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心乐园     
IQ无限刘禅做题刘备的儿子刘禅从小不学无术,从未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而且不爱思考。一次,诸葛亮用一些小棍儿摆出如右图形,让他挪动3根使等式成立。刘禅一见就说太难不会。任凭诸葛亮怎么启发他就是不懂,气得诸葛亮直摇头叹气。现在请你试试看,你能想出答案来吗?失踪了的十文钱从前,有三个穷书生进京赶考,途中投宿在一家旅店中。这间旅店的房价是每间450文,三人决定合住一间房,于是每人向店老板支付了150文钱。后来,老板见三人可怜,又优惠了50文,让店里的伙计拿着还给三人。伙计心想:50文钱三个人如何分?于是…  相似文献   

2.
三个秀才去赶考,一天在一家旅店投宿,房价每间300文。三人商量后决定合住一间,于是每人向店老板付了100文钱。后来店老板见三人可怜,便优惠50文,让店小二还给三人。店小二想:50文钱三个人如何分?不如自己拿20文,剩下的30文还给他们。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2002,(10)
(1)从前,有三个穷书生进京赶考,途中投宿在一家旅店中。这间旅店的房价是每间450文,三人决定合住一间房,于是每人向店老板支付了150文钱。后来,老板见三人可怜,又优惠了50  相似文献   

4.
王国芳 《今日教育》2013,(12):49-49
春秋时期,有个人在街市买布。一尺鲁缟市价三文钱,他买了八尺,却只付给卖布者二十三文钱。卖布者不答应,认为该付二十四文钱。双方争执不休,恰好孔子的学生子路路过,两人便请这位学问家来评判。子路当然维护真理。买布者不服,三方激烈争执,于是决定去找孔子评理。子路愤愤不平地说:  相似文献   

5.
王国芳 《教师》2013,(30):1-1
春秋时期,有个人在街市买布。一尺鲁缟市价三文钱,他买了八尺,却只付给卖布者二十三文钱。卖布者不答应,认为该付三八二十四文钱。双方争执不休,恰好孔子的学生子路路过,两人便请这位学问家来评判。子路当然维护真理。  相似文献   

6.
友善的力量     
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位行李简陋、衣衫破烂的老人来到费城的一家旅店投宿,他对伙计说:“别的旅店全客满了,我能在贵处住一晚吗?”伙计解释说,“因为城里举行大型活动,所以旅店到处客满。不过,我不忍心看您没个落脚处。这样吧,我把自己的床让给您,我就在柜台上搭个铺。”第二天早上,老人临行前对伙计说:“年轻人,你当得了美国第一流旅馆的经理。兴许过些日子,我要给你盖个大旅馆。”伙计听了,畅怀大笑。两年过后,一天伙计收到了一封信,邀请他去纽约回访两年前那个雨夜的客人。伙计来到了车水马龙的纽约,老人把他带到第5大街和第34街的交汇处,指…  相似文献   

7.
从前,我国古代有位丞相,他听说有位算学大师名叫张邱建.于是丞相想亲自试一试张邱建,看看他到底是不是像传说的那样神算.一天.丞相邀请张邱建到其府上,并问他:“现有钱一百文,要买一百只鸡.如果公鸡每只五文钱.母鸡每只三文钱,小鸡三只一文钱,这一百只鸡该如何买法?”张邱建略加思索后答道:“那就买4只公鸡,18只母鸡,78只小鸡便成.”丞相一算.  相似文献   

8.
《家教世界》2013,(1):48
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有环形钱,后定为外圆内方,人称"孔方兄"。唐代的钱——"开元通宝"重量稳定,可以当作天平砝码,"钱"便成了重量单位。十钱一两,160文钱即有一斤重。一贯钱有1000文,重量为6.25斤。这可是一大笔钱了。而"腰缠万贯"的有钱人估计是个超级大力士,因为一万贯钱足有6.25万斤重。偷钱在古代也是个麻烦事。昆剧《十五贯》中的窃贼娄阿鼠蹑手蹑脚地偷了15贯钱,摆出了一副神不知鬼不觉的  相似文献   

9.
先给大家讲个有趣的小故事.有3个大学生结伴出去旅行,傍晚到一家旅馆住宿,老板向每人收了10元钱.后来老板想了想,学生出门在外不容易,便叫伙计给大学生退回5元钱.伙计去送钱,心想,5元钱给3个人又不好分,不如退给大学生每人1元,自己就留下2元.送完钱后伙计又想了想,3个大学生每人实  相似文献   

10.
皮皮擒贼两个流浪汉出来,兴奋地搓着手。"我的好伙计!你看到那堆钱了吗?"一个说。"对,真是福从天降,"另一个说,"咱们如今只等这小丫头跟那叫纳尔逊的睡着,就溜进去把那一大堆钱统统拿到手。"于是他们坐在果园里一棵橡树底下等。天上落下冰凉  相似文献   

11.
《圣经》上说,有个人招待了一群客人,等客人离去,才发现他们原来是上帝派来的使者。从此作父母的就教导孩子们说,碰到衣衫破烂牙长相丑的人,切不可殆慢,而要帮助他,因为他可能是天使。这常常使我想起多年前我在费城亲身经历过的那一是件一事个,刮每风想这的件雨事夜,,我我心投里宿便的觉旅得店·快来·慰了。一对上年纪的夫妇。他们行李简陋那男的对旅店伙计说:·身无·长··物。“别的旅店全客满了,我俩在贵处借住行吗?”年轻的伙计解释说,城里同时在开三个会,所以全城到处客满。“不过我也不忍心看你们二位没个落脚处。这样吧:我把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接上期)两人顺着百鸟图往左边走边看,只见塔壁上还有一道用歌谣形式写成的算术题:九百九十九文钱,甜果苦果买一千。四文钱买苦果七,十一文钱九个甜。甜苦两果各几个?请君布算莫迟延!张华说:“歌谣的词有点儿老古董味道,用的钱也不是现在的人民币。”王强说:“我好像在中国古代数学书《算法统宗》上看见过这道题。”张华问:“《算法统宗》是哪个朝代哪个人写的呀?”王强回答:“《算法统宗》刻印于1592年,作者是程大位,是明代的数学家。”张华说:“这道题的意思我不太明白。”王强说:“题目的意思是说,有999文钱,买一种甜果和一种苦果,两种共…  相似文献   

13.
元代数学家宋世杰于1303年编著的《四元玉鉴》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九百九十九文钱,买了梨果共一千,一十一文梨九个,七枚果子四文钱,梨  相似文献   

14.
18颗樱桃,18次弯腰耶稣带着门徒彼得远行,路上看到一块小小的马蹄铁,便让彼得捡起来,但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捡起马蹄铁,路过城镇时到铁匠铺换了三文钱,又用这钱买了18颗樱桃。两人继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学习发散思维方法,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计情境、导入新课 幻灯展示:思维冲浪 从前有甲乙两个人,乙足甲的门徒.有一次,两人要到远方去,出城的时候,甲看到地上有一块旧马蹄铁,就对乙说:"你把它捡起来吧."乙心想:这东西有什么用呢?于是就装作没听见,不捡.这时,甲捡了马蹄铁,走过一个铁匠铺时,他把马蹄铁作为一块废铁,卖给了铁匠,卖了三文钱.后来,经过一个水果店,甲用三文钱买了一些樱桃,然后继续走.前面足荒郊野地.  相似文献   

16.
评论家     
一天傍晚,一个骑马到海边去的人来到一家坐落在路旁的旅店。他下了马,像其他骑马去海边的人一样,他也相信世人的诚实和夜晚的安全。于是,他把马系在门旁一棵树上,走进旅店。夜深人静时,来了一个贼,偷走了他的马。  相似文献   

17.
想象的层级     
钟世华 《初中生》2014,(35):4-5
《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里有一个这样的故事:魏三是个卖梨的,靠着家里一片好梨树,卖了很多钱。可魏三也是最小气的人,家里那么多梨,邻居家的孩子想跟他要个梨吃都舍不得。有一天魏三又推着一车梨去街上卖,来了一个老道士,向魏三讨个梨解解渴。魏三不但不给梨,还对着老道又叫又骂。路人都围上来看热闹。有个年轻人实在看不过去,就给了魏三一文钱,从车上挑了一个最大的  相似文献   

18.
"二果问价"问题出自我国古代算书《四元玉鉴》(朱世杰编著),原题如下:九百九十九文钱,甜果苦果买一千,甜果九个十一文,苦果七个四文钱,试问甜苦果几个?又问各该几个钱?将题目译成白话文,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有这么一则小故事,说的是有一次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捡,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弯腰捡起了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又用这钱买了十八颗樱桃。两人继续前进,经过  相似文献   

20.
神奇的扁担     
我们通道侗乡,也有一个像阿凡提似的传奇人物,他机智灵敏,智谋超群,他的名字叫卜贯。他的故事,在通道侗乡广为流传,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下面我就为大家讲一个他机智借宿的故事吧。有一次,卜贯和一个伙伴,一起到离家很远的集镇去赶集。因为事情较多,到了天黑,赶不回家。于是想到镇上的旅店去住一夜。可集镇的所有旅店都是客满。最后,他俩来到一家旅店,敲开了门,可店老板一看,他们都穿着很破旧的衣服,断定是两个没有钱的主,就借故说客满,关上了门,任他俩怎么敲门都不开。卜贯想:这个店老板真是门缝里瞧人,把我们看扁了。我得想个办法捉弄捉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