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所谓文言文故事性教学,就是以文言故事为载体,利用学生对故事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学习故事、阅读故事、表演故事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社会交际的能力。一、故事导入,蠢蠢欲动以故事导入新课,目的在于开课伊始,渗透学习内容,吸引学生,令其欲罢不能。故事本身富有情节,趣味盎然,学生听老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自然兴趣浓厚。教师把这  相似文献   

2.
王本建 《小学生》2012,(11):81-81
教无定法,教学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大胆取舍,找准突破口,点其"要害",巧妙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找准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课题突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题目有突出时间、地点、人物或中心等几种形式。教学时,可以从剖题入手,精心设问,各个击破,使讲读精要,理会深切。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先抓住"借"字解题:"谁借箭?文章在哪一部分写借箭?"转入借箭经过,弄清为什么会借到箭,进而体会诸葛亮的智慧才干。接着再围绕"借"字提问:"为什么要借箭?事情的结局怎样?"这里以  相似文献   

3.
故事教学是以故事为载体,以兴趣为动力,以语言训练为目标,以思维发展为根本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故事教学将学生喜欢的故事和英语课堂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读故事、听故事、演故事、编故事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想象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吸收、消化和理解所学语言,同时扩大了语言的输入和储备,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遵循了儿童心理学的规律,适应了儿童学英语的特点,对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有效地运用故事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一些做法从四个方面谈谈故事教学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让历史课"活"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动地讲述历史——生动历史首先要求我们做老师的要广泛涉猎,心中积累大量的历史知识,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而且教学语言应富有趣味性、幽默性、艺术性。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再加上恰当地运用态势、表情、手势、动作等把学生的视线吸引过来,给学生以动感,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讲什么学生才爱听呢?首先,应注重历史课堂上的生动性、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特别爱听历史故事,这样,他们就会在意犹未尽之余轻松掌握历史知识,逐渐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第二,引用诗词典故。教师选取适当的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故事传说、歌谣诗句、成语典故等辅助教学也会吸引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喜爱。如学习"淝水战役"时,可引用成语"八公山草木皆兵"、"投鞭断流",学习一·二九运动"时,可播放《毕业歌》学习"渡江战役"时,可朗诵毛泽东的诗《七律·钟山》等。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极力捕捉课文中的"生长点",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一、能自主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授人以渔"的"生长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请看《陶校长的演讲》的教学片段。师:陶校长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喻劲梅 《福建教育》2007,(10):54-55
一、故事教学法的优点利用故事教授外语在国外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长期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枯燥单调的。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因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生动幽默、通俗易懂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产生兴趣时,会好奇地、有目的地听,听懂了就会有满足感,还会转述给别人听,从而很好地解决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问题。更重要的是,故事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故事教学首先要求学生听故事,这就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听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总结、归纳等"互动",使学生在积极主动愉快的学习方式下掌握知识。1."互动"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互动"教学要遵循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一原则,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自主活动,很好地把学习数学的课本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在主动中学,从而获得成功的感  相似文献   

8.
一堂精致的语文课应该耐人寻味,把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融进语文课堂,可以让语文教学变得精致而有韵味。一、以历史故事作为开场,引人入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语文课堂教学开端应该具有启发性、鼓舞性,应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语文课堂上,借历史故事为开场白,能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的活动有一定的指向性。如学习毛泽东的《七律·长征》,首先要知道长征的基本历史情况。若对"长征"毫不了  相似文献   

9.
王春华 《江苏教育》2014,(17):48-49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找准自己的位置,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帮扶"的身份,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语篇,从而提高语篇教学的实效。在实践中,导"读",就是要让学生有条理地自主阅读;导"述",就是要让学生语言表达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童年离不开故事,绚丽斑斓,情节生动曲折的故事带给孩子们无数的欢笑和快乐。故事教学作为任务型教学的一种方式,创造了语言学习的良好情境,本文结合Go for it新教材及初中学生的特点,研究故事教学的内涵、理论基础、实践运用等问题。通过研究,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故事教学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而且让学生在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中全面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11.
用故事链接知识能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故事能让数学知识回归原位,使数学知识呈现"整体之美",彰显"链接之链",拓宽儿童"思维触角"。应用故事进行教学,能帮助儿童搭建数学之塔,让学生在听故事中发展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姚卫莲 《成才之路》2014,(27):26-26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特别提出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学科包罗万象、内容庞杂,教师要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勇于改革,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转变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键是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在备  相似文献   

13.
宋春秋 《孩子天地》2016,(4):154-155
"自主学习",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体性,通过自学质疑、互动探究、交流展示等多种方式参与学习,以"主动探究"代替"被动接受",教师以精讲点拨等形式参与、指导学生,让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自主学习能力"以尊重信任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操纵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而进行的负责任、有意义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课守正创新,要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方式、课程主客体多维、纵深推进。思想政治课要实现"八个相统一",增强其思想性、理论性和政治性,善于运用讲故事方式走进学生内心。在教学中,教师要讲好课堂故事,需要明确实现的目标、高深的立意、真实的故事背景、新颖的讲述方式、精准的故事内容和清晰的实施路径,这样才能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涵育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纪录"和"学习故事"是国际学前教育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评价模式。二者均认为,儿童是富有能力的学习者,评价应关注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情境性、复杂性等,通过嵌入课程的方式,为更好地实施课程与教学提供反馈。二者不仅将儿童纳入到评价主体中,而且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在开发路径、评价对象、评价框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对它们展开比较研究,能为我国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刘军 《教育文汇》2011,(11):17-18
如何借鉴名师教学,我想到了三个成语。 一是对牛弹琴。“对牛弹琴,难觅知音。”教学亦然,要看对象,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名师的教案是根据他当时当地任课班级学生的情况设计的。我们与名师的教学对象相同吗?我们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能力与名师任课的班级相同吗?我们为自己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了吗?照搬名师的教案能体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的理念吗?一句话,我们备课“备”学生了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你不也在重复“对牛弹琴”的故事吗?  相似文献   

17.
故事是学生喜爱的学习形式,是儿童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事与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文化息息相关。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有机地将数学故事融入教学,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境"的支撑、"镜"的观照、"劲"的延续和"径"的指引,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快速形成和发展,继而从学故事逐步走向有故事。  相似文献   

18.
"接地气"是近年来流行语之一,主要是说要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等。这就让我联想到数学课堂,如果教学不"接地气",学生的学习也会"水土不服",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数学课堂要"接地气",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着想。在课堂上,教师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点燃学生对数学  相似文献   

19.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自主获取知识,自我形成能力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在物理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学生只有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武艳艳 《现代教学》2012,(10):57-58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有差别的教育方式,为每一个学生找到最适合他自己的发展目标,找准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进步。一、差异教育的施教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的投入点、投入量、投入方式也要有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各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原有基础上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