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构建新伦理学体系,其首要任务是全面清理各种异化的伦理观念,开辟优良道德制定的整合认知理路,审查优良道德制定的五大条件.在此基础上,确立"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总量"之道德终极标准和效用主义价值原则.由此,新伦理学所要努力创构的优良道德体系,必以社会主体论之伦理思想为基石,以全面追求集体主义为价值导向,伦理的个性主义认知和道德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则事实被排除于外.  相似文献   

2.
伦理学与物理学一样 ,都是一种科学 :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普遍性的理性知识体系 .二者的区别 ,主要在于物理学是事实科学 ,并且其对象具有数学规律的结构 ,因而是依赖于定量测量和使用数学的科学 ,具有数学的精确性 ,是所谓的“精密科学” .反之 ,伦理学则是价值科学 ,并且其对象不具有数学规律的结构 ,因而是一种不能够进行定量测量的使用数学的科学 ,不可能具有数学的精确性 ,因而也就是所谓的“非精密科学” .  相似文献   

3.
任何思想的生成,都是其历史要求与时代需要的个性化整合,<新伦理学>也不例外.王海明创建新伦理学,既追踪历史的脚步,又回应时代存在发展对人性的艰难复归.前者具体表述为他自觉续接五四以来之未竞"伦理革命"事业,理性反思完全无私的利他主义道德体系的历史谬误;后者展开为对"伦理应该"与"伦理必须"错位所形成的混乱的道德处境的清理,为构建全面引导、促进、激励社会存在发展的当代新功利主义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思想体系扫清道路.  相似文献   

4.
一个严肃的伦理学家,总是要构建体现自己个性和时代要求的伦理学方法体系。完整的伦理学方法体系由其哲学方法和研究方法两部分组成。王海明也不例外,他在《新伦理学》所创建的伦理学哲学方法即是当代新功利主义,它的实质内容就是由优良道德之价值体系、目的体系、标准体系、道德原则体系、规则体系和行为类型学说六部分内容整合生成的道德哲学。其具体的研究方法即是发现方法、证明方法、证实方法和建构方法。在这一研究方法体系中,发现方法是获得伦理学知识的基础方法,证明方法是对伦理学知识的真理性的理论的或逻辑的论证方法,证实方法是对伦理学知识的真理性的实践的检验方法。建构法是将通过证明或证实而得来的各种各样的伦理学知识(包括概念、判断、命题)予以创造性整合而构建出伦理学概念体系、理论体系、思想体系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5.
内容繁富的新伦理学,自有其严谨的逻辑体系。这个严谨逻辑体系的内在支撑,恰恰是休谟法则。休谟法则之所以具备这个功能,是在于它内蕴了人类伦理公理生成的全部条件。新伦理学就是以人类道德需要为前提,通过道德最终目的这一中介,从伦理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推导出来伦理行为应该如何的伦理公理,然后对此一伦理公理构成的双重前提与结论予以全面确证,新伦理学逻辑展开的整体思路和理论体系的宏观构架在此确证中完整生成。  相似文献   

6.
用“三分法”来建构伦理学的新体系,把道德褒扬与道德谴责,道德意识与道德活动,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变成道德褒扬——道德容许——道德谴责,道德意识——道德制度——道德实践,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品质,……这样一束,其体系就更加全面、完整、深刻,逻辑严密,哲理性强。  相似文献   

7.
新伦理学所构建的道德目的—标准体系以社会存在发展和人类需要为原动力,其以人类道德本性为内在规定的道德终极目的的功能展开构成了道德终极标准。"为己利他"是伦理行为手段规律、伦理行为目的规律、伦理行为原动力规律得以生成的共同人性基石。人道原则的总体原则是"把人当人看"和"使人成为人"。抽象道德评价的作用在于确立和制定优良道德规范,而具体道德评价的作用则在于使人们遵守抽象道德评价所确立和制定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8.
伦理知识学是伦理思想、伦理方法和伦理理论的负载形态,它由纵横两个维度构成。《新伦理学》所构建起来的伦理知识学是由元伦理知识、道德知识、美德知识三者构成,它是以判断、命题、公理、公设、原则、规则、规范为基本内容所构建起来的横向伦理知识体系,这一伦理知识体系内容之于生存个体,更多的是要求遵守、服从,而不是个性的生长。因为它强调"社会制定",而不是承传性生成。健康的、促进人性全面塑造的横向伦理知识体系应该以其纵向伦理知识体系的构建为土壤。伦理学的纵向伦理知识体系由伦理实存知识、伦理应存知识、伦理必存知识统合构建。真正的伦理知识学,是融其时代精神和对伦理传统的承传为两维视野,以对人的自由内观能力的昭示为基本任务,以培养和提升人的自由内观能力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以社会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伦理学,自亚里斯多德提出伦理学概念,中国先秦诸子讨论人伦、道德,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完整独立的科学.但由于各派思想家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认定,而导致对道德发展规律的不同认识.中国古代有义利之辨,善恶之争,理欲之分;西方有智与德,人与神、公理与私欲的争辩.只有马克思主义运用辩证唯物  相似文献   

10.
伦理观念是特定历史文化传统与制度组织中,相对自足的人性社会化规训的自我设计、自我实现方式。伦理学思想史中充满着对道德观念是否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相对主义和怀疑论性质的追问。当代制度伦理学的兴起,一开始就表现出直面伦理困境、勇于范式变革的创制性实践品质和智慧。在制度伦理学的视域内,现代道德叙述所包含的问题与他向性的认同密切相关。道德生活不再是自向性的,而是社会制度规范及其纪律(规训)的一种形式,换言之,道德叙述本身成为一种知识的政治。道德不再是个人的内在要求,不是个人生存中自我雕琢自我的那个维度,而是一种秩序方式。  相似文献   

11.
王海明君撰著的长达 5 0余万言的《新伦理学》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要算是较新的伦理学专著或教材。一是体系结构新。他沿着摩尔等元伦理学家以及罗尔斯、斯宾诺莎、爱尔维修、休谟的足迹 ,构建了一种如同物理学一样客观必然、严密精确、可以操作、能够包容人类以往全部伦理学知识的科学的伦理学 ;二是思想观点新。其思想观点不仅新颖独到 ,而且包含着他多年来深深地思索 ,全然没有人云亦云、照抄照搬、鹦鹉学舌之痕迹 ,即便通览全书 ,也发现不了制造精神垃圾的嫌疑。  相似文献   

12.
王海明《新伦理学》一书的出版,是中国伦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新伦理学》新在哪里呢?它是一种怎样的新伦理?主要看来,新伦理的创新之处有5个方面:一、提出了伦理学的新体系;二、关于道德性质的新定位;三、关于道德标准的新表述;四、新人性论;五、新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13.
王符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所著《潜夫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孝道伦理思想,概而言之,包括诸如"以顺志为本,以崇丧为末";"以致养为本,以华观为末";"以孝悌为本,以交游为末"等内容,这些思想在当今新农村伦理道德建设中仍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海明在《新伦理学》中把伦理学的原初概念定位为"价值",并确立起"是-应该"之原初概念系统,这种思路显然不符合伦理事实本身。因为一切价值都产生于事实的土壤之中,伦理学的原初事实是人"因生而活、为活而生且生生不息"地谋求其生活之利益,因而,"利益"才构成伦理学的原初概念。伦理学的原初概念系统是以"利益"为核心、以权利与责任对等、利害与爱恨对等为两翼敞开形态,以其原初概念系统为观念土壤,生成"伦理行为",并通过"伦理行为"这个核心概念,生成出伦理学的"是-必须"系统和"必须-应该"系统:由"伦理行为"概念生发出伦理行为类型学说,由"是-必须"系统生发出"使人成为人"的道德规范体系,由"必须-应该"系统生发出"使人成为大人"的美德自励理论。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素质的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加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