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前活动:师生共唱歌曲《小红帽》。一、结合歌曲导入新课师:课前,我们唱了一首歌——《小红帽》。知道吗?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从现在开始“。(生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2.
片段一:“初读感知”(课前师生同听一曲《我的中国心》)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不忘祖国的感人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每当读到它,我就仿佛回到发生这件事情的年代,内心无比激动。我想这篇文章也一定会打动同学们。请大家打开课本,一边听老师朗读课文,一边思考预习提示提出的要求。师:谁来回答,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生: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师:课文还有一个短句,也是讲故事发生的时间。生:台湾“光复”不久。师:大家请看,(出示中国地图)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末年被剖让给了日本,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被中国收复,也就是课文中讲的“光复”。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3.
王振华 《湖南教育》2002,(13):46-47
师:在上课之前,请你们听段录音,听完后告诉老师,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放录音)很多小朋友已经听出来了,一起来说,是———生:风声。师:对。(板书:“风”)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生:风很冷。生:风有时候大有时候小。生:风能吹动很多东西。生:风没有颜色。生:……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跟它有关,题目就叫《画风》(板书:20、画风)大家把课题念一遍。生:(齐念)画风。师:小朋友们,当你看到这个课题后,你会提出些什么问题呢?想到了你就站起来说。生:谁和谁在画风?生:他们在哪儿画风?生:…  相似文献   

4.
课前欣赏歌曲《丹顶鹤的故事》。 一直奔课题以疑激趣 师:同学们,刚才一首歌曲《丹顶鹤的故事》的确令人感动,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走进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指出“乎”在这里读轻声)读了课题你脑子里产生了哪些小问号呢?  相似文献   

5.
一、异中求同,提出话题 师:课文中有3个小故事,谁来讲一讲?(学生复述《狐狸和葡萄》、《狼来了》和《蝉和狐狸》) 师:这3个故事非常有趣。你们看,故事中的狐狸、牧羊的孩子走出来说话了(呈现课文人物的语言)——谁来读一读?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流程】一、资料交流,初识人物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品读了《伯牙鼓琴》,欣赏了高山流水。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艺术,做知音”,共同走进另一个动人传说。齐读课题。(生齐读)师:在“多篇联读,自主探究”课上,我们初步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回顾一下?生: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故事。师:言简意赅,值得表扬。贝多芬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7.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林海》(板书课题)。课前,同学们已预习了课文,通过预习,你对课文内容一定有所了解,谁愿意谈一谈?生: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大兴安岭很美。生:大兴安岭的岭非常多,这里的林非常大,绿颜色很多,鲜花各式各样,在别的地方很少见。(师板书:岭多林大绿花各式各样)生:作者看了林海的风光,感到亲切、舒服。(师板书:亲切舒服)师:同学们预习的收获很大。如果预习时有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生:为什么说:“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师板书:第一)生:怎么说“兴安岭会打扮自…  相似文献   

8.
(课前创设情境激发感情:播放《我的中国心》 师;同学们,一曲《我的中国心》听完了,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从这首歌曲中我感受到了歌唱者和这首歌曲的作者有强烈的爱国心。 师:你体会得很好,那我们就一起带着这种强烈的爱国之情,再次进入《难忘的一课》吧! 上一课时,咱们共同学习了本篇课文的生字词,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课文条理,现在谁愿意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给大家听一听? 主: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学习祖国文字,并参观他们的小礼堂。 〔师相…  相似文献   

9.
师:谁来说说《将相和》这篇课文写了几个故事?其中第一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生:课文讲了3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第一个故事的起因是秦王企图骗璧,结果是蔺相如用智慧完璧归赵。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将相和》。请大家打开书快速阅读后两个故事,看你们有那些问题需要解决。 (学生默读课文) 生:我想知道两个故事的前因和后果是什么?课文各部分又是怎样联系的? 生:我想知道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秦赵两国到底谁胜了?谁最有功? 生:蔺相如躲避廉颇,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廉颇后来为…  相似文献   

10.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金子》一课。课文都预习了吗?(生:预习了)课文生字新词都会写了吗?(生:会了)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我们来听默几个词语。注意每个词语老师只读两遍:蜂拥而至、扫兴离去、不甘落空、实现梦想。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八册第二十七课。 【导入设计】 师:(饶有趣味地)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兴奋地)喜欢!师:(声情并茂地)从前,有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丑小鸭》。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这篇课文讲了一只丑小鸭因为长得丑被别人欺负,最后变成白天鹅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阎晓芳 《广西教育》2007,(11A):30-30
[教学片断] 课题:25《坐井观天》 说话练习(一) (学习课文前,教师让学生进行质疑。有一个学生问。) 生:什么叫无边无际? 师:请知道的小朋友帮助他。生:无边无际就是很大很大,一眼看不到边。  相似文献   

14.
董学勤 《广西教育》2013,(37):46-47
【课堂实录】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这是一则——生(齐):寓言。师:以前我们也学过一些寓言,谁说一说?生l:《狐假虎威》。生2:《自相矛盾》。生3:《亡羊补牢》。生4:《守株待兔》。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其含义。2.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孙瞑的足智多谋,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寻找最佳方法。教学过程师:今天这节课,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先来听一段动听的音乐,看谁最聪明,能听出音乐表达的内容。(放录音。)生:我听到了马蹄声。师:听到音乐你仿佛看到厂什么景象?生:我好像看到了赛马。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田忌赛马》。(板书)这将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一个关于赛马的故事。师:围绕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生、:田忌为什么赛马?生。:田忌和谁赛马?生c:他们一共赛了几…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4课《寓言两则》(第二则)。【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李老师说我们班的孩子特别爱读书,你们读过哪些故事呀?(生畅所欲言)师:看来同学们真读了不少,不知你们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  相似文献   

17.
一、以情入境(师扮演小燕子边唱《小燕子》歌曲边做动作)师:小朋友们好!我是燕子姐姐。生:燕子姐姐好。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会到这里来呢?生:因为春天来了。师:是啊.春姑娘已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从南方一路飞来,飞过了高山,飞过了田野,飞到了常熟,看到了美丽的春姑娘把常熟打扮得五彩缤纷,美丽极了。可是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例3-例5。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主题歌。 一、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歌曲?你喜欢《西游记》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一段《西游记》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一、创设童话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哪些同学听说过《小红帽》的故事呢?举起手,让老师看一看。(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小红帽》的故事) 师:那么,现在谁来演一演可爱的小红帽呢?(选一名女生扮演小红帽) 师:你们看,小红帽向我们走来了。小红帽,来向小朋友们打  相似文献   

20.
师:下面我们交流一下课文朗读,谁先读给老师听?(一生读第1、2自然段。)师:很遗憾,有一个字漏掉了,你自己感觉到了吗?生:“有一年”,少了一个“有”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