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要求:识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等含义,理解并掌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能够举例说明发展对外贸易和保护民族工业的关系,能够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有益东西。  相似文献   

2.
主题内容范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的实质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在这样国际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马列主义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曾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一定要坚守马列主义阵地,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广大青年学生的头脑。坚决抵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全球化对中国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变的险恶用心。对此,“两课”教师身负重任,并要求教师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理念创新。  相似文献   

4.
主题内容范围:国际关系是超越国家界限的国际社会关系,主要是主权国家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有三种基本类型:①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与斗争;②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反奴役的矛盾与斗争:③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其本质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近代,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得以确立。进入现代以后,现代化模式出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种类型。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洋务派的经济思想表现出若干现代取向,他们重视工商业,摆脱了传统“重本抑末”思想的束缚,主张发展民用企业,与西方各国开展经济竞争,维护国家利权,进而提出“以工为本”,萌发出取法西方建立现代工业社会的意识,要求发展对外贸易,加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促进本国经济的繁荣增长。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通过本框题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政党制度的含义和基本类型,以及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不同形式,了解两党制、多党制的历史进步性,认识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和作用。犤教学重点犦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不平等的世界经济政治结构基础上的"新帝国主义论",和以资本的跨国流动与全球化趋势为核心的"后帝国主义论"不仅是对20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现实和态势的理论反映,而且与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也有着内在的联系。且不说"新帝国主义论"和"后帝国主义论"赖以形成的经济基础具有列宁所说的垄断性质,单是两种理论所折射出的资本主义种种特点也证明列宁的理论没有过时。当然,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并不是解释当代资本主义一切特征和变化的灵丹妙药,它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两个必然”和“必胜主义”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必胜主义对资本主义未来趋势作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对这两个判断的鉴别分析,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前途,正确认识和处理两个主义的关系,对于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中学《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的核心概念和主要内容之一,与此相似而又有密切联系和区别的概念还有“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等。对于这些概念及其区别与联系,教材和教参语焉不详。本文试作一分析探讨,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社会历史实际证明了的科学理论。这一点连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非马克思主义学者都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在于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创新的马克思主义。高校“两课”肩负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的使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两课”教育教学中“三进”,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需要,更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悉心考察和研究,创立了唯物史观,然而,马克思并没有局限于“欧洲中心论”这个狭隘的思维框架中,马克思以资本主义为基点,展望了共产主义未来,宣告了资本主义被共产主义取代的必然性,然后回过头来集中探索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演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资产阶级人性的一种抽象,实质是强调追求个人利益是从事经济活动的惟一动力。这一论断虽然与社会主义的理念不相容,但相对于封建社会的专制统治无疑是一个进步,客观上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还不能彻底否定它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提出的“让资本主义绝种”思想,人为地过早消灭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给革命和建设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三大改造的任务提前完成,造成了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模式化和商品经济理论探索的中断。导致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走向误区。毛泽东在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上的失误,给我们今天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主题内容范围:主要涉及英国、法国、美国、俄国、德国、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革命或改革、政治制度的沿革、内政外交、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变化等知识。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政治、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内政外交、二战后资本主义政治的新发展等。  相似文献   

16.
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在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比较时,我们既要不断优化比较的内容,也要坚持科学的比较方法。历史的比较方法要求我们,必须从基本的历史事实出发,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方式上的根本区别,从而牢牢占据社会发展方式的道义制高点。发展的比较方法要求我们,必须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大趋势。全面的比较方法要求我们,必须从"事实的整体"出发,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客观的比较方法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考察的客观性",决不能罔顾现实,主观臆断。  相似文献   

17.
认为“卡夫丁峡谷”是喻指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指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波折,实施“不通过”行为的主体是俄国农村公社而不是俄国,“不通过”的方式是“绕过”而不是“跨越”,“不通过”的条件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和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并保持其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般教材及教师在讲解“一国两制”问题时,只讲“不变”一个方面。但我们认为,为了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必须讲清“不变”与“变”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起源于冷战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待遇、反倾销和反补贴问题,对传统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一种歧视性的做法,也是西方国家出于意识形态考虑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对策。“非市场经济的国家”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1930年关税  相似文献   

20.
说起“北约”其实这是我们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一种简称,这个组织的建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冷战”局面的开始,美固为了遏制社会主义的苏联,1948年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西欧、土耳其渡过了经济困难,巩固了资本主义在西欧、土耳其的秩序,但同时这些接受援助的国家也被纳入了美国的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