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如果存在x0使得f(x0)=x0,则称x0为函数f(x)的不动点,笔者在《关于函数的不动点》(见本刊2005年第2期)中给出了函数f(x)的几个结论.如果存在x0使得f(fx0))=x0,则称x0为函数f(x)的“稳定点”.关于函数的稳定点也有如下几个结论: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一次函数(第一课时)。 教材及学情分析 一次函数是初中“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难以建立的一个抽象数学概念,一次函数的学习关系到后续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研究与学习。  相似文献   

3.
一道高三调研考试题的繁解、错解、简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2007年武汉市高三2月份调研考试数学理科第21题) 已知函数f(x)=x^2+2x+alnx. (Ⅰ)若函数f(x)在区间(0,1]上恒为单调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Ⅱ)当t≥1时,不等式f(2t-1)≥2f(t)-3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4.
[问题](武汉市2007年高三二月调考理科数学第21题) 已知函数f(x)=x^2+2x+alnx. (1)若函数f(x)在区间(0,1]上恒为单调函数,求实数α的取值范围; (2)当f≥1时,不等式f(2t-1)≥2f(t)-3恒成立。求实数α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5.
“零”在中学教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但不少的同学在解题中常忽视“零”的存在,因而受到百的惩罚,造成解题的失误.下面列举近几年各省市中考试题中的几例、供同学们复习时引以为戒.一、忽视正、反比例与一农函数中k≠0而造成的解题错误例1 若函数y=(k+1)(k为常数)是反比例函数.则(1993年沈阳市中考题)错解因为已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则k2+k-1=-1,解得k=0或k=-1.剖析当k=-1时.系数k+1=0.原函数不是反比例函数.因此,k=-1应舍去.正确答案只有k=0.例2m为何值时,函数y=(m+2)×为一次函数.请同学们自解…  相似文献   

6.
函数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接触到的第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难以理解 .学习函数时如果对概念的内涵理解不深刻或有偏差 ,就会造成对某些问题是非辨别不清 ,导致种种错误 ,影响对后续知识的掌握 .下面就函数中的“域”、“范围”、“有意义”几个易混的概念举例辨析如下 例 1 若函数 y =loga( -x2 log2ax)的定义域是 ( 0 ,12 )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错解 由题意 ,当x∈ ( 0 ,12 )时 ,都有-x2 log2ax >0成立 ,即log2ax >x2 .所以 0 <2a <1,且log2a12 ≥ ( 12 ) 2 .解得 :13 2 ≤a<12 .分析 设t =-x2 log2ax ,上述解法误将t=-x2 log2ax>0…  相似文献   

7.
1 知识要点 (1)函数 (2)数列 (3)不等式 2 高考链接 例1 (2007年高考数学全国卷工理科第9题)f(x)、g(x)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h(x)=f(x)+g(x),则“f(x)、g(x)均为偶函数”是“h(x)为偶函数”的( ).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不定积分中不同的被积函数,介绍“1”的不同用处. 当被积函数为三角函数时,常利用平方关系将“1”做适当的变形,例将“1”改写成(sin^2x+cos^2x),然后拆项再进行积分.  相似文献   

9.
常在报刊中见到“乍舌”、“啧舌”、“咂舌”和“咋舌”,它们是同一个词吗?诸如:(1)虽然商品房建了不少.但是房价却高得令人乍舌。(《科学导报》2011年9月12日)(2)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南哨镇创出茵菜联体棚设施农业新模式,亩纯效益预计达到14万元.听起来令人啧舌。(《朝阳日报》2011年3月28日)  相似文献   

10.
“线性规划思想”指的是根据几何意义在可行域内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值(范围)的解题方法,其本质就是数形结合思想.将这一方法适当的拓展和迁移可巧妙求解一些非常规的“难题”,是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良好的培养载体.下面举例说明如何巧妙运用“线性规划思想”解决几类非常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探求不规则图形(或不易直接求的规则图形)的面积,一般应观察图形的特点.通过分割、接补将其化为可计算的规则图形,再进行计算.下面我们结合一道中考题,跟同学们一同感受“割”与“补”的解题策略在反比例函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恒成立不等式”问题的界定:形如,f(x,a)〉0(或≥0或〈0或≤0),当x∈区间D时恒成立,求a的范围的问题.所谓“x∈D时,f(x,a)〉0恒成立”,从集合的观点看,就是D是不等式f(x,a)〉0的解集的子集;从数形结合的观点看,就是当x∈D时,函数y=f(x,a)的图象在x轴上方;从函数观点看,就是x∈D时,函数y=f(x,a)的最小值大于0.  相似文献   

13.
方程的根,即函数的零点,涉及到函数、不等式、向量、数列等众多知识点.题型可以由单个知识点构成,也可以由多个知识点交汇而成,常见的有关于零点个数问题、参数范围问题、比较大小问题、最大(小)值问题以及具体函数求根问题等.此类问题综合性强,学生不易上手.本文归纳出如下一些通性通法努力让涉“根”问题不再难以求解!  相似文献   

14.
三角函数求角问题是同学们解题的易错点,其中最易造成错解的是增解出错.下面就从解题的“条件”、“过程”、“结论”(即注意角度范围、巧取三角函数、类推求解结果)三方面入手,就如何避免增解出错举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问题 (武汉市2007年高三二月模拟考试理科数学第21题)已知函数f(x)=x^2+2x+alnx. (1)若函数f(x)在区间(0,1]上恒为单调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对于确定的函数y=f(x),则点(x,f(x))必在该函数的图象上,我们称这个点为函数的“通用点”.如,y=kx(k≠0),其“通用点”为(x,kx);y=kx+b,其通用点为(x,kx+b);y=k/x(k≠0),其通用点为(x,k/x).  相似文献   

17.
在处理函数问题时,若能根据题目特征,将函数“一分为二”,即视为两个新函数的和(差)或积(商),常能化难为易,取得意想不到之效.  相似文献   

18.
3 本质识别模式 3.1以工程问题为例——抓住反比例函数关系 从例1的“工程问题”提炼出反比例函数模式(A)之后,再遇到新的问题,只要变化过程满足反比例函数关系,就都可以用模式(A)的方法来解决.此时,我们对“工程问题”的判别就不依赖于题目中是否有“工程”、“行程”等字眼或情境,而是根据本质结构:反比例函数关系.“工程问题”只是反比例函数模式的代号或一个现实原型.这正是初级认知模式与高级认知模式的一个重大区别.  相似文献   

19.
线性规划是高中数学中处理二元条件最值(范围)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其基本思想是:首先将“数”转化为“形”,然后通过观察图形间的位置关系(使目标函数对应的动态图形l与线性约束条件对应的静态图形Q(区域、曲线等)有交点)而使问题获解.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解题之前,首先就要架设起一座“数”与“形”之间沟通的“桥”——坐标系,然后再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题(D)第一、t、四象限1.与函数y=0.2”的图象关于原点对4(士生)一号,(。H)号,1.3了”””2”’”1一”称的函数是()“-7‘”’”“———一个缴的士个手系县()(A)y一0.2-”(B)y=一0·2—“一’…T“”一””:””一.。、/2、一号_I,S、__。O一了(C)y二一0·2”(D)y二IOgo·。王(A)(一)“<(1卡)“<1.32.巳知函数nX)的定义域是n,_./z_Z__-喜_。9.粤一”二二了二.”一.二‘:、二二二、、,队(B)(v)一了<1.3“<(1)。 co),则函数穴!Og。(X‘一1》的定义域”-””2”—“”—-7”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