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传统语法认为:句子由词构成,一个成分一个词。所以词就成了各类语法教材论述的中心问题,这是“词本位”观点的表现。从1984年《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以下简称《系统提要》)颁行以后,短语在整个语法体系中约地位和意义开始得到重视。《系统提要》本身就以三分之一的篇幅重点论述了短语的有关问题。这几年,中学语法教学已由“词本位”转变到“短语本位”。 中学语法教学的重心的转移,说明了短语在各级语言单位中所处地位的提高。吕叔湘先生说;“传统的语法分析句子,从词到句,短语没有正式地位。”又说:“把短语定为词和句子之间的中间站,对于汉语好象特别合适。队语素到句子,如果说有个中间站,那决不是一般所说的词,而是一般所说的短语。”(《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短语本位”的观点认为,句子是由词或短语组成的,更主要的是由短语组成。短语可以直接作句子的成分,这就解决了用《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分析句子存在的一些矛盾。 由词构成的短语这一级语言单位在汉语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汉语中由小到大的五级语言单位,它们的组合规律具有一致性,而到了短语这一级,各种组合方式、组合手段和组合关系都具备了。短语前承词、后起句,它不仅可以充当句子成分,而且大多数短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带上一  相似文献   

2.
黎锦熙先生论汉语实体词“七位”的八封遗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11月,张文焕同志意外地收到了他久仰的学者、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黎劭西先生的亲笔信件,文焕同志详读之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巨大的鼓舞,从此他们之间求教与解惑的书信往来开始了。文焕同志求教的范围比较广泛,时而文字改革,时而语法修辞,时而音韵方音,黎先生又总是有信必复,有问必答,而且热情洋溢,详为指导,诲人不倦。文焕同志对黎先生的教诲指导喜获金针,敬谨珍藏;他又征得黎先生的同意,将关于“七位”问题的函件编成了《黎张通讯汇编》(油印本)。黎先生实体词“七位”之说在句本位的汉语语法理论中居于重要地位。“句本位”教学思想又是传统学校语法指导思想的核心,也是黎先生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有待于我们继承和发展。值此《新著国语文法》出版六十周年之际,我们将《黎张通讯汇编》稍加调整,按发函年月编成《黎锦熙先生论汉语实体词“七位”的八封遗函》一文,并节录文焕同志原函分别附于黎先生各函之后,公开发表,以兹纪念。  相似文献   

3.
师范院校和中学的语法教学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语法体系和统一的析句方法.目前,汉语语法教学在语法体系和析句方法上都存在着分歧.各种语法体系的相互干扰,使教师、学生都感到很吃力,费时多,收效小,不能很好达到语法教学的目的.如果有了一个统一的教学语法体系和统一的析句方法,那么,学校的语法教学、特别是师范院校和中学的语法教学必将有较好的效果,有一个新的发展.我们之所以特别提出要有一个统一的析句方法,是因为分析句子的结构是语法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法教学中,一般采用两种分析句子的方法,即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根据培养目标和语法教学的目的要求,师范院校的语法教学采用哪种析句方法好呢?本文拟对这个问题简略地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句子及其句式教学无疑是现代汉语句法教学的重点。相关概念的界定当以基本成熟的定义为参考。目前,句子的本体研究大都是建立在动词中心说的基础上的,对零句、名谓句和流水句等各析句法各有所长,教学中应根据句子及其句式特点和析句目的采取适当的方法。为提升学生的造句和析句能力,课外练习宜兼顾举例和归纳这两类题型。  相似文献   

5.
“被、受、挨”句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句子主语是受体的句子中,以“被、受、挨”句最易混淆,本分析了三句易混淆之因素,并对词性、词义、词语搭配以及动词的语法作用等方面对“被、受、挨”句加以分辨,以期在教学中帮助留学生准确应用三种句式。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先生的专著——《新著国语文法》出版六十周年。《新著国语文法》是国语运动的产物,是汉语语法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揭示白话文内在规律”的第一部语法专著。这一部比较完整而又独具特色的开创巨作以句法成分为核心,将标点符号和修辞引进了语法专著,建立了“句本位”教学思想。时隔六十年,汉语语法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句本位”教学规制的基本思想却一直在指导着传统语法的教学工作,并且在某种意义上也给研究语法施加了一定的影响。史存直先生提出的“回  相似文献   

7.
傅炜 《天津电大学报》1999,(4):38-39,48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且完善的语言之一。其中,句子是表达完整思想的、具有一定语法特征的最基本的言语单位。关于句于分析方法的研究直接影响着汉语语法体系的统一和确立。目前,通行两种析句方法,即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两种析句法在汉语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中都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各自都存在着不足之处,两者之间也存在着重大的“分歧”。为了更深入系统地揭示汉语语法构造的特点,提高语言研究的效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黎先生是现代汉语语法的奠基人,不仅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句本位”汉语语法体系和教学体系,而且在“国语运动”、“文字改革”、音韵学、近代语研究、辞书编纂、语文教育、目录学及方志学研究等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传统语法和结构语法对单句的分析常常采用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这两种析句法都属于句法平面。句子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句法平面上,还应该进行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的分析。本文针对汉语语法教学的实际,介绍三个平面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三个平面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通过实例分析来说明三个平面理论在汉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价值,为语法教学拓展新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炼了字本位的语法理念,总结了汉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字本位理论中的语法理念,初步分析解决了汉语语法教学中的错乱问题。最后提出字本位教学法的概念,并提出应结合字本位教学理念来梳理汉语语法教学的错乱现象,确定教学语法项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 句子结构(主要是单句结构)的分析,是现代语法学的中心,自然也是语法教学的重要内容。实践表明,析句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现代汉语通行的析句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传统语法的成分分析法(亦称中心词分析法或多分法)和结构主义的层次分析法(亦称直接成分分析法或二分法)。这两种析句法孰优孰劣,孰长孰短,长期以来,在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中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一九八一年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语法和语法  相似文献   

12.
吕叔湘和朱德熙是二十世纪两位著名的语法大家,他们对现代汉语语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语法界产生了深刻影响.通过对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和朱德熙的《法讲义》 《语法答问》的研读和比较,从词缀(语缀)、词类问题、倒装、主宾语的纠纷、句子结构类型以及析句方法六个方面,论述了二人对于同一语法问题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3.
自汉语语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语法学界对汉语语法规律的认识与研究是逐步深入的:曾经历了以《马氏文通》为代表的“词本位”到以《新著国语文法》为代表的“句本位”的历程.近年来,语法学界对词组在语法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有了“词组本位”的认识.因此,对词组的研究已经成为语法学界普遍感兴趣的课题,也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面.笔者在这种“词组本位”的潮流推动之下,也曾以“词组本位”的思想写过一篇短文《试论三种不同结构格局的句子》(载于《鞍山师专学报》八八年第一期,下简称《试论》),从  相似文献   

14.
1.1现在的语法研究和教学中,分析句子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层次分析和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方法的不同,深刻地反映了不同的语法体系对词组跟句子的关系以及句子内部结构的不同认识。这两种折句方法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之处,可以通过研究使它们逐步完善起来。也可以以一种为主,适当地吸收另一种方法的某些优点。但是,从大到小逐层分析的层次分析法与把句子分为几个组成部分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在根本原则上是不能统一的,所以这两种析句方法不能做到完全结合。有人看到了这两种析句方法的缺点,便提出了词组分析法。认为句子  相似文献   

15.
在语法教学中提高听说技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以语法为中心的传统语言教学受到交际教学法的冲击,语法仍是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本文力图通过语法教学的三个步骤说明: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法教学中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提高听说技能的目标,是提高学生语言输入与输出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自探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本位"理念以来,语言学界已出现诸多优秀的"本位"论作,在成系列的"小句中枢"理论的文章中,徐杰先生以独特的视角,精准运用了比较、逻辑推理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了词组与句子的根本差别在于有无全句功能以及由此促发的系列法形式特征和句子"特有因素"等方面后,进一步论证了"小句中枢说"的"简明性"和"周全性",进而深化了"本位"理念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国外外语教学法的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等都给中国外语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中国本土也产生了像立体化教学法、张思中教学法、"三位一体"教学法和"词、句、文"教学法等教学理念。通过对三套英语教学法教材的四个版本的比较,揭示了我国英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从以教师和教学为中心过渡到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从片面地强调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发展到教学技能的运用,从以理论为主发展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展现了我国英语教学法体系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8.
语法翻译法是建立在传统语法学基础上的、以语法为中心的视觉本位的教学法。其特点是:在教学中注重利用语法规则,强调阅读,通过大量翻译和写作练习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语法规则。语法翻译法在德语教学中主要应用于语法教学,虽带有明显的弱点。但许多方法在今天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林徽 《文教资料》2010,(28):23-27
本文就无可回避而又急需解答的语法教学实践和就业语言社交实践问题.以及已经成为学校语法教学规范却依然争议极大、存废观点截然相反的连动句学术研究问题。阐述了从汉语析句目的的角度对汉语连动句进行析句目的考察的实践背景和学术背景。  相似文献   

20.
传统法教学,即语法——翻译法教学,长期以来一直统治着英语教坛。传统法以语法为纲,以语言形式为主要线索编排教材。在教学中,以母语为主要教学手段,整个课堂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首先机械地讲解词汇,操练句型、语法、然后讲解语言材料,对课文进行语法分析,并逐词逐句翻译。词汇、语法和课文阅读教学彼此脱节。这种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笔译能力,这是适合我国以前的国情的,但不利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