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综合竞争力的表现。一所学校有良好的文化要素,并不等于一定有良好的学校文化力。只有在学校成员有效运作学校文化要素,亦即形成了良好的学校文化力之后才能达成学校办学目标。因此,学校的核心工作就是要有效地运作本校的文化要素,塑造学校文化力。  相似文献   

2.
文化管理是学校实施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文化力是文化管理的核心.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运用学校文化力对文化人——教师进行“精神塑造”,实施有效管理,从而促进学校整体素质、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李万忠 《甘肃教育》2014,(17):17-17
正学校文化是学校最重要的生命特征。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品位之所以存在差异,实质就是学校文化的差异。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优质学校无一不是具有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因此,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长期的工作,现就这项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构想。第一,用精神文化引领发展。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文化建设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引导广大师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要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4.
徐吉志 《贵州教育》2014,(20):17-19
正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它具有渗透性、扩张性、传导性、潜移性等特性,具有对学校内部及外界产生超越时空的引领力、亲和力、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无数名校的办学实践也告诉我们,要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打造品牌学校,就必须增强学校文化的文化力。那么,学校文化该如何"发力"呢?  相似文献   

5.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与内在灵魂.它影响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规模以及办学效益,也体现了学校发展中的价值观.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一是促进师生的情感认同,二是促进学校教育的有序发展,三是促进学校品牌特色的形成.优化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包括:合理确立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形成学校文化发展模式与机制;建构学校文化建设制度体系;实施文化式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6.
学校文化力客观存在.学校文化影响学校文化力.学校文化力的作用主要是学校文化对学校育人的作用.校长主要借助学校文化力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等方面进行学校核心价值统整,以彰显办学理念,规范教育行为.达成课程目标,实现育人功能。学校文化力建设的方向和着力点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自上而下——教育观的宏观抽象具体化。新课程改革强调学业标准.  相似文献   

7.
学校文化战略策划是指学校基于自身文化传统、现实形态和愿景展望,对学校全局的、长远的文化建设所作出的符合自身规律的预制和规划.它以提升学校文化力为根本指向,以学校文化力的内容结构(精神力、执行力、形象力)为具体指向,以表现这些文化力的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办学环境为中介,以对这三大领域的策划为工作范畴.由于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的基础与根本,因而学校文化战略策划理应成为学校宏观管理和战略规划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文化品牌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学校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的根本,学校要通过整体规划、分段设计、逐步推进,努力形成学校和社会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以真正体现集团化学校的底蕴和办学的特色.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我们已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集团化办学已然成为学校文化品牌构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许月良 《教师》2008,(17):55-56
学校文化是指在整个学校生活中形成的具备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学校文化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它总是积极或消极地影响学校的人。学校文化由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四个层面构成。  相似文献   

10.
【核心聚敛】文化导向力是学校文化力的核心要素,是由学校文化性质和方向确定的,又反作用于学校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并进而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师生心理特点,构建学校文化导向力。  相似文献   

11.
学校文化是指在整个学校生活中形成的具备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学校文化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它总是积极或消极地影响学校的人。学校文化由精神文化、行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多数学校热衷于谋求硬件建设和规模扩大,注重的是外部的输血、投资,忽略了内在的造血机制的创立和传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忽视了学校文化的构建。一部分有识之士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这一问题,认为学校必须尽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核心竞争力包括学习力、文化力、创新力、领导力。而文化力是学校现代化建设和迈向一流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如何构建学校文化力。对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加快学校发展,促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校长文化是学校文化力形成的关键,直接影响学校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和学校文化的形成发展。以校长文化促进学校文化力,使其成为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要铸造学校文化力形成的思想和精神灵魂,把准学校文化力形成的时机,扎牢学校科研根基,夯实管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沈正元 《江苏教育》2014,(11):23-24
<正>"一流的学校靠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学校规章制度的总和,体现着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与品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是土壤,它的每一个成员都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发展成长。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已经成为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成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尤其推进新建学校的文化建  相似文献   

15.
李振清 《中国培训》2009,(11):30-31
一、对于学校文化概念的理解 1、学校文化的概念。学校文化是指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6.
梁惠娟 《四川教育》2008,(12):14-14
一所学校经历了自己的初创期,赢得了一定的社会美誉度后,怎样才能持续高速地发展呢?在深入的考量中我们认识到,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气质和个性所在,是学校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只有文化积淀深厚的学校,才能形成办学的特色和品牌;只有不断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实现对学校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才能使学校更具教育力、影响力和发展力,才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水平、办学特色的反映。本溪满族自治县清河城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本着"立足现实、传承历史、着眼未来"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教学课程改革,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文化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一、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和必要物质载体。作为向学生渗透教育影响的"隐性课程",物质文化具有滴水穿石的力  相似文献   

18.
学校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学校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办学特色体现学校的文化积淀.关乎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关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中小学在教育改革中追求学校特色,就是追求学校文化中的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9.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作风和行为准则的体现,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建设应把握三个定位即学校定位,确定学校在教育体系中的层面及任务;规律定位,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办事;责任规律,将校长视为责任和前启者,还应形成办学理念。笔者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中,有一个“治校预期”是: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以德兴校,构建文明、有序、民主、进取,有利于教师、学生发展健康、和谐校园。同时,“学校文化”建设应更注重价值取向。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被学校成员认同和信守的价值理念、行动准则,其他分支文化的价值取向都应该与“学校文化”总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学校文化”总的价值取向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办学生存发展的思想主线。  相似文献   

20.
何文 《教育导刊》2010,(4):53-55
广州市第十七中学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质立校,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形成了“德育为首,以德治教”的办学特色。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先进文化对学校内涵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注重提升学校文化的熏陶力.将积淀了80年的学校办学传统,融会于时代精神之中,进而提炼成为具有校本特色的“和美”文化。“和美”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