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以来,教育评价一直承担着“尺子”的功能,用于衡量各种教育事物的好坏、高低与优劣,大家对此也很少有异议。但日前在浦东新区召开的第二届浦东教育展示周上,市教委基教处颜慧芬副处长提出,教育评价要逐渐从一把“尺子”向一面“镜子”过渡的说法,给全场教师以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课堂是舞台”是教育圈内颇为流行的一句话,这句话又早已被不少同行奉为经典的教育教学理念,而这种理念已经或正在指导诸多教师课堂教学的实践,也成为一些领导评判教师课堂教学的惟一的一把尺子。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好是坏,惟看学生是否真正成为了演员。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课堂教学始终追求的目标。现代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意味着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但是,在客观上,一个班级中的几十个学生是存在着个性差异的,“一刀切”式的教学、“一把尺子”的评价很难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发  相似文献   

4.
赵永新 《课外阅读》2011,(10):266-266
古曰:度,尺子也。 用来“度”课堂,用来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用来“度”学生的素质与健康。是一把教育之尺,教师要利用好这把尺子。量好自己量好学生,把好教育的刻“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都阳县教育局启动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力图将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标准由“一把尺子”转变为“数把尺子”,将“千校一面”的传统教育模式转变为“百花齐放”的现代教育新格局。历经辛勤耕耘和悉心培育,从开始时“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渐入佳境”,一座座个性鲜明的特色学校犹如报春之花,正在4200平方公里的中国湖城大地上次第绽放,绚丽多姿。  相似文献   

6.
笔者曾经从事中学教育达十年之久,其间参加过省级市级的新课程培训也有好几次,白认对新课程改革的现状或多或少是有些发言权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平等、自主”、“多元化评价”、“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等等都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但是,在新课程改革推行的过程中,应试教育从来没有因为课改而有丝毫的削弱,甚至愈演愈烈。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只是以更加隐蔽的方式潜藏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也应改革现行的中小学校内考试测评制度,由于“应试教育”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有效手段,以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考试测评制度,以化知识的掌握为主要内容,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好坏仅反映在考试成绩上,分数成为评定学生水平高低的惟一尺子,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探索和完善中小学校内考试测评方法,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8.
学校评价改革是当前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学校评价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更好地对学校实施统一管理而开展的以督导为特征的评价活动。这样的学校评价常常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校,因而它常常不能可靠地有效地对学校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所能发  相似文献   

9.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 ,“作为老师 ,头脑中应该多有几把评价学生 (评价人才 )的‘尺子’或者说‘标准’ ,即要善于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学生 ,就会有更多的人才出现 ,假如只有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 ,那就只有少数的优秀人才。”我们传统的教学评价却只有一个标准、一把尺子 ,那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 ,过于重视教育的选拔功能 ,导致学生从入小学起就背上了沉重的书包 ,一切是为了升学 ,一切是为了分数。学生不得不每天完成大量的抄写作业、做大量的习题 ,没有了活动的时间、没有娱乐的空间 ,也就没有了创造的天空 ;家长为了给孩子设计一个美好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学校呼唤校本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学校是依法办学、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学校。在深入探讨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利用教育评价这一杠杆.推动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积极探索的课题。针对传统的“一把尺子”来衡量不同发展水平的学校和学生的外在评价模式存在的弊端,转变教育评价观念,实施校本评价将为我们的学校教育管理不断创新,办出特色带来动力。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提出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因而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即关注学生怎么学,以“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行为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新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改变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仅仅是教育的对象和客体的传统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其主体性。  相似文献   

12.
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和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所以课程改革的实质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如何改革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根据“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基础原则,我市已经摸索出了几种优化的课堂教育模式,从“高效课堂模式”到“导学式课堂模式”到如今的“152010模式”,无不都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更好地学会自学。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对每个孩子来说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最主要的活动。课堂教学中怎样发挥评价的功能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主动发展呢?这的确是门艺术。我认为要使孩子在评价中健康发展教师还应该具备“三会”(学会欣赏、学会尊重、学会倾听)、“三心”(平常之心、平等之心、宽容之心)。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浪潮中,我尝试着以课堂教学评价为突破口,结合我校“互动教育”课题,努力改变传统课堂只有教师评价学生的单向评价模式,力求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把评价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通过“课堂互动评价”课题的摸索、尝试和实践,谈点我的心得与做法。  相似文献   

15.
实施素质教育,学校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制订并执行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改革起着制约和导向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只注重评估教师的“教”;忽视对学生“学”的评估,这种单边评估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价值观,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评估体系包括衡量“教”与“学”活动的双向指标。为促使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选编了3篇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文章,它们从不同角度对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探讨,其共同特点是注重了对学生“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树立“育人”观念,把“教文”纳入“育人”的大目标,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文化和审美等方面的素养,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积累,运用教材陶冶思想情操。是谓“渐修”。通过把课堂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教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也学会的做人,学会了做事,学会了适应、改造社会。是谓“顿悟”。“渐修”是手段,是过程;“顿悟”是靶标,是结果。  相似文献   

17.
近读《宁夏教育》2003年第1—2期上刊登的马永红老师的文章———《快跑!还来得及》,深为马老师的教育理念所感染。马老师把“快跑!还来得及”作为班训,这无疑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快跑!还来得及”是一句极其朴素的语言,听起来自然、亲切,但它却给人以力量,催人奋发,它体现了教师发展性的评价观。人们常说,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这也充分说明了评价的作用。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革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改革,不是简单地喊几句口号,必须从教…  相似文献   

18.
一是要关注学生不同的智力类型。以往的教学只用考试这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不去关注各种智力类型的学生,导致班级学生的两极分化。新课程倡导多元化的课程结构和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改变了那种“清一色”的学生智力观。“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些关注,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学生的整体素质难以提高,而新一轮课程改革就是要把学生从这种被动的状况中“解放”出来。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以人为本,创造条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一、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作为学校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掌握人类优秀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一)教师要建立“学生主体观”,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  相似文献   

20.
“减负提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到教学上来,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学好”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尺度,把不留和少留课外作业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重要标准,引导家长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