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北京市于2015年启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进入首批贯通培养示范院校。以该院学业导师和生活导师结合的"双导师制"培养方案为例,探讨贯通培养项目学生的教育模式,以期为贯通培养项目学生教育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能力,北京市自2015年起推出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以下简称贯通项目),精准对接首都现代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实践探索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本文立足贯通学情,通过实践研究雅思英语分级教学在高职高专中的教学效果,探索贯通外培英语教学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北京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精神和北京市实际情况,推出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七年制贯通培养)。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以一流的办学实力、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项目实施的3所院校之一。2015年学校全面启动七年制  相似文献   

4.
<正>友好交流教科研动态学校与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顶目"合作签约仪式2015年2月12日,学校与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校际合作签约仪式。仪式的举行标志着在北京市教委的统一决策部署和大力推动下,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正式合作,率先开启"北京市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实施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七年制贯通培养提前招生项目介绍随着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霜要,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性与日俱增。2015年,北京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精神和我市实际情况,推出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七年制贯通培养〉。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以一流的办学实力、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过硬的人才培养质  相似文献   

6.
2015年,北京市实施“2+3+2”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第一批学生经过七年的培养于2022年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基于对北京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贯通培养学生的特点以及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深入分析,建立与用人单位协同、辅导员班主任与毕设教师协同、与原高职院校协同、家校协同的“四协同”工作机制,帮助学生挖掘自身优势,力促学生成功就业。基于此,提出对贯通学生大学阶段的教育思考,以期对今后贯通培养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2015年北京市启动了"2+3+2"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项目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整合融通,提出要培养"国际化、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本文将就数学课程(前5年)在项目中的定位、作用以及课程建设方面进行探讨,对数学课程"一体化"设计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8.
冶金机械教研室是有40多年历史的专业教研室。全室现有37人,其中党员23人,党员中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冶金部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7人。主要任务是承担本科生的专业教学,培养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和推广新技术。40多年来,为冶金战线培养了5千多名专业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治金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党支部注意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1986年教研室被评为北京市文明集体,党支部受到北京市委表彰。1987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党支部。1988年教研室被评为北京市高校教书育人先进集体。1989年被评  相似文献   

9.
开展"2+3+2"七年贯通培养改革试点工作,文化基础课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贯通项目基础课程体系,以科学基础、人文素养、艺术修养培养的素质教育为主线,设计既兼顾树立职业理想和目标,夯实文化素质基础,拓展国际文化视野,培养个性发展和职业兴趣,又为衔接后两段教育奠定基础,实现一体化培养高素质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推进中学历史教学改革,1996年北京市成立了“历史学习心理研究与教学对策”课题组,该课题经北京市教委批准立项为北京市“九五”重点研究课题。课题负责人为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研中心历史教研室张静老师,课题组成员由高校教师、教研员和初高中一...  相似文献   

11.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简称"贯培项目")为北京市教育改革的试验项目。经过2年的教育实践,从"贯培项目"学生的特性以及培养目标入手,分析、研究,探讨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贯`培项目"学生的教育路径,从而为"贯培项目"的教育提供有效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推进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简称贯通项目),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一种适合贯通培养项目学生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即课堂、宿舍生活、课外生活、家庭生活四位一体的全方面管理模式。该模式的提出为贯通培养项目提供了经验,可以更好地促进贯通培养项目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蔬菜》一课的教学设计湖北武汉市教研室黄建业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二册第18课《蔬菜》一课的课型是“看图学词学句”。教学这类课型的课文要做到抓住“一个基础”,贯通“两个结合”。“一个基础”是指以“识字”为基础;“两个结合”是指看图与学词、学...  相似文献   

14.
材料力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如何在新形势下搞好材料力学教学,以适应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清华大学力学系材料力学教研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1983年以来,该教研室共获清华大学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5次、二等奖2次;材料力学课程被评为“清华大学一类课”、“北京市优秀课程”。在我国首次开展的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奖励  相似文献   

15.
"3+4"中药专业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不是三年中专、四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简单组合,而是七年一体化贯通的人才培养。根据国家政策、专业特点、社会需求、行业调研及贯通培养要求,准确定位贯通培养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以典型工作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新型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是根据企业需求,学校教改而产生的一个新颖教学培训模式。中高职贯通在衔接中、高职的专业课程和文化课程具有独特优势,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设计有利于教学效能,有利于课程设置和专业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为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员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对2010年以来上海试行的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进行了简析,并分析了目前该模式下实训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改革实验项目是北京市职教改革试点项目,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成为项目的特色。本研究针对职业素养教育缺乏具体的标准框架、有效的教育模式和评价策略的问题,结合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根据项目的培养目标定义职业素养内涵、建立层次化框架、将职业素养培养融入技能学习过程和建立多样化评价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学教研室在编写《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材时。注重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引入国外名校教学案例;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学生需要完成多个综合项目的设计及验证;突出探究性,设计了学生探究性项目。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有力地推进了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室成立于1978年。20年来,教研室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与教改经验,脚踏实地深入课堂,以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全区教学与教改。这种导向性服务,确保了全区教学与教改始终保持在全市的较高水平上,中、高考成绩历年居全...  相似文献   

20.
《学前教育研究》2019,(9):F0002-F0002
萍乡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依托学前教育学院办学,该专业肇始于原萍乡师范学校于1980年开办的幼儿师范教育专业。该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200人,设置有学前教育本科、专科两个培养层次,并设置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该专业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2人,讲师25人;学前教育学院下设学前教育理论教研室、人文教育教研室、科学教育教研室、音乐舞蹈教研室、美术书法教研室、学前教育专业实训中心、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所等教学与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