充实自己。其次,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古至今,  相似文献   

11.
张韶锋 《教师》2008,(24):53-53
俗话说:“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树立班主任威信是管好班级的前提条件,是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必经之路。只有树立起班主任的威信,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的威信是班主任品德修养、人格修养、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古人说:“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人,必兼备威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教育背景下,怎样才船树立起威信呢?  相似文献   

13.
次桑 《成才之路》2010,(15):79-80
所谓威信,是指一种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教师的威信就是使学生感到崇敬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威信能使学生对教师从内心感到自然亲切、信赖,从而主动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其教书育人的要求和任务也比其他科任教师多得多,班主任在学生中的成信是班主任品德修养、管理能力和教育水平的综合体现。实践证明,有威信的班主任,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常常事半功倍。那么,班主任如何树立威信呢?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的威信是班主任品德修养、人格修养、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古人说:“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教育背景下,怎样才能树立起威信呢?……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几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与进步。与班主任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有直接关系。也与班主任自身的人格修养、知识、能力及由此进而形成的教育权威直接有关。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也是班级组织管理、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权威,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那么如何树立班主任的威信呢?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有威信的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深刻体会到:班主任的威信要用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底子去“征服学生”;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用真诚、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情感去“打动学生”;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和榜样去“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威信     
我国有句古话是“君子不重则不威”。这句话被很多教师奉为座右铭,他们认为,只有神情庄重,才能获得威信。其实,仅仅凭借庄重,是不能获得威信的。教师威信的建立有两个条件,即“严生威,爱生信”,而“严”在这里指的是“严肃”,而不是过度的“严厉”;“爱”在这里指的是“亲爱”,而不是“溺爱”。有些老师严肃而无笑容,有“威”而无信,使孩子敬而远之,这样,既说不上“教”,也难以谈到  相似文献   

18.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它是通过教师的人格、能力、学识水平及教育艺术在学生心理上引起的信服而又尊敬的态度。“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诲的基础和前提,是有效影响学生的重要条件,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一种积极的推动力量。实践证明教师的威信越高,他的教育就越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转化为行为。为了解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威信的建立情况,开学的第二天我就让学生以“我尊敬的老师”为话题作文一篇。其中《您让我一见钟情》中韩老师的教学表现引发了我诸多的思考,不由得在学生作文的…  相似文献   

19.
有威信的班主任,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具有威信的班主任本身就是一种巨大而无形的教育力量,所以必须要有一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这样学生才能听从你的教诲,与你结伴为友.  相似文献   

20.
教育感悟     
●威信的“威”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的;威严的“威”是建立在“严”的基础上的。 ●教育需要宽容,需要智慧,让孩子在管理智慧的光芒下进步,在“美丽的错误中成长”。 ●学生应该有自信,但不能有自傲。对自傲的学生有必要让他清醒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