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久前,笔者参加了我市教科所主办的"全市小学习作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听了9位老师的习作指导课。听课过程中,我针对习作指导课的时间效益作了专项课堂观察:一堂习作课的时间比例如何分配才科学?作文前指导与作文后评改,哪一个更重要?笔者以课堂观察为思考点,试以走向专业的听课,从听课中思考、甄别、检验,再反思调整自  相似文献   

2.
教师精准的习作指导是学生习作质量提升的保证。在三年级语文下册《国宝大熊猫》的习作教学指导课上,教师可以从习作前、习作中以及习作后,为学生提供选材、构思、写作、自评、修改等多方位的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怎么写、怎么改"的问题,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曾经听过两节有关表达感受的习作指导课,一节是靳家彦老师执教的人教版教材上的习作课,一节是邢跃武老师上的自主开发的习作课。两节课的授课对象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注意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唤醒学生习作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捕捉感受、表达真情,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情境中放飞思想,完成习作。这两位老师的精彩教学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反思和改革习作教学提供了鲜活可感的实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可能都有同感,很害怕上习作指导课,怎么上?上什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写?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们。有一次,观摩一位教师执教的习作指导课《我的美味我最爱》,给了我很多的启迪。原来习作指导是  相似文献   

5.
李小菊 《广西教育》2012,(33):44-45
目前,学生习作水平并不容乐观,还是存在学生害怕写作文,老师害怕上作文指导课的问题。许多语文老师弄不清语文阅读教学和习作指导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没能很好地把语文阅读和习作紧密结合起来;语文老师对年段作文目标不明确,随意提高习作标准;  相似文献   

6.
徐文玲 《甘肃教育》2014,(22):84-84
正快乐习作就是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积极主动地写作,积极主动地评价,使快乐始终贯穿于习作教学中。那么,教师应如何让农村学生乐于写作,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美丽,享受习作的快乐呢?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笔者作了以下的思考和探究。一、习作教学的困境1.习作教学未架起素材与表达的桥梁,学生不会写。调查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在生  相似文献   

7.
"作文难""难作文"是师生和家长们茶余饭后交流的普遍感受,更是语文老师面临的一大难题。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老师的"半壁江山"。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能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适合学生年龄发展阶段的做游戏、讲故事、编童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把难点淡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习作技巧学会习作。这样才能省时、愉快、高效地让学生掌握写作的精神要义,领悟布局谋篇的经略,把他们从绕不开、躲不掉、治不了的作文困扰当中解脱出来,还他们一颗真实自由的灵魂,给他们一片洒脱灿烂的天地。拥有生花妙笔,书写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8.
习作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农村小学,习作教学是一大难题。学生的习作能力普遍不高,畏惧写作,教师怕上习作课,更怕改习作。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笔者对提高农村小学习作教学效率作了一些探索。一、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习作有兴趣,让他们体验习作的成功和快乐,学生才会想方设法调动自己的知  相似文献   

9.
目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往往重视阅读教学,忽视习作教学,喜欢上语文示范课,不喜欢上习作指导课。究其原因,习作指导课没有统一的模式,随意性大,师生配合往往不尽如人意,课堂上亮点不多。我担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承担了不少小学生习作研究课题,发现农村小学生习作存在诸多问题。就导致这些问题的成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我谈几点看法。一、问题(一)内容不真实、不具体、不符合要求1.习作内容不真实。指在平时的习作练习中,很多学生不善于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往往写那些自己没有做过的事。  相似文献   

10.
高小兰 《学周刊C版》2019,(24):146-146
习作教学是师生都比较棘手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习作,是非常符合当前语文教学研究趋势的。本文从写前精心指导、细节弥补缺憾、善于捕捉材料、用心搜集材料等方面说明,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习作,记载着学生的生命与思想的变化,表达了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孩子的本性就是向往快乐、追求快乐,因此我们的习作教学就要顺应孩子的本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生活为教学资源,以"实践""创新"为走向,力求灵动、鲜活、快乐。然而,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往往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待习作教学,教学中带有极大的功利性,教学往往只为应考需要而安排习作训练,习作课显得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听课调研中,对一位教师的习作课进行了跟踪指导交流,前后课堂气氛和效果差别很大,初始课的设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教师课后感觉也不理想,但苦于找不准改进的方法。经过我们共同努力,在第二次平行班教学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这节习作课的要求是说说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里话,习作内容很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教学中要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为学生创设一吐为快的宽松环境,在表达方式和内容上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习作指导课难上,学生作文难做是我们一线语文老师都深有体会的。在现行作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每当老师一提及要写作文时,多数学生就开始叫苦。有时教师的激情导入已经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致,可是一让他们自己动手写作,他们又开始唉声叹气了。写作的过程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艰涩的。每当面对这样的窘境,我就想:怎样才能让作文课堂充满阳光,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习作心境充满愉悦?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也是令教师和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如何让我们的习作指导课像动画片一样吸引学生.如何让作文成为学生快乐的游戏.如何让学生作文时有创作灵感.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习作课的幸福、快乐……在教学中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我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对习作教学中教师指导的现状进行反思,并探索相应的习作指导新策略,实施行为跟进,促进了习作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一、现状反思一直以来,大部分教师在习作指导上缺乏创新。习作前,学生习惯于等着老师先指导一番,因为有些学生不知写什么,或者肚中有东西却"倒不出来",教师给予帮助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如何指导却值得讨论。一些语文教师缺乏创新,往往遵循着陈旧的套路:先是审题,再交流选材,然后介绍怎样写。教师把要求、提示,甚至优美词语写到黑板上,等学生真正提笔习作时,一节课已经过去了。这样的作前指导,不能说完全多余,但很大  相似文献   

16.
杨碧娟 《考试周刊》2013,(29):53-53
<正>习作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一提起习作,教师就感到头痛,学生就感到畏惧。有的苦于"无米下锅",有的担心写不具体。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使学生喜欢上习作,爱上习作。如何让学生感觉习作是快乐、轻松的呢?以下谈谈我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我的自画像》是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的一个习作练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普遍反映课难上,文难写。那么,习作起始阶段该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从而打开他们的话匣子,实现习作有效指导呢?下面的两个课例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届教学观摩活动中,我最欣赏的是臧学华老师的《写导游词》,他的课真实、朴实、扎实、灵动,为学生点亮了习作之灯,让学生自信、自由、自在、温暖地表达。一、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习作之愿望1.生活情境臧老师的课堂创设了真实的习作情境:请学生为来自全国各地听课的教师介绍桂林的景点,一方面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习作因"需"而"作",另一方面他们能真实地感受到习作源于生活。【教学片段一】课前沟通时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师,最大的教学难题莫过于习作课,尤其是低年级的习作课。小学生刚接触习作,对习作的概念还处于不熟悉的阶段。大部分小学语文老师不知道如何给学生上习作课,或者是在习作课上给学生讲些什么,这样的习作课显得空洞而乏味。老师在上习作课的过程中,应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学习,与其他语文教师互相借鉴,互相观察,并结合本班的实际,上好小学低年级习作课。本文就小学语文低段习作课如何搞好,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学生即将进入三年级的学习了,凭我的教学直觉,他们学习语文困难最大的应该是习作。从一二年级的“写话”到三四年级的“习作”,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与前任语文教师聊学生的写话情况,得到的信息是令人欣喜的。该教师为了提高他们的写话水平,从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每周专设一节写话课来指导写话,这对于我引领学生快乐地进入习作殿堂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