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彭聪妹 《考试周刊》2023,(25):155-158
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重要活动,劳动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而其中的幼儿劳动教育尤其值得注意,它可能会影响人们最终劳动素养所能达到的高度。由此,幼儿阶段每个教师都需要在劳动教育课程中花费较多心力,并针对性探究引入多元科学创新策略,切实推动幼儿劳动综合素养与能力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产生于劳动。劳动教育是向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幼儿园中的劳动教育,包括让幼儿认识成人的劳动和组织幼儿参加轻微劳动两方  相似文献   

3.
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没有劳动人类就无法生存,没有劳动,精神财富就无从谈起。因此,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必需。所以,我们要从小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产生于劳动。劳动教育是向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幼儿园中的劳动教育,包括让幼儿认识成人的劳动和组织幼儿参加轻微劳动两方面。让幼儿认识成人的劳动,先认识幼儿园周围环境与幼儿生活有关的成人劳动,后认识与人们生活有关的商店、公共场所、服务性行业工作的成人的劳动。逐渐地给幼儿知道成人的劳动对自己、对社会的关系。比如,由于有炊事员阿姨的劳动,小朋友才有饭吃;由于有驾驶员叔叔的劳动,小朋友才有车子乘;  相似文献   

5.
陈友劼 《教师》2019,(7):95-96
幼儿劳动教育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师或家长向幼儿施加的一种以劳动观念、劳动知识技能、劳动习惯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对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剖析当前幼儿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以期促使幼儿劳动教育能朝着真、善、美的方向持续发展。文章所指劳动为适应幼儿健康成长需要的内在自我服务劳动和外在集体简单劳动等。  相似文献   

6.
劳动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活动,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是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造型劳动大军的有效举措,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劳动观的切入点.不过,由于部分高校对劳动教育不重视,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存在巨大的局限性.本文从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本质入手,探索推进...  相似文献   

7.
王巧霞 《考试周刊》2024,(17):155-158
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春播夏长、秋收冬藏都是依照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在幼儿园教育中,将二十四节气知识与劳动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幼儿的感知和体验,让幼儿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内涵,有利于促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与传承,并在亲身实践和动手操作中形成劳动习惯。  相似文献   

8.
学校加强劳动教育管理,不仅是课程设置问题,也是学校从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一、提高认识,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劳动教育是小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学校五育并举的重要内容。全日制小学开设劳动课有着两种重要意义,一是劳动的自身意义;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来源。二是劳动的教育意义:劳动教育就是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劳动情感、劳动技术、劳动知识、劳动习惯等诸方面的系统教育,使学生爱劳动、会劳动。同时,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优良的品格。  相似文献   

9.
劳动是人类的一项基本实践行为,劳动活动有着磨炼意志、提升体能、端正态度的实践价值,由此延伸出的劳动教育涵盖安全教育、实践教育、道德教育等诸多要素,其已然成为幼儿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项目。本文结合幼儿园日常教学情况,分别对家园共育背景下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意义、要点和策略三方面内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幼儿看到成人劳动,他也要劳动,不过,幼儿尤其是早期幼儿大多是以“劳动”为主要游戏活动的。孩子在游戏中再现成人的劳动场景,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的模拟。“劳动”是促进幼儿心智、个性及品质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孩子社会化的一种方式,家长不能仅仅将其看作“玩”,要抓住教育时机,为孩子创造热爱劳动的心理氛围,同时也要为孩子的“劳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新时代下,劳动教育的方式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对学前教育而言,劳动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往的幼儿园劳动教育模式中,教师将自身作为重心,所设计出的劳动教育活动很难实现对幼儿兴趣的有效激发,进而使劳动教育成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立足于幼儿的主体地位,通过职业体验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让幼儿能够在这种形式下,逐渐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进而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的发展历史上,严格地说,教育的概念产生于形式教育即专门的教育活动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建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之后。但这并不意味着之前不存在教育活动,只是这种教育活动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是融为一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即人类知识、技能的获得是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把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活动也看做是一种教育方式的话,那么,这种教育方式应该是最原始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
劳动是人类创造美好生活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对人的一生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农村经济、生活水平不断 提高,家长的卫生意识不断增强,农村幼儿在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及能力方面的状况渐渐不容乐观。在基础教育观念和建设 资金相对薄弱的农村幼儿园,如何利用本土资源有效地对幼儿 实施劳动教育呢?笔者积极利用身边显性、隐性的本土资源,借助家园互动平台,对开展幼儿劳动教育进行一系列探索。  相似文献   

14.
朱中淑 《考试周刊》2024,(21):163-166
劳动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劳动意识和能力是幼儿成长生涯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在传统的幼儿园劳动教育活动当中,教师往往将劳动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分享作为教学的重点,其设计出来的教学内容无法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致使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为了顺利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认识到体验式学习对幼儿发展的推动性,并将体验式学习运用在劳动教育的实施环节,让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形成劳动意识,培养劳动能力。鉴于此,文章从体验式学习在幼儿劳动教育中实施的有效价值和有效策略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具体的实施策略,为幼儿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工作特点是由教师的工作性质和教育要素所决定的。教师的工作性质是什么呢?教师的工作是精神生产劳动。教师的工作不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劳动,而是非生产性劳动,是服务性劳动。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并进而促进社会发展提供教育活动的服务性劳动。这种劳动属于精神范畴。因此,教师是非物质生产劳动者。  相似文献   

16.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但是。由于污染的蔓延和生态平衡的破坏,人们已在呼唤:“保护环境.救救地球!”幼儿是明天地球的主人.为了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幼儿环保教育,对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教育探索.将环保教育全面渗透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王金红 《家长》2023,(12):59-61
<正>我国对幼儿的教育向来秉持实践活动优先,知识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幼儿还处于依靠自我意识进行活动的时期,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实践活动的教育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国对青少年的发展要求是德智体美劳,劳也就是劳动,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重劳动教育能为幼儿劳动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从劳动教育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全方面健康发展。“劳动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创造价值的源泉。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8.
黄曦  陈超楠 《教师》2020,(8):104-105
幼儿劳动教育是幼儿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本劳动教育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精心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劳动环境,选择合适的劳动教育内容,并在活动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劳动教育真正渗透于日常教学中,切实在一日生活环节、综合节日主题、区域自主游戏等活动中促进幼儿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精神等的发展,让幼儿在劳动过程中,积极地探索和学习相关劳动技能,产生愉悦、自信、满足等积极的情绪,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品格。  相似文献   

19.
“五育”融合即通过融合的形式实现个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五育”融合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策略,更是一种育人能力,是对新时代“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路径,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在“五育”之中,劳动教育被认为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协调育人价值,是“五育”的主要突破口和“五育”融合教育的关键所在,劳动教育是融通五育的粘合剂,劳动教育需与其余四育建立有机链接,形成融合互动,谋求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0.
劳动作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基本活动,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中学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需要基于时代特征厘清教育目标,围绕劳动教育构建课程体系,依托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