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和主要渠道.要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真正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就必须激活大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习兴趣.为此,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法制教育以造就具有法律素质的社会建设人才为根本目的。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阵地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高校普遍开设"法律基础"课到目前为止,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并未得到有效提高,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高校中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存在实效性不足的问题,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方面则是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法律知识不足、法律常识贫瘠的问题。"参与式"即是为提高大学生掌握法律知识的实效性而提出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要是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品质。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是大学生跨入校门后所接触的第一门树立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课程。因此,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做出更好的教学规划,从而进一步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恋爱观、婚姻观教育是我国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人恋爱是否和谐、婚姻是否幸福,与其持何种恋爱观、婚姻观有直接关系。构建正确的道德观、法律观,是90后大学生人性完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通过调查分析,说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对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的影响,论证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构建当代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完善人格再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高职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不断认识、实践、再实践的过程.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对培养高职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省思人本教育路径遭遇的形式内容陈旧、实践模块缺失和评价体系落后的现实困境,着力探索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素养为指标、以维护学生权益为基础的人本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和战略目标的前提下,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的培养显得极其迫切。本文指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现状,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视角,提出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在实践环节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式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正面临改革与发展,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为此带来契机。微助教是一款基于微信的课堂互动工具,是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相融合的积极探索。文章探讨了"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微助教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班互动教学的意义,通过实践案例分析,进一步探索微助教支持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互动教学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通过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践环节的尝试,探索出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此门课程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体性教育模式作为高校德育改革的有益探索,是指在教师主导性作用下,强化"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造就真正的思想道德主体。通过和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体验等内外综合作用,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落实知行合一,进而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益凸显的现实,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刻不容缓。由于目前高校一般都还没有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把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弥补大学教育的缺失。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对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教学内容设计。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了实证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对生命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各个章节教学进行了设计,提出了生命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策略,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学会珍爱生命,在遭遇挫折时能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命,增强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目标,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课程之一。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效性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是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其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之一。然而,法制教育收效甚微,缺乏实践环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而实践教学环节是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对各个专业的学生都会产生重要思想影响。融生命教育之理念于课程教学中,深挖教学内容,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还有利于在了解生命之意义的基础上,更好地认识生命,珍视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使学生自觉实现"三化"。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深入研究了依法治国思想的相关内容,为了全面贯彻会议精神,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人员均对会议内容进行了学习,以此为依据,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全方位融入了依法治国思想。本文介绍了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融合依法治国思想的几点对策,旨在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保证高校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通过对"基础"课专题式教学的理解、教学课程的组织、教学的具体实践三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专题式教学模式,结合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该课专题式教学的实战经验,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角度对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以上三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培养主要依赖于课堂,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但该课程对法律知识的介绍过于笼统,难以让学生形成系统的法律知识,并且很难将法律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艺术类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独特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艺术作品,艺术创作都都会涉及到法律的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高职艺术类大学生的法律知识状况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美术类高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美术人才,思政课的作用是帮助美术专业大学生通过实践课的开展切实扎根生活、贴近人民。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与美术专业课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进行实践教学的路径的尝试,以激发美术专业大学生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主张将审美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中,以此作为美术类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19.
道德叙事教育方法融感性、理性,情景、价值于一体,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使德育教育回归生活。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中运用道德叙事,应与"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精选故事,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解决大学生现实的道德困惑。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效问题,既要对新思想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关联性作出分析,又要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实效性的突破点,还应有效定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