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画故事     
大班幼儿在听故事录音磁带时,听着听着就会失去兴趣、注意力分散,我三番五次强调要安静、认真,也无济于事。于是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发给每位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彩色笔,让幼儿听故事的同时,把故事内容大致画出来。如听《小黑猪看瓜》,有的幼儿画了一头小黑猪,有的幼儿画了许多西瓜,有的幼儿画了山羊公公在小河边钓鱼,还有的幼儿画了一群猴子来偷瓜。画故事时不强调  相似文献   

2.
我园曾经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落实状况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很多教师在口头上都能说"必须关注幼儿的个性特点",但是在行为上却并不一致。有的教师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是自己认为幼儿会感兴趣去选择故事;有的教师较多地考虑"我希望让幼儿从故事中发现什么",而没有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有的教师较多地考虑如何把教学活动设计得新颖、生动,而较少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等等。这就表  相似文献   

3.
汪京莉 《学前教育》2009,(10):30-31
我班幼儿刚从小班升入中班,我发现他们在图书区的时候不太会看书:有的孩子“哗哗哗”地乱翻书;有的孩子随手翻到哪页看哪页,到最后也说不清楚看了什么。然而,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要逐步形成看得懂故事书中所表达的意思及了解故事的主要结构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恰恰需要以幼儿的阅读为基础。中班正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因此,结合中班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求及本班幼儿的特点,我选择、设计了这个活动。  相似文献   

4.
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在活动区游戏时,都很喜欢到美劳角玩。他们当中,有一部分幼儿可以用几种不同类型的材料,或拼或贴或画出几幅不同内容的主题画;有的幼儿拿起纸和笔就不停地画,嘴里还不停地讲。但是这些幼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能有顺序地、清楚地讲述自己图画的内容,本活动就是针对此设计的。 内容与要求 1、幼儿通过看画展、办画展,学习有顺序地、比较清楚地讲述一幅画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一本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书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因为在图书中有许多非常有趣的故事。孩子们经常要求老师给他们新的图书看。但由于孩子们还不认识字,不懂得看图书的方法,每当拿到图书,很快就翻阅完了,这就不可能使图书对幼儿产生应有的教育作用。我试图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改变这种情况。一、从看图片开始:运用幼儿能理解的图片,向幼儿进行语言训练。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启发提示下认真观察画面的情景、人物角色的动作、形象及所表示的意思,注意画面每个细小部分,掌握画面情景与人物角色之  相似文献   

6.
要教幼儿认识黑熊,我考虑到黑熊虽是幼儿经常听到,但并不是常见的动物,如果仍然按照一般程序:出示图片——提问——小结等进行教学,幼儿可能会难以回答老师的提问。尤其是在幼儿对图片的好奇心消失之后,学习的积极性就难以调动了。于是,我根据幼儿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用有关黑熊的知识编成了一则简短的故事。由于故事浅显易懂,情节生动,幼儿听得很入神。讲完故事后,我按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幼儿积极性很高,回答得也很好。因故事并没有讲明是什么动物,幼儿顺着老师的提问重温了一遍故事后,我又让幼儿猜一猜故事里讲的是什么动物。有的说是熊猫,有的说是大象,结果都被幼儿对照故事中所讲动物的特  相似文献   

7.
看电视对开拓孩子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识和发展感知、记忆、思维及想象力,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都有着特殊的作用。但是,幼儿看电视又存在不少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我通过跟幼儿谈话并加记录、请家长填调查表、开家长会三种途径,了解到本班幼儿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有50%的幼儿平时看电视的次数过多,多数幼儿每次看电视的持续时间过长,往往要看到精疲力尽困倦时方休。其原因主要是幼儿在晚饭后喜欢活动,家长为摆脱孩子的纠缠,大都以“看电视”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电视去“管”住孩子;也有因家长过份迷恋电视而让幼儿陪着看的。  相似文献   

8.
《龟兔赛跑》是幼儿最喜欢听的故事,故事中骄傲、贪睡的小白兔和可爱、勤奋的小乌龟给孩子乃至成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当我又一次给幼儿讲这个故事,并请他们自己选择表演角色的时候,顺顺说:“我喜欢扮演小白兔,我要做一只跑第一的小白兔。”其他小朋友也都随声附和,因为他们太喜欢小白兔了。我有意按照故事情节去引导幼儿:“你们想  相似文献   

9.
近来,5岁的儿子常常向我提这样的问题:“妈妈,今天的电影吓不吓人?上面有没有魔鬼?”在幼儿园,这类话题就更多了。“吴老师,昨天我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很吓人的电影,一个人把一个人的肚子杀出血来了。”“吴老师,爸爸带我看了录像,可吓人哪,一个人被火活活烧死了。”有的孩子开口就是:“我比你狠,可以把谁都打倒。”有的一边说:“老师,您看我多有功夫!’,一边就挥拳朝一幼儿打去。毫无疑问,这些孩子的话语和行为是受到了时下一些“时髦”的打斗片和恐怖录像的不良影响。作为既是家长又是幼儿。教师的我,对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上午第二个活动结束以后,小朋友有的上厕所,有的相互结伴做游戏,这时有10多名幼儿一层又一层地围着靠近窗台边的小椅子,可谓是:严严实实的。我正想上前看个究竟,此刻,有个幼儿向我报告:“老师,他们不让我看。”见此状,我急忙走过去,大声呵斥道:“看看你们挤成什么样子啦?”孩子们听到我的呵斥以后,都乖乖地站成了一排,等候着我的发落,  相似文献   

11.
幼儿入园后,从“小班幼儿情况调查表”及孩子们刚入园的表现我了解到,多数幼儿在家中受到溺爱,自理能力差。有的衣服需要大人给穿,有的吃饭等着大人喂,有的大小便也需大人抱着进行,等等。面对这种情况,我就从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开始教孩子们。饮水时,教他们怎样取杯、饮水、放杯;洗手时,教他们学会正确的洗手程序,并配以儿歌;进餐时,给他们讲《漏嘴巴与大公鸡的故事》,教他们一只手扶着碗,一只手拿小勺,一口一口慢慢  相似文献   

12.
小门关紧了     
小班幼儿初入园时,对集体生活不习惯,教师要求他们坐好,听老师讲话他们不理解,更何况小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更不容易按老师要求去做。 于是,我就给幼儿讲了《小兔乖乖》的故事。讲完后,一边做动作一边说:“我的两条腿就像小门一样,脚并齐后,小门就关上了。两只小手像锁一样,扣好后,就锁好了。这样,大灰狼就进不来了。”幼儿听后都很高兴,也跟着学很快就坐好了。有的幼儿还对我说:“张老师,你看我把门关上了,大灰狼进不来了。”我随声应道:“对呀!把门关紧,锁还要锁好,大灰狼就进不来了。可是,我们还要把小嘴闭  相似文献   

13.
有一次,我们组织大班孩子观察、调查河流的污染情况。一路上,孩子们对许多事物感兴趣。我认为既然外出参观,就应让幼儿多看、多听,不要局限在看河流上。对此,有的教师有不同意见。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怎样处理这种矛盾?  相似文献   

14.
情况分析 平时,我经常给幼儿讲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故事,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习惯。在室外自由活动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去观察天上的云彩,启发幼儿根据云的形状去想象它们像什么。幼儿渐渐地对云产生了兴趣,只要一到室外活动,他们就自动地围着我询问关于云的问题:云是哪里来的?为什么有的云是白的,有的云是黑色的?它们怎么一会儿像这样,一会儿像那样?为了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我设计了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15.
有个幼儿从家里带来了一本新书《猜猜我有多爱你》,孩子们争相阅读,有的还照着书绘画。看孩子们这么感兴趣,我们便萌发了把它作为大班故事教学研究案例的想法。经分析,我们认为该故事最  相似文献   

16.
唐玉平 《幼儿教育》2000,(11):26-26
前不久,我听了一节故事课《老虎和黑熊》。一开始,老师便表演木偶戏给幼儿看,再让幼儿看幻灯听故事,又出示大幅连环画讲故事,还发给每位幼儿一本小连环画,一个小木偶台,以及老虎、黑熊指偶,让幼儿看图讲述和表演故事。半小时内,只见教具五颜六色,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讲课的老师累得满头大汗,但像是在唱独角戏,小朋友们并没有给予积极配合,他们兴奋异常,东张西望,吵吵闹闹。据说,这位教师为了准备这些教  相似文献   

17.
<正> 星期天,我正津津有味地看《故事大王》,一边看一边想:书上的卡通人物都有一手,我要是能亲眼见到他们该多好呀! 忽然,我觉得自己慢慢地升高了。向下一看,故事书变成了一朵白云,我坐在它上面在天空中飘荡着。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白云”不  相似文献   

18.
教幼儿创编故事是发展创造力的好方法。除了传统的看图讲述外,还有这五种方法可编故事。一、看手绢编故事。幼儿拿着手绢后,先引导他们观察手绢上的人物或动物画面,再请他们以画面内容为开头或高潮、结尾编故事。  相似文献   

19.
一得集     
开个假面表演会 上海 李莉 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很容易“沉默寡言”。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为了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使他们敢说话、愿说话,我就在班里开展了假面表演会活动,让孩子们带着假面具上台表演。孩子们各显其能,有的唱歌,有的讲故事,有的念儿歌,在下面看的孩子也都兴趣盎然。尤其在让他们猜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大班幼儿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我在语言教学中适当增加了一些听音乐编故事的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先对幼儿作启发谈话,引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专心致志地听音乐,在听的过程中发挥想像。我说:“小朋友,今天老师教你们学一种新本领,叫听音乐编故事。你们在听音乐时,要动脑筋想,音乐里有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后来又怎么样?看谁能编出最好听、最有趣的故事。”这样一说,幼儿就有了积极性,也会认真听音乐了。接着指导幼儿完整地听音乐。听的时候,我允许幼儿轻声议论乐曲中表现了什么。例如,一次我选用小班歌曲《春天》改编的管弦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