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们通过对美的各种形式的感受 ,能使大脑进入兴奋状态 ,从而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 ,大大提高学习效果。1 挖掘、创设化学之美 ,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接受能力教育活动的核心 ,是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这“接受”似乎只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学习的过程。但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 ,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学生在渴求知识的深处 ,隐藏着强烈的、作为深层动力和归宿的审美的需求。1.1 挖掘化学之美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注意”“注意”是学习过程基本的条件。无意注意的内核是好奇。好奇是对新鲜、突出事物的心理趋向 ,这种趋向正是审美状…  相似文献   

2.
<正>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初中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有着认识美、追求美的强烈愿望。因此,加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体会语音的韵律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美育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其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发挥化学美的教育功能,对开发学生的非智力、智力因素有促进作用.审美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能力及对科学的审美感受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达到以美启智、求美至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承、能力培养的过程,同时也是审美教育的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展现出的醇美的语言、优美的仪态与精美的板书,以美的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汲取知识、提高能力,能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认真品味语言文字的深刻意蕴,发现课文所蕴含的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和人生之美,以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5.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通过音乐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由此,音乐课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逐步形成以培养学生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堂,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激起化学学习动机和积极情感的必备条件,是学生力求认识化学事物,获得有关化学知识,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如果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期望获得化学知识的欲望会更强烈,同时能使自己处于兴奋状态,产生愉快、满意和喜悦等情感体验,主动进行化学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7.
史永香 《考试周刊》2013,(71):151-152
化学知识揭示了物质内容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揭示了物质所固有的各种物质性质和化学性质,同时揭示了化学领域所蕴含的美.课堂美育,就是要结合每门课程的特点,正确阐释学科的审美价值,启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精神素养.在化学教育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教育,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美育 ,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健康的审美情趣 ,提高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 ,提高素养 ,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图书馆中的美育图书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学习的最佳场所 ,更应该重视美育 ,并积极开发美育功能。图书馆美育功能表现在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及创造能力上。图书馆通过大量的财富美(文献资料)、工作人员的形象美和环境美对学生进行美的知识教育和审美修养、审美情感、审美能力的培养 ,进行高尚品格和美…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美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能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数学美的教育是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来进行的,这里教师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到进行数学美教育的重要意义,还要具备必需的数学美的知识,掌握数学美的特点,学会感受数学美、欣赏数学美、传授数学美。无论是感受美、欣赏美,还是表达美、创造美都离不开人的情感。所以,进行数学美教育,往往伴随着教师强烈的情感活动。教师对事业、对学生的热爱之情,会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倾注自己的情感,产生对…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一定的简洁性,但是却包含了特殊的美。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挖掘生活之中和教材中的美的因素,适时因时因内容进行美育渗透,接近学生审美情感,启发学生积极进行审美创造,这样不但可以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兼并审美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为改变当前应试教育的现状,发掘化学实验中的审美因素,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实验室的环境美、实验装置的形式美、实验现象美、操作的劳动美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化学,从而学好化学,提高综合能力,为向社会输送有用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和教育的不断发展,美育的重要作用愈来愈成为人们的共识,许多教育家都提出了将美育贯穿于整个教育的主张。由于教育的全部因素、构想、立意,都主要依赖教学这一主渠道得以实现,审美教学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集中和最典型的诠释。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即美育向学校的各种活动,其中包括向各学科教学的渗透,既有利于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审美素质的发展。1化学教学与审美的统一性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学,其核心是要把教学过程和审美过程和谐地统一起来,即实现化学教学中的审美教学,这是学科美育的最高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靠教师自身的美学修养、审美情趣和教学艺术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化学教学过程和审美过程具有必然的统一性,应采取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落实化学教学中的审美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化学美,体验化学美,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同时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心态中主动掌握化学知识。因此,在化学审美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挖掘教学中的美育因素。这不但能纠正一些人对化学的偏见,比如不少人说到化学就会联想到中毒、燃烧、爆炸、环境污染等不良现象。因此,化学审美就...  相似文献   

13.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直接塑造人的心灵美、语言笑、行为美和体态美。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培养了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音乐教学是教师教学中,把曲目与自我情感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感知的音乐形象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使音乐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使其贯穿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这对学生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能够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谈小语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湖南吉首市二四五队子弟学校陈宜波审美教育属情感教育范畴,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就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手段。它能给学生以丰富的美感,使之在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时,心情愉悦,对审美对象产生爱慕的情感,并创造出各种形...  相似文献   

15.
仇洪武 《考试周刊》2011,(66):40-41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以美育人,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学生受到了美的感染.就会对自然、社会、人类现实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种种美的现象和事物产生强烈而美好的感情,激发起学习、生活的热情.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怀。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美的教育.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呢?语文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尹强 《西藏教育》2008,(2):22-22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就在于引导学生的审美活动,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促进他们的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增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审美教育关乎着学生情操的陶冶、情感的平衡以及个性的完美,忽略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仅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会使物理知识的传授变得枯燥无味,使学生对学习物理失去兴趣。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音乐课的核心就是审美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音乐课中的审美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以情感人。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教学是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与之产生情感共鸣,通过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例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能让学生体会到强烈的生命力;《义勇军进行曲》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不畏牺牲、追求真理的情感;电影《狮子王…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是以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情感培养为主要目的的。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一些名家经典篇目,其中凝炼优美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形象、引人入胜的意境、强烈真挚的情感,一定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美的资源,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体验感受文本中审美的内容和现实,汲取并提高  相似文献   

19.
音乐审美趣味是指自己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小学生音乐审美情趣的培养与表现要根据审美的愉悦性来体现。在音乐课的初始创设富有美感的音乐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迅速、主动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感受音乐美、表现音乐美和创造音乐美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是实施"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审美教育活动的良好开端。创设趣味的导课方法实践于不同的音乐活动形式中,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通过创设疑问和悬念的趣味性导入,引领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进行模仿与训练;通过美景创设和激情渲染,陶冶学生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20.
审美教育是突出语文人文性的集中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力图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审美世界,让学生领略语言美,体验情感美,品味意境美,感受形象美,让每一堂语文课都能成为对学生一次美的洗礼。审美活动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成为美的享受过程,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审美能力也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