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在中国也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关于英语在中国这个问题,我国语言学界提出了"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两种说法.本通过将着重探讨"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的定义、特点以及在语音、词汇和语篇层面的表现形式,指出了"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席蕊  张凌 《考试周刊》2015,(17):95-96
运用原型理论研究"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提出"中国英语"是英语原型范畴中的非中心成员。一方面,"中国英语"与"英语"原型之间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另一方面,"中国英语"有区别于其他成员的本质特点,主要体现在中国英语的"显性特点"和没有为学术界重视的"隐形特点"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了英语的"学困"问题和英语教法之"弊",并提出解决方法,即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入手,解决英语发展之"困",旨在呼吁英语教师对培养语感的进一步重视,以最终实现英语的"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4.
朱兰 《职业教育研究》2009,11(9):115-116
高职学生在英语交际中频繁地出现"中国式英语",导致交际失误.本文列举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出现的"中国武英语"的表现形式,从母语迁移和文化差异两方面分析形成的原因,并探讨了规避"中国式英语"的教学策略,以缩短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中国式英语"的"过渡期".  相似文献   

5.
"综合英语"和"英语语音"同为高校英语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两门课程在英语专业基础学习阶段中互为补充,互为渗透.通过调查发现,多数高校英语专业"英语语音"课程开设仅为一个学期,其课时量无法满足学生英语语音系统、深入学习的需求,势必影响到"综合英语"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效果.因此,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英语语音"教学,...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4,(A0):96-97
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英语水平相对较低,谈不上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英语教师必须通过"色"即英语教师的仪表和精神面貌,"香"即英语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味"即英语教师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中职英语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中职英语教师,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中职英语教师队伍,是提高中职业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从中职英语教师队伍的特点出发,探讨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论外事商贸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在语言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的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的畸形英语.本文论述了外事商贸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存在的主要原因和表现形式,并就如何避免"中式英语"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英语核心素养"主要包含"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其实质是对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英语素养"培养目标的深化与拓展。小学英语教师要注重以教材为基础,营造各种"英语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英语"情境体验";学习和积累英语句型、词汇和口语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授学生学习英语的思维方法,了解英语文化,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学习更是如此,我们可以以"尊重"来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竞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表演"增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