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研究美国职业体育组织和运动项目协会等组织机构的章程、相关管理条例和现实运行情况,重点对美国职业体育联盟及其俱乐部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进行了分析,分别从职业俱乐部与职业联赛的关系、职业联赛与运动项目协会的关系、职业联赛的商业运作模式和职业联盟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等四个方面归纳了其特点,并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状谈了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古代职业武术称谓主要存在于民间武术、行业武术和官方武术中;近现代武术职业称谓数量减少,且集中在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等行业领域;当代武术职业称谓等级观念淡化和轻蔑色彩和军旅色彩消失、口语化称谓减少、江湖神秘称谓消失、体育文化色彩增加,称谓中“侠”字消失并出现体育服务标签.未来武术的发展应面向其社会价值取向,职业身份认同化、职业名称国际化和职业生存空间扩大化等是武术职业称谓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3.
王飞 《体育世界》2010,(10):62-64
职业体育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和重点选择。我国职业体育市场虽然经过多年的培育。但并未形成可赢利的运作机制。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总结了我国职业体育产业进程中制约职业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有:政府权限过大,单项协会功能变质,且管理不善;法制建设滞后;经营模式不合理;联赛产权不清;竞赛表演市场不兴旺。  相似文献   

4.
基于共生理论的职业体育联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广泛地存在于社会体系和经济体系中.运用共生理论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共生界面对职业体育联盟进行分析.指出:均衡发展是职业体育联盟共生单元的稳定之源;互惠共生是职业体育联盟共生模式的最优选择;依法规范是职业体育联盟共生环境的应然要求;市场导向是职业体育联盟共生界面的合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十四五”时期的到来,体育强国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武术是体育的一部分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武术产业是体育强国的一部分,其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本文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立足于“十四五”时期,对武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机遇、挑战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体育产业献策献计,推动“十四五”时期武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体育产业归属于第三产业,武术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功夫在全球享有美誉,少林武术产业则在我国武术产业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北少林武术产业建立相对完善,南少林武术产业正处在起步中.文章着重对南北少林武术产业进行罗列、分析与比较,促进南少林武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欧美职业体育联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对欧、美职业体育联盟的区别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欧、美职业体育联盟的主要区别在以下方面:在组织模式上分别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模式,在经营模式上分别以获胜最大化为目标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模式,在利益分配模式上分别选择了较低程度的利益分享机制和较高程度的分享机制,并对欧、美职业体育联盟模式的不同进行了原因分析,从而为我国职业体育的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西方体育产业的运行机制和我国武术"嫁接"的可能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方体育管理体制和市场运作机制的了解,分析西方体育与我国武术的差异与类同,从而说明西方体育产业的运行机制与我国武术“嫁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武术(散手)运营机制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献资料法,分析了武术(散手)竞赛市场的现状,提出武术(散手)运营机制改革是武术(散手)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论述了根据运动卡特尔(sports cartel)建立武术(散手)职业运动联盟及其结构、基本框架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信任是关系资本的基础要素.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中国职业体育关系资本弱化表现,从降低运作成本、促进竞争平衡和有利于冲突管理方面分析关系资本对职业体育的促进作用,构建了职业体育组织信任关系形成的理论模型,提出建立职业体育联盟、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定位、完善冲突管理和重视沟通与协调等对职业体育信任关系与资本进行培育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论西方发达国家职业体育联盟形成的经济学依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文献分析、逻辑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当今世界发达国家职业体育联盟的形成原因进行研究,以职业体育联盟的核心产品——竞赛的独特性为切入点,分析其相互竞争、相互依存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职业体育俱乐部之间的共生性与职业体育联盟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形成市场垄断型职业体育联盟才能实现俱乐部之间的共生,说明成立职业体育联盟是发展职业体育产业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2.
竞技武术市场化发展理论由管理体制理论、人才培养体系理论和竞赛市场运作模式理论构成。项目管理体制是竞技武术在转轨时期的一种特殊管理体制,协会管理体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武术未来的管理体制。协会管理体制由两大管理系统组成,职业武术联盟管理高水平的职业武术俱乐部,地方武术协会管理青少年武术俱乐部、社会武术俱乐部和武术专业队。理想的竞技武术人才培养体系由体育、社会、教育三个密切联系的系统组成。提高竞赛产品的质量与扩大竞赛收益来源,是竞技武术竞赛市场运作的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武术散打产业化运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在体育产业化大背景下近十年的武术散打产业化运作,认为武术散打产业化运作前提条件要进入市场,适应市场的策划是产业化运作的保证,开发高附加值成了产业化运作关键。指出我国现阶段武术散打产业化运作以官方主办,社团企业承办或采用广告融资两种运作方式,并提出健全体育法规,争创武术散打品牌,凸现明星价值,进行市场调研等产业化运作理念。  相似文献   

14.
体育强国视域下的武术发展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武术在体育强国战略指导下的发展方略,认为:应提炼武术文化的丰富内涵,形成独具魅力的中华体育文化,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武术健身的独特功效,弥补群众体育发展不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革竞技武术的表现形态,突出竞技武术的民族特色,为进入奥运不懈努力;建设完备的武术产业体系,加速中国体育产业化发展;加大武术教育实施力度,凸显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优势,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高武术国际影响力,发挥武术对中华文化传播的作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稳步推进武术职业化进程,推动中国职业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体育经纪人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体育经纪人是美国体育产业,特别是职业体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美国体育产业实地考察,从体育经纪人的发展历史、体育经纪人的责任和任务、体育代理商的模式、体育经纪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规范管理等4个方面,分析了美国体育经纪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传统理论认为,垄断将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损害消费者利益。反垄断法的主要功能就是打击垄断、规范竞争。体育产业具有独特的生产结构与竞争平衡等特性。因此,该领域的垄断与反垄断问题也体现出与其它产业领域不一样的特点。职业体育联盟最优规模的数理模型说明,在某种情况下,恰恰是垄断规模才是职业体育联盟的最佳规模。此时,利用反垄断法打击垄断、引入竞争将会损害经济效率与消费者福利。  相似文献   

17.
职业体育是一种高度专业化、商业化了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其核心是职业体育赛事的运作和推广.职业体育赛事是以体育运动为基本手段,高度专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了的竞技比赛活动.从实践上来看,可将职业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五个历史时期:职业体育的萌芽(1600-1749)、业余体育俱乐部的诞生(1750-1868)、职业体育俱乐部与职业体育联盟的诞生(1869-1897)、职业体育联盟的迅速发展与成熟(1898-1979)、职业体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大家庭的一员(1980-现在).  相似文献   

18.
《湖北体育科技》2019,(2):103-10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路径提出了设想。研究表明:河南省武术产业、体育培训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彩票市场发展较成熟,而职业体育联赛、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在发展路径选择方面,河南省应在现有的体育产业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通过构建体育产业基地和打造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来进行产业空间布局,进而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提升体育产业质量,增加体育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值。  相似文献   

19.
吴静涛  莫再美 《冰雪运动》2017,(6):66-70,79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从产业发展经济学视角对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商业模式进行阐述.主要结论:互联网+户外休闲体育是时代经济腾飞下的产业升级,潜藏巨大的产业价值;互联网+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开源社区"平台、雄厚数据分析团队、具备精准捕捉市场客户的能力.基于市场经济推动和互联网技术渗透,从户外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趋向、产业运作模式、对策与建议等方面对我国户外休闲体育产业的商业运作模式进行论述,以期实现对商业运作模式理论积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关于创建高校武术俱乐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对高校体育教学尤其是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教学的内容、方式单一,不能以学生为本,体制和旧观念束缚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是学校武术教育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在高校建立武术俱乐部是高校武术教育的必要补充和客观需要。文章在此基础上,对构建高校武术俱乐部的运作机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