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太空没有水,空气稀薄到几乎没有的程度,在太空遨游的航天器的"皮肤"是不是可以保持素颜了?不再像在地球上那样,不"化妆"就会失去"高颜值",锈迹斑斑?还真不是这样,太空环境对航天器"脸面"的伤害还是很残酷的。举例来说,"和平"号空间站是前苏联建立的一个轨道空间站(苏联解体后归了俄罗斯),它是人类首个可长期居住的空间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2.
正当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忙碌于各种太空任务时,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参与到他们的日常工作中。这些机器人正变得越来越智能,人们希望在未来的太空任务中让它们承担更多的工作。第一台进入太空的机器人Dextre第一台登上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是被称为"机器人勤杂工"的Dextre,它于2008年开始服役,至今仍在运行。这个机器人有时被安装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6名航天员显示出了种菜方面的才能,他们在空间站种植的生菜喜获丰收。美国东部时间8月10日上午11时15分,航天员首次品尝了他们在太空种植的紫叶生菜,在空间站上从事了一年研究工作的凯利说:"味道好极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小瓶的浓橄榄油和香醋倒在生菜叶子上调味,就像平常人们把番茄酱和芥末倒在热狗上一样。科学家把这一舌尖上的味道视为人类向火星发射载人飞船进行探测迈出的重要一步。太空农场基地国际空间站是目前长期载人飞行的唯一航天器。全站总质量约为400吨,桁架长108.4  相似文献   

4.
以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来说,要想在茫茫的宇宙中长期生活、工作,必须依赖于空间站——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的载人航天器。而在航天员"歇息"的时候,一些特定的、需要在空间站"微重力"的环境下进行的科学实验就没有停止过。自前苏联1971年发射了人类历史上首个空间站"礼炮一号"之后,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一直在进行。我国预计会在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而这个尚未建成的太空家园承载着许多科学家的科研规划。  相似文献   

5.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12,(12):9-10
正私人飞船首飞太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近日成功发射了"龙"号货运飞船,把500多千克重的货物运往国际空间站,随后搭载空间站的废弃物返航。这是国际空间站首次迎来私营企业建造的航天器,很可能标志着民营航天时代的开启。自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俄罗斯"联盟"飞船成为了  相似文献   

6.
李贞  张洛平 《科技风》2014,(14):56-56
随着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深入,空间站已经成为支撑人类继续走向更广阔空间的立脚石。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和技术含量最高的航天器,空间站不仅是高科技的结晶,更是承载人类太空探索事业的工具。而机械臂作为空间站的一个重要的机械系统,其操控稳定性及准确性对空间站的功能影响很大。本文主要对机械臂的转位控制及其振动抑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2011年,美国航空航天局所有的航天飞行器退役,而此时,各式各样的新一代私人航天器正如一颗颗新星冉冉升起,成为未来航天科学研究、商业太空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或场所。私人航天器的繁荣有望打破"强国航天"的局面,使许多希望进行太空实验但缺乏技术的国家利用私人太空飞行器或私人空间站实现他们的愿望。这些私人航天器各赋异秉,我们仅窥其一二。  相似文献   

8.
广闻博见     
空间站——“航天母舰”空间站与卫星等其他航天器相比,其体积、功能与作用,都是有“空间巨霸”的实力和影响。因此,人们形象地把空间站叫作“航天母舰”。空间站可完成多种军事任务,如侦察、监视;部署、回收、组装和维修各种军用航天器,并为之补充燃料;它还可以成为太空飞行器的中转站和飞行指挥部;它可与地面、空中、卫星等配合构成战略预警网,对地、空、天指挥实施保障;它还可用于部署太空武器,捕获敌方卫星或其他航天器。空间站是名副其实的“航天母舰”。  相似文献   

9.
林小春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5):I0010-I0010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货运飞船18日携太空实验样本和一些陈旧设备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为它的第三次空间站送货任务画上了圆满句号。  相似文献   

10.
爱尔 《知识窗》2006,(5):52-53
据报道,俄罗斯宇航局计划让下一批登上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在今年9月太空漫步期间用一根镀金球杆向太空中打出一只高尔夫球。这只高尔夫球将围绕地球轨道旋转4年,然后坠落到大气层中烧成灰烬。然而。“太空高尔夫球”计划却遭来了一些专家的质疑,他们担心高速飞行的“太空高尔夫球”可能会对空间站和人造卫星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目前,俄罗斯宇航局正在等待美国NASA批准“太空高尔夫球计划”。  相似文献   

11.
庞之浩 《未来与发展》1992,(3):55-58,22
通过长期实践,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空间站有极其广泛的用途。它是一种可供多名宇航员巡访、长期居住和工作的大型载人航天器,通常由对接舱、气闸舱、工作舱、生活舱、服务舱、专用设备舱和太阳电池翼等几部分组成。其规模比一般航天器大得多,可装载各种不同类型的有效载荷,其中包括建设空间工厂;其上的宇航员可充分发挥触觉、主观观察、判断以及对意外情况的处理等能动性,在太空维修出故障的其他航天器,组装大型空间结构物和操纵有效载荷;它在轨道上的运行时间比其他航天器长得多,甚至可成为永久性的。空间站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科学效益以及政治影响、军事影响。通过空间站,可充分开发太空的高远位置、微重力、高真空、超低温、高净洁和强辐射等宝贵资源,加速空间物质产  相似文献   

12.
太空中的卫星、飞船、空间站等航天器,多是由太阳能电池板提供能量的。比如"神舟"系列飞船入轨后,太阳能电池板像一双翅膀一样展开,保证飞船的正常飞行;"凤凰号"探测器登陆火星后,两扇太阳能电池板将为其为期三个月、但极有可能时间更长的探测活动提供充足的动力。当一艘航天器在地球附近活动时,  相似文献   

13.
科技信息     
<正>人类首个私人太空望远镜定于2017年发射为地球免遭小行星撞击绘制前所未有的动态星图在私营太空企业成功让他们的飞船接驳上国际空间站后,美国下一个"私"字头太空项目的出发日期也已敲定。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消息称,一个由非营利性私人组织设计研制、实施发射并操控的太空望远镜将于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一群老鼠将被送上地球轨道。当然它们不是去太空旅行,而是肩负着实验任务。为什么要让老鼠上太空?在地球上,人和其他动物的生存都需要重力。如果重力消失了,我们的身体就会发生一些奇怪的变化——肌肉会变得松弛;因为钙质流失骨头会变得脆弱;身体保持平衡的能力也会下降等。宇航员在太空里生活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虽然人类真正进行太空探测的历史并不长,但是自从人类第一次在地球轨道上围绕地球飞行以来,人类已经在宇宙飞船、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等航天项目上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现在科学家对哺乳动物特别是人类在失重状态…  相似文献   

15.
在太空基本上按照天体力学规律运行,具有一定功能并执行一定任务的飞行器,称为航天器。航天器包括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器 (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和空间探测器(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等)。航天器的名字通常由二、三个字组成,却往往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从一个侧面映射出某种民族传统和特色。  相似文献   

16.
回谷 《今日科苑》2011,(20):68-71
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器之间的空间交会对接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为了建造国际空间站,1994~1998年,美国航天飞机曾9次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飞行,送美国航天员到"和平"号上工作,以取得航天飞机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经验以及美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上长期生活和工作能力,降低建造国际空间站的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17.
尹怀勤 《百科知识》2009,(1):F0002-F0002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仅就航天技术来说,国内外就有多种引人注目的事件发生。其中之一即为国际空间站顺利地度过了10周岁生日——建设中的国际空间站已整整在太空运行了10个年头。作为人类迄今建造的规模最大的航天器,国际空间站目前仍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太空之吻 1995年11月15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垂直对接成功.美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4国宇航员在航天器中首次聚会。这一对接被誉为“太空之吻”.是人类航天史上又一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国际空间站上的"菜园"喜获丰收,6名航天员首次品尝了他们在太空种植的紫叶生菜。这标志着空间站蔬菜培育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功,科学家把这一阶段性的成功视为人类距离飞向火星又近了一步。太空蔬菜味道怎样?几十年来,美国宇航局和其他机构一直在太空中试验种植农作物,但种出的作物不会马上给航天员们食用,而是被送回地球进行检测,并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措施,以不断提高产量和质量。如今,航天员们终于能实时实地地  相似文献   

20.
<正> 空间站简介 空间站,又称“太空站”,是一种环绕地球长期运行的大型载人航天器。它能与宇宙飞船或航天飞机对接,以便补充台养、更换仪器设备和让宇航员轮班换乘。空间站通常由对接舱、气闸舱、轨道舱、生活舱、后勤服务舱、专用设备舱和太阳能电池等几部分组成。在空间站上,宇航员可以长期从事各种科研活动,包括天文观测、地球资源勘测、调查环境污染、研究太空环境对生命的影响、进行特殊加工,以及制取地面环境无法获得的优质新材料、新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