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常常会听到音乐老师要发出这样的感叹:“要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真是太困难了”!但是要上好音乐教师们都有同感,上好乐理课容易,上好声乐课容易,上好器乐课也容易,但是要上好音乐欣赏课就十分困难了。特别是新课改以后,音乐欣赏如果还是放两首音乐给学生听了,就完了,那难免让学生感到枯燥地趣。当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电化教育曾经给音乐欣赏课带来了一阵生机,因为多媒体技术通过音像兼备的功能让学生既饱了耳福又饱了眼福,音乐欣赏课的效果有明显的好转。但是,这咱新鲜感总是会过去的,结果我们又发现多媒体的使用好像让教师扮演了“音响…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以音乐为本”、“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等问题,是我们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的。本文结合初中音乐教学的课例,重点探讨以音乐为本的和识与技能教学。从《七子之歌》谈起“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七子之歌》这一单元,是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节音乐课,单元教学目标是:知道“七子”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聆听四首音乐作品,用歌声,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现爱国之情;说出音乐表现方法,判断音乐表现手段。有的老师在上此…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欣赏课形成一种标准教学模式:首先介绍作者生平,作品时代背景,然后初听作品,介绍作品结构,最后完整欣赏全曲。于是,一切都是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重复体验他人的体验,音乐欣赏课成了导听文本的“复读”。其实,人对音乐,往往会因生活经历等等方面的不同,在体验和感受上会有差异,为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我们不妨将音乐欣赏的程式  相似文献   

4.
古往今来,兴趣对于人类活动中有着很大的推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明代学者王明阳也有言:“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不能正。”先贤们所言,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学习也不例外。随着学生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随着他们更广泛更深入地接触和了解艺术,学生对各科学习的兴趣也会发生变化,表现出或浓厚或淡漠的兴趣差别。而对于学生来说,中学阶段是他们产生并保持音乐兴趣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可以形成对音乐的固定爱好,甚至把它作为一生的职业选择,但也可能是他们转移音乐兴趣的时期。如果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方法新颖生动,音乐的艺术美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受到音乐的艺术感染,  相似文献   

5.
教育本来就是老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遭遇,没有老师和学生当然也就不能构成一个局。古往今来对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说法很多,总的是“师道尊严”的意思,而在当代对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又有了一些异说,总的是“师生平等”,“教师应该蹲下来,和学生一样高,甚至比学生还要低”。笔者坚持把老师叫老师,而不叫教师,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成一个感情关系,并把老师和学生放在一个情愫的两端比拟。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极为重视朗读训练。 一、教师练好朗读的基本功很有必要 朗读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我认为教师应在“读功”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我在上《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前,在录音朗读的辅助下,闭门练读,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上课时,我事先在黑板上挂上挂图,让学生边看图,边听老师  相似文献   

7.
葫芦丝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百花坛中的一枝奇葩。它扎根于民族民间音乐,跃身于独奏乐器的行列。它赢得了国内外人士的喜爱,在音乐艺术的殿堂里流光溢彩,在我国,无论你走到那个城市、哪个大街小巷,偶尔都能听到远处传来葫芦丝婉转、美妙的声音,让人忍不住驻足聆听。作为音乐教师,我常常听到老师们这样感叹:音乐课越来越难上了;学生的差异越来越大了;学生越来越调皮了等等。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丰富的教学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一、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一)数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仅靠老师讲解,学生有时难以理解,若用多媒体呈现,或动画模拟、或过程演示、或局部放大,效果极佳。例如,球面上两点间的距离计算比较复杂,学生难以掌握,若用传统的边画图,边计算,边讲解的教法,由于解题步骤多,图形要反复涂改,往往使图形混乱不堪,而且难以计算和推理相配合,教学起来很费  相似文献   

9.
肖云龙 《阅读》2009,(3):9-10
大作曲家莫扎特还是海顿的学生时,曾和老师打过一次赌。 莫扎特说.他能写出一段曲子,老师准弹不了。 世界上竟会有这种怪事?在音乐殿堂奋斗了多年早已功成名就的海顿对此岂能轻易相信。见到老师疑惑不解的样子,莫扎特竞真的伏案疾书起来,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音乐学习潜能的发掘,要求音乐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有特色、可持续的音乐能力发展,帮助学生建立起与音乐终生联系的纽带,培养学生富有探究新知、不断进取的精神。大成美育“低、慢、多、高”的教学法原则科学而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是推动课程改革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1.
对那些有志于在音乐艺术上要有所作为的学生来说 ,创造性思维能力必不可少 ;和声学是每个音乐学生的必修课 ,它是音乐理论课程中最富“创造意味”的学科之一。教师理当充分应用这种“创造意味”之优势 ,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应当自觉调动自身的创造思维“学活”和声学。  相似文献   

12.
邹淑颖 《阅读》2023,(15):35-36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策略,深入推进大单元教学,各个学科都在积极探索,深入实践。提出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意义,分享“跨学科”融合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旨在更好地引导学生系统化地学习音乐,提高课堂质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主要从“音乐与德育”“音乐与语文”“音乐与美术”三个方面对小学音乐“跨学科”融合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位高一的学生在国内时被其老师称为没有“学习头脑”,而到美国以后,则被其老师称为“学习天才”。同一个学生,中国老师和美国老师的评价截然相反。由此,这位学生的家长说出了这样一席话:“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就像一杯没有倒满的水,在中国老师这里通常看到一半是空的,而在美国老师那里却总是看到一半是满的。”前者否定,后者肯定。我们暂且称这种现象为“半杯水”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不能不触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转换艺术”?所谓的转换艺术,是把语文知识转化成音乐、美术、雕塑、表演等艺术;把枯燥的语文知识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其他艺术,让学生在和谐的艺术享受中接受语文知识;具体讲,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把文学艺术转换为音乐艺术.在学习中,整天“疲劳战术”免不了学生对语文产生厌学情绪,但对于音乐、体育、舞蹈、游戏等则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部分语文课文的学习可转化为音乐知识,让学生在音乐气氛中掌握语文知识.例如:六年级语文十一册中的《小音乐家扬科》,十二册中的《塞下曲》、《前出塞》等课文可编一些曲,把课文或古诗中的句子作为歌词,配合演唱来教学.(2)把语言艺术转化为美术.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喜爱美术,甚至在语文课堂上,也明目张胆地画图.教师如果用生硬的办法,让学生停止作画,就会挫伤学生的尊心,连语文的学习兴趣也失去.如果老师能结合这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它转化在语文教学中,岂不美哉?例如:小学语文九册中的《晏子使楚》这篇课  相似文献   

15.
当前学生作文多数情况是老师出题目,学生写,最后老师批改。由于老师没有切身的体验,便很难给学生以切合实际的引导和指点,多是隔靴搔痒、纸上谈兵。用这样的方法来要求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太难了。由此,不少教育工作者提倡教师要写“示范作文”。对此,我很赞同。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的动笔,或是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是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的确,几年的“示范作文”实验使我体会到:写作文时,老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的帮助也越大。因为老师可以从实践中直接获取经验,直接体味写作的甘苦。  相似文献   

16.
从初中进入中专的学生,绝大部分是不识音符的“音盲”。对于他们的音乐学习,应将补课和提高结合在一起。补音乐理论知识和基本常规知识,提高音乐历史、音乐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知识。使学生真正认识、了解、欣赏音乐。从根本解决学生大脑中的音乐空白,从而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我们将音乐教育分两个部分进行:1、课堂教学。2、音乐实践活  相似文献   

17.
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勇敢战胜寒冷的喜悦心情。2、初步掌握三拍子的强弱关系。3、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形式表现音乐的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活动过程:(一)欣赏音乐,观看录像1、教师引导:“天气越来越冷了,小朋友们知道是什么季节要来了吗?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幼儿自由讨论、讲述自己对冬天的印象,在冬天里的活动等。2、幼儿观看,欣赏音乐《雪绒花》并讨论有关乐曲的简单知识3、教师播放《雪绒花》音乐,幼儿边欣赏边试着打节奏。4、幼儿自己用小音符在五线谱上摆出三拍子音乐的节奏型,并贴在活动室四周的墙上,大家互相欣赏。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大纲》规定的能力训练要求,我在识谱、音乐听觉和对音乐理解这三方面着力进行了加强音乐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尝试。1.识谱能力的训练。在通简谱、懂正谱的思想指导下,我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学会识简谱,要想做到这一点,最基本的是让学生先认识并学会使用各种符号。因此,对乐理的讲解便先从符号讲起。具体方法是讲唱结合,即拿到一首乐曲以后,首先把各类符号分类介绍,边讲边唱。符号介绍完了,一首乐曲也随之学会了。为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进一步弘扬先进文化,武汉市珞珈山中学积极参与由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的“走进艺术”系列教育活动。2002年4月18日,全校学生在湖北学生艺术剧场观看了湖北省歌舞剧院由国家一级演员李祝华老师领衔主演的大型民族经典歌剧《江姐》。舞台上那气势恢弘的艺术背景,演员们声情并茂的演出,那极富民族色彩的音乐旋律,强烈地感染  相似文献   

20.
教学、教学应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它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起作用.上课时照本宣科,我讲你听,我教你唱,或动辄训人,以“试”压人,重压之下学习音乐有何兴趣可谈.所以如何将“让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步加深对音乐的热爱,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调动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就必须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个是充分利用音乐本身的美学特征去激发、吸引学生的兴趣.一个音乐作品,小至一个短小的民歌,或激昂、或甜美、或欢快、或豪放、或意境深邃……,我们都应尽量挖掘其中的内涵,通过录音知识和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去感受或表现音乐——美感即寓于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