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拉丁美洲国家纷纷走上了独立和发展的道路,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拉丁美洲的社会经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拉丁美洲国家的许多学者也纷纷著书立说,提出种种理论,探讨拉丁美洲国家社会经济不发达的原因,寻求拉丁美洲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道路。60年代末期兴起的“依附论”就是其中较突出的一种理论。一早在40年代末,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提出了有关拉丁美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和一系列具体的政策主张。他认为,国际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推动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参与跨国层面、区域层面的治理工作日渐频繁.拉丁美洲一直是教科文组织重点关注的区域,1997年,教科文组织特别成立了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所,致力于完善该区域高等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鼓励高等教育系统专业人员流动等,缩短拉美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推动该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推动拉丁美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存在资金不足、政策实施不力、对不同地区支持不均衡等问题.此外,在拉丁美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拉美国家还应该进一步改善自我认同缺失、凝聚力不足、国别异质性显著等自身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拉丁美洲高校招生考试发展过程拉丁美洲公立高等学校基本上都实施大学自治,由大学自主地管理学校。即使没有实施自治的学校也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因此,国家对公立大学没有行政管理权,只有预算分配权和项目拨款权以及对学校选出的校长候选人的任命权。  相似文献   

4.
在本世纪特别是二次大战以来拉丁美洲的教育改革运动中,一个突出的倾向就是,多样化的非正规教育(Nonformal Edu-cation)愈来愈为各国政府和人民所重视,愈来愈在各国的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拉美的教育几乎全是单一的正规的学校教育,所有的学校基本上都是为上层阶级服务的,劳动人民及其  相似文献   

5.
拉丁美洲是一个民族众多,文化成份复杂的地区,但拉美诸国教育发展的进程大体一致,都经历了独立前、独立后、战前、战后等几个大的发展时期,都从印第安部族的原始教育发展而为当代的现代化教育体制。如今,在第三世界国家中,拉丁美洲已是文化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本文仅就拉丁美洲教育体制中的职业技术教育作一简要评述。拉丁美洲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开始于60年代。在此之前,拉美各国对技术教育不太重视。随着工业化进程向技术密集型阶段推进,拉美国家逐渐意识到原有的教育体制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着手把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使教育结构多样化,列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1979年12月初,拉丁美洲国家在墨西哥召开了第五次教育部长会议。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二十七个国家的教育部长或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一 第四次拉丁美洲国家教育部长会议是在1971年召开的。九年来,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议回顾了拉美各国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由于三十年来特别是七十年代拉美各国国内生产总量的不断增长(1970——1974年平均增长率为7.3%,1975——1977为4.5%),拉丁美洲已经由一个农业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工业化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墨西哥政府在考虑国家教育建设的时候,深信一个国家只能在其教育体系所能达到的发展范围内向前发展,而决不可能超出其教育体系所达到的发展程度。也就是说,任何国家的发展程度最终都是由它的教育发展的程度决定的;要发展就要有教育,无教育也就无所谓发展。因此,墨西哥政府十分重视国民教育的发展,把发展教育看成是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点项目。尽管如此,墨西哥和其他许多拉丁美洲国家一样,也严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拉丁美洲各国争取民族独立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风起云涌,已经汇合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有力地动摇了美帝国主义在拉丁美洲的殖民体系。美帝国主义为了镇压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又重新扯起“门罗主义”这面已经褪了色的海盗旗帜。在美帝国主义控制下,美洲国家外长会议所通过的干涉古巴革命的“圣约瑟宣言”,公开无耻地进行所谓“谴责大陆以外国家对美洲国家事务的干涉和干涉威胁”,并且表示“反对和拒绝”“任何美洲国家接受任何大陆以外的威胁”,还颠倒黑白地污蔑苏联和中国“破坏大陆团结和危害本半球和平和安全的企图”,叫嚣要防止“共产主义的渗  相似文献   

9.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在实行殖民统治长达三个世纪的拉丁美洲,爆发了一场独立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波及地区之广,卷入斗争的人口之多,斗争时间之长,在世界殖民地革命运动史上是空前的。这场独立运动取得的主要成果是:一、赶走了法、西、葡殖民主义者,建立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除西印度群岛外,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各国的政治布局;二、除巴西以外,各新独立国家都确立丁资产阶级民主形式的共和国制(海地实行过短期帝制),废除了封建法律;三、天主教会和政府分离,废除了极端反动的宗教裁判所,削弱了教会的政治经济权势;四、海地推翻了黑人奴隶制度,摧毁了大地产制,其它各国(巴西除外)取缔了奴隶贩卖,到十九世纪中叶都废除了奴隶制,并逐步废止了印第安人的徭役制和贡纳;五、取消了限制各国工商业发展的殖民垄断制度。拉丁美洲的独立解放运动推进了拉丁美洲社会的发展,开辟了拉丁美洲历史的新纪元。拉丁美洲独立解放运动分几个地区进行。本期世界历史参考图片主要介绍南美北部地区的独立战争。图①是米兰达(1750—1816)的画像,他是委内瑞拉人,南美北部地区独立运动的先驱。他曾参加过法国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对拉丁美洲的“睦邻政策”是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于一九三三年三月四日在就职典礼的演说中正式提出来的。他在演说中说:“在世界政策方面,我将使本国致力于睦邻政策。”对于世界现代历史上美国的这个著名的外交政策,我国史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过去不少人对它都是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是“用以欺骗和拉笼拉丁美洲各国的政策”,它对拉丁美洲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近年来出版的有关著作中,仍然认为睦邻政策是“在伪装‘平等’、‘不干涉’的口号下,以迂迥的方式向拉丁美洲继续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