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时下,大学生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胡乱消费等不良消费现象严重,导致部分家庭经济过重,家庭关系紧张。这种不良消费心理的滋生,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学校、社会、家长应通力配合,用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来抑制非主流的享乐主义消费观,引导大学生合理、科学地消费。  相似文献   

2.
王影 《教学随笔》2016,(12):69-70
现如今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部分家长过度关心子女,尽量满足子女的要求,导致小学生逐渐成为消费主体.由于小学生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消费方式等还不成熟,使得小学生的消费现状不容乐观,而小学生的消费观缺乏正常的引导,这不得不令家庭和学校担忧.因此,树立小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消费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上海教科院普教所的副教研员吴增强同志于1998年在《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一书中提出:"对中小学生要进行消费辅导,首先要了解消费一般常识,了解商品种类,学会怎样识别伪劣商品并发现伪劣商品、商品质量有问题时怎么处理,怎样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并帮助学生学会怎么选购商品,尤其是和自己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用品,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视频,其次是培养小学生合理的消费行为.培养中小学生的合理消费行为,就必须帮助其确立明确的消费观念、合理的消费动机,在节假日的消费活动加以引导,如双休日活动、节日活动、生日活动等,并且在日常活动中再加以引导,便于养成健康合理的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消费已经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现在大学生的高消费问题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现象,本文通过关注高消费行为对于心理异常的影响,针对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认为有必要加强学校的教育和提出科学的消费观念,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吴敏 《现代企业教育》2009,(14):171-172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消费教育的缺失、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还存在许多不良的消费心理,需要通过加强价值观教育和消费教育,让大学生学会科学理性消费,以构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其生活状态与价值取向,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的教育管理.如何引导大学生做好自己的理财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意识是家长、学校和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非理性消费与心理账户之间的联系,从心理账户的视角分析其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决策的潜在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疏导策略。  相似文献   

7.
军校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有自己的特点.研究军校研究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了解中职生消费现状,分析中职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心理,找出造成中职生不良消费的因素,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方面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媒体市场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消费新闻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在新闻消费过程中,受众(消费者)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文章从受众的消费需要、消费选择、消费认同和消费情感四个方面分析了新闻消费心理的基本内涵,并以若干都市报营销策划方案为案例,分析新闻消费心理在媒体营销策划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消费流行与消费心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流行是对消费市场、消费者行为影响最突出、最直接的一种消费现象,既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特点和社会行为倾向.消费流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其发展过程中表现了消费者的诸多消费心理,消费价值观对消费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服装流行的三个典型变化、发展阶段的分析,论证了消费者的各种心理需求始终是促成消费流行的根本原因;消费流行的发展趋势必将造成对其自身的否定.  相似文献   

11.
商品的心理价格与销售价格属于不同的认知价值体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今日之消费者在进行消费选择时已逐渐以心理价格为其新的、重要的衡量标准.这表明了多元化消费社会和时代的到来.心理价格体系对消费行为的引导,最突出的表现在于促进了消费从务实性消费向炫耀性消费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透过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分析其消费心理,有助于培育科学的体育消费心理,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内容及消费额进行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引导消费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大学生"负翁"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不成熟性以及家庭和学校对大学生消费缺乏教育和监管,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负债消费,成为校园“负翁”。如果任其发展,校园“负翁”会给整个校园和社会带来危害。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理财”和“适度消费”的教育,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中特殊的消费群体,受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流行时尚、消费观念的影响,其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也更加复杂和多样化.本文重点分析大学生消费心理现状、特点,并针对大学生消费出现的心理误区提出相应的教育时策.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比较复杂,主要有如下特点:以生活和学习消费为主;消费水平高但个体差异大;消费追求新潮时尚;人际交往消费成为消费的重要途径;从务实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发展;消费水平逐年增高.因受追求时尚、趋同和求异、价高物美、炫耀、攀比、模仿、享乐和发泄等心理的影响,在大学生中存在着诸如消费盲目和随意、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过高浪费严重、消费脱离实际超前消费等误区,为此,应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消费指导,使其做到科学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消费有自身的特点,师专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消费又有其特点。加强师专生消费的引导,让学生健康消费、高效消费是家长和社会的迫切愿望,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进而可能影响其一生的消费行为。而学校与此相对应的教育确是滞后的,学生的消费行为中还有许多待规范之处。本文通过调查,全面客观的了解了北京市化工学校各个年级,各个层面学生的消费来源、消费心理和现状,从深层次上分析学生消费的特点及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消费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分析和引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的心理和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本文从大学生消费的心理需求、社会消费环境对大学生消费心理产生的影响出发,以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为主题,针对他们的消费特点,提倡大学生消费责任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现如今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部分家长过度关心子女,尽量满足子女的要求,导致小学生逐渐成为消费主体。由于小学生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消费方式等还不成熟,使得小学生的消费现状不容乐观,而小学生的消费观缺乏正常的引导,这不得不令家庭和学校担忧。因此,树立小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消费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上海教科院普教所的副教研员吴增强同志于1998年在《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一书中提出:"对中小学生要进行消费辅导,首先要了解消费一般常识,了解商品种类,学会怎样识别伪劣商品并发现伪劣商品、商品质量有问题时怎么处理,怎样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并帮助学生学会怎么选购商品,尤其是和自己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用品,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视频,其次是培养小学生合理的消费行为。培养中小学生的合理消费行为,就必须帮助其确立明确的消费观念、合理的消费动机,在节假日的消费活动加以引导,如双休日活动、节日活动、生日活动等,并且在日常活动中再加以引导,便于养成健康合理的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而消费心理则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我国居民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对中国居民的消费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存在的消费误区提出改进居民消费模式的合理化建议,同时倡导绿色环保的消费观念,建设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