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唐玲 《视听》2016,(7):78-79
在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语境下,电视媒介的泛娱乐化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后现代主义美国政治娱乐化的背景下,《每日秀》脱口秀节目通过幽默风趣的内容拉近了年轻人与政治之间的距离。人们的政治文化参与给美国政治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赵如涵  罗晨 《现代传播》2019,(11):65-73
当下泛娱乐化现象日渐突出,信息娱乐化研究也因此逐年丰裕。为梳理信息娱乐化概念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指涉,揭示相关研究的学科关联及范式,采取文献计量方法对SSCI期刊中331篇论文进行了深度分析。研究发现,信息娱乐化研究于近五年达到高峰,美国、德国、英国成为成果产出重镇;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皆对其保持密切关注,半数以上的研究呈现出跨学科特征;信息娱乐化在车载随意移动网络、政治传播、新闻角色认知、伦理反思等主题下频频现身,多数研究彰显出对工具取向和价值取向的兼顾;信息娱乐化与新闻工作者的专业角色认知、与受众政治行为之关系及相关内容中的修辞策略成为三个核心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方经济文化思想的冲击,我国传媒产业已经形成了新闻与娱乐的合流趋势,并且逐渐延伸成为了传媒的泛娱乐化现象。新闻广播中的泛娱乐化对受众、社会以及媒体本身都有着巨大的危害。本文分别从新闻广播的制造者、听众以及新闻广播的监督方和社会环境出发深入分析新闻广播泛娱乐化的原因.并从以上三个层面提出了抵制新闻广播泛娱乐化倾向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4.
陈琳 《东南传播》2014,(11):84-86
电视媒体的"泛娱乐化"现象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国内外研究者由泛娱乐化现象的表现、危害入手,对于它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本文通过对《第一次心动》兴衰史的研究,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正确地理解人民大众对娱乐的需求转变,完整阐述泛娱乐化产生的原因是媒体在市场化改革中对娱乐产生的误解,希望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研究媒体泛娱乐化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郭志勇 《视听》2016,(6):29-30
随着人们生存之忧得以解决,追求快乐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在此背景下,电视内容生态出现了泛娱乐化的倾向,而文化类节目的打造及其比例提升,能够有效遏制这种倾向。虽然泛娱乐化不可取,但是娱乐手段可以为我所用。本文认为,文化类节目的娱乐化转型有其必要性,并从选题大众化亲民化、以文化名义的竞赛、打造文化综艺秀三个方面探讨了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泛娱乐化主要表现为严肃新闻的比例减少,创作人员千方百计地从严肃的政治、经济活动中挖掘出新闻的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在新闻中加入娱乐因素,通过描述新闻中有趣的故事、情节、细节,强化新闻中的娱乐因素。  相似文献   

7.
黄伟  闫春红 《现代视听》2012,(10):56-59
近年来,中国电视的泛娱乐化状态愈演愈烈,纪录片却从中突围而起,这个现象值得深思。本文试从分析泛娱乐化生态中的公众心理入手,探讨纪录片的艰难生存环境,剖析在泛娱乐化环境达到一定程度后观众审美心理的转变,继而对纪录片在后娱乐化环境中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中国电视节目制作愈发专业化、品牌化、娱乐化。面对潮水般不可挡的电视节目娱乐化,在传媒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应对这种泛娱乐化及其产生的影响,怎样提高媒体的文化品格和道德约束力,使之既能在带动传媒产业的发展的同时也能兼顾社会大众对之寄予的文化和道德想象,不仅需要建立和提高电视节目行业的业界自律意识也需要提高来自社会监督力度。只有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娱乐观,电视节目才能在这场娱乐化风暴中获得发展和延续。  相似文献   

9.
中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过度娱乐化,呈现泛娱乐化,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立意不高,误导受众;二是同质化,创意不足;三是格调不高、媚俗味过重,缺少文化品味,游戏人生。要正确认识娱乐节目,满足观众的多种需求,可以把各种元素杂糅在一起;体育和娱乐的结合,为娱乐节目的突围开辟了一条新路,具有借鉴意义;文化节目也可以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提高娱乐节目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及泛娱乐化发展背景的影响下,体育领域部分新闻报道也呈现一定的娱乐化倾向,不仅体现在文字语言方面,也表现在内容倾向上。而过度、一味的娱乐化体育新闻报道方式容易导致新闻报道的庸俗化,影响体育及新闻报道领域优良文化、崇高体育精神氛围的形成。基于此,本文结合目前部分体育新闻报道娱乐化实例,分析体育新闻娱乐化倾向的主要表现形式、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解决对策,促进体育新闻报道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广播媒体作为大众媒介,其使命就是向社会大众传播信息,但是随着媒介泛娱乐化大潮的推进,广播媒体节目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度娱乐化的倾向,这种娱乐化倾向不仅降低了听众的文化品位,而且弱化了广播媒体的社会责任。这种倾向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在融媒体时代,广播媒体工作者为了适应受众群体的整体需求,更愿意选取轻松娱乐的新闻信息,进而使广播节目的娱乐底线被不断刷新。  相似文献   

12.
论新闻的泛娱乐化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梅 《新闻前哨》2004,(8):36-37
似乎一夜之间,我们媒体的新闻变得风情万种起来。举凡娱乐所需具备的要素,诸如美色、金钱、戏剧性、离奇性等,在我们许多媒体的新闻报道中都一应俱全。媒体的新闻从计划经济时代僵硬乏味的泛政治化倾向开始迅速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泛娱乐化转化,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越来越多的新闻已经成了广告和娱乐的囚犯。”(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语)  相似文献   

13.
媒介泛娱乐化时代的到来,使媒介的娱乐属性无限地扩张和深化,事事都在娱乐的进程中进入公众的视野,甚至一度有掩盖其他媒介属性之意.而政治娱乐化作为媒介泛娱乐化这一大背景下的子现象也已经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4.
余兰 《新闻窗》2009,(4):35-36
所谓泛娱乐化是指时尚生活中出现的一种以娱乐为始终的新社会现象,它依靠现代传媒和高科技信息传播的手段,超越了原来娱乐的领域而渗透到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由于娱乐元素无孔不入的渗透,影响了人们原来固有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如今,泛娱乐化已演变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流行和时尚,电视、图书、戏剧、网络这些兼有娱乐和文化导向功能的大众传媒当仁不让,引领着最新的潮流。这似乎无可厚非,但是,过度的娱乐则显得肤浅了。不管是真亡、的享,娱乐无论如何不会也不可能帮助分享娱乐的人走上一条娱乐以外的成功道路,也就是说,娱乐一般并不具备思维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的泛娱乐化现象 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流行起一种"娱乐化包装"的潮流.所谓"娱乐化包装",简单地说就是把大量非娱乐题材的新闻内容,用娱乐或接近于娱乐的手段表现出来,以期达到既传播新闻信息又娱乐观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赵志洋 《今传媒》2012,(8):58-60
随着"限娱令"等政策的出台,电视监管部门正在对电视文化的泛娱乐化发展趋势进行调控,但从"量"的方面消除泛娱乐化趋势是不够的。本文通过对"限娱令"所限节目的分析,探讨了电视、网络媒体泛娱乐化的特征,指出了泛娱乐化是大众媒体市场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呼吁媒体人士高度警觉这一现象,并在媒体市场化浪潮中承担起自己的社会道义和责任。  相似文献   

17.
刘娜 《采.写.编》2022,(12):111-113
宏观上,在民主政治推进、文化经济形成、后现代主义思潮等因素的影响下,国内舆论趋向泛娱乐化;微观上,人本能的娱乐需求、生活高压下的减压反应和企图在互联网场域中通过“表演”获得认同的心理使得舆论的泛娱乐化现象日渐凸显。舆论的适度娱乐化有利于信息传播与情绪释放,但过度的娱乐化将解构严肃议题,甚至产生错误的价值导向。因此,在对舆论娱乐化的引导中,政府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社会各方应压实自身责任,个人应加强主流价值观建设,三方形成引导合力,共同打造健康、可持续的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18.
冯艳丹 《新闻前哨》2005,(12):49-50
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介商业化运作的力度加大,新闻娱乐化趋势日益突出。如何促进娱乐新闻的健康发展,而规避庸俗化、媚俗化等泛娱乐化的不良倾向?《武汉晚报》推出的《全娱乐》版面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全娱乐》在满足受众对轻松娱乐新闻的需求的情况下实现了娱乐新闻的深度化、本土化和人性化报道,真正做到娱而不滥,乐而不乱,也为娱乐新闻提供了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发展不仅仅是生产者一手促成的,群体心理在对电视节目的选择中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从群体心理的角度阐释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原因,并对电视节目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重读尼尔·波茨曼的《娱乐至死》,有很多新的启示.以印刷术为基础的"阐释时代",到当下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娱乐化时代",泛娱乐化成为当代社会化标签.互联网技术下的信息大爆炸时代,娱乐思维存在于所有的公共话语和言论中,社会的文化内容也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反思,当今社会是不是出现了"过娱"或者"娱乐至死"的现象?《娱乐至死》的预设和对当代的启示,值得我们重读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