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不平等的性     
古人说:食色性也。食,是为了生存,而"色"即性活动,则是为了繁衍后代。无意之间,竟概括了生命的两大主题:生存与发展,可算"微言大义"了。既然动物的性活动也是生存斗争的手段之一,自然也就少不得"优胜劣汰"  相似文献   

2.
"学会生存"一词,出自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教育报告,原词为"Learning to be".我国目前提倡的素质教育中有"四个学会",即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我们称之为"素质教育的四大支柱".换句话说,学会生存足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仔细分析"四个学会".我们不难看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为了生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有尊严,前提是要在"生存"的第一要义之下,必须对生命完好地保全.……  相似文献   

3.
论“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职业教育价值观、教育模式、机制、内容等方面看,职业教育有"生存型"和"发展型"之分,前者是为了职业教育的生存,生存是第一要务;后者是为了发展,有比较稳定的发展模式和自主发展机制,社会认同度高.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发展应走"发展型"道路.  相似文献   

4.
论生存型职业教育和发展型职业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职业教育价值观、教育模式、机制、内容等方面看,职业教育有"生存型"和"发展型"之分,前者的所有方面都是为了职业教育本身的生存,生存是第一要务;后者的诸多方面都是为了人的发展,都是着眼长远.我们要"发展型"职业教育,不要"生存型"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5.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青年就业、生存和发展受到巨大的挑战。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结构性失业和失业浪潮,确保青年生存和发展,具备再就业的动力和压力,应强化保障制度建设。分析"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青年就业、生存和发展的现状,从家庭保障、社会保障两个角度构建青年就业、生存和发展的制度保障策略,有效解决"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青年就业、生存和发展的制度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6.
卡夫卡的生存是为了创作,他的创作就是他的生活。他的生活与创作是一个整体,他作品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由于卡夫卡的心态代表了当代人的生存境遇,所以他受到人们的推崇。卡夫卡在当代中国具有广泛的读者和深远的影响,不少中国作家常常将卡夫卡认作"知音"。先锋作家由"先锋"写作向平实"叙事"的转向,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  相似文献   

7.
正卡尔维诺指出:文学作为一种生存功能,有时候会"为了对生存之重作出反应而去寻找轻"。即以轻来表现"重"。而实质上轻与重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概念。卡尔维诺在谈"轻"时的开篇也曾声明,他谈论轻与重的对立,维护轻的价值,并不是认为重的美德不重要,不过是因为他对轻更有心得罢了。其实也正因为他意识到了轻与重的辩证关系,他才会说:  相似文献   

8.
文化与人最本质的关系根植于人的存在,因为人的存在而产生的文化育人本质演变,经历了人类"批判生存"与"学会生存"的认知困境、品尝了人类"尝试生存"与"认知生存"的行动阻碍,最终沉淀在人类"理解生存"与"追求存在"的生命期盼中,形成了今天文化化育生命的基本向度.文化育人的本质演变遵从人类学会生存与追求存在的自然演化逻辑,在...  相似文献   

9.
生存是人一切存在的合理根据,人的生存是教育的逻辑品性与立足基点。教育是一门生存的艺术,是使人"学会生存"、追寻生存意义的实践活动。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对人的生存意识和价值的唤醒与提升,助人"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10.
徐苹 《中国教师》2013,(6):9-12
<正>秉承"为了生存而学习,为了发展而教育,为了幸福而奋斗"的办学理念,天津开发区国际学校(以下简称"国际学校")近些年不断尝试有价值的学校变革,将"价值教育"的理念融入其管理、教学等各个方面,提出并践行一种"更有价值的教育"。为了对国际学校的"价值教育"的实践和理论进行全面解读,本刊记者采访了国际学校校长杨骞。一、"培养什么人"  相似文献   

11.
要正确理解命题者的意图,首先需要抓住题目中的三个关键词:"应该""这样"和"活着"。首先,这里的"活着"不是简单地寻求生存的基础,而是更深层次的自我精神需求。其次是"这样",它可以理解为"不同于一般""独特""为了什么而如何做"等。而"应该"这个词,则表示情理上必然或必须怎样的意思。在弄清这些词语的内涵之后,这个题目就可以理解为:我应该为了某种目的、心愿、需要或理想而采取"如此"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历史课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教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为学生铺设多种学习途径,通过学生与历史"互动共振"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进历史,并通过历史"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13.
《棋王》中"吃饭"与"下棋"是整个文本的两极,棋王王一生的形象便是由此建立起来的,这是最本色的关于生命的书写。而为了适应时代的思想文化氛围,阿城的个人记忆被再度放大,上升为寻求民族、国家生存之根的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实生存与理想精神--刘震云小说创作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穷、权力、偶然作为表现现实生存的三组主题,是刘震云文本中最为反复呈现的"意象形态",然而刘震云并不是为了黑暗写作,也不是为了使黑暗更加黑暗写作,而是为了更好的可能写作.可以肯定地说刘震云不缺乏理想精神,其写作深度撞击了现实生存,又启示了理想的诞生.  相似文献   

15.
在奇妙的动物王国中,许多动物为了猎取食物、为了逃避敌害、亦或为了繁衍后代等"练就"了超凡的本领,可以说这些与众不同的本领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经过生存竞争逐渐"练就"、是动物生存的重要保障,现在让我们来领教其中的几招:  相似文献   

16.
在神奇的自然界中,存在着残酷的生存竞争,每一种生物为了生存,都具备一些特殊的结构或以某种特殊的生存方式取胜,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共生就是自然界中生物生存的一种奇特方式。  相似文献   

17.
林华民 《教师》2014,(4):1-1
正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先生曾呼吁:"为了面对21世纪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好好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将是最重要的课题。"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经常思考这样一类教育问题:学校是什么地方,课堂是什么地方,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应当怎样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呢?20多年的教育生涯与学习经历让我逐渐明晰了这样一些道理:我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可以归纳为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未来""社会""生存""发展"八个字。我们要改变过去中国教育,不,是整  相似文献   

18.
雅斯贝斯所致力的是一种祈向超越之维的生存哲学.作为"生存"与"超越存在"的中介,"密码"自始即是其生存美学的运思枢机.由"密码"论及艺术,这是雅斯贝斯生存美学的韵致所在,也为我们比较雅斯贝斯与海德格尔、萨特的美学观提供了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9.
价值的核心是人的生存问题,哲学是人关注自身生存之需的一种精神活动,对价值问题的思考决定了哲学的品质,也决定了哲学的命运。人作为认识和实践主体从来都是价值主体,承认外部世界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和独立性,不是为了确立"自然中心",而是为了培育和提升"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自觉。马克思哲学的灵魂和活力是价值论,关注的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翻身解放,由是而使哲学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   

20.
生存论哲学从作为特殊存在者的人之生存出发,探究人的存在并借此追问其他存在者之存在的意义。在生存论哲学视域下,教育作为生存的展开方式,是人自我建构、自我创造与自我实现的过程,生存构成了教育之"本体"。而哲学生存论的转向无疑引导着当代教育从崇尚"占有"到引导"生存"、从病态"适应"到寻求"超越"、从"制器"向"育人"的价值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